03.07 作為農業大市,運城怎麼做才能實現農民增收,農村富強,農業興旺

驚蟄到了,不管2020年初的風風雨雨,現在不違農時,要保春耕了,小編去過其他的農業大市,產糧大市,覺得運城還是有許多方面需要進步的。

一、工業反哺農業

相比於其他產糧大市,運城的工業反哺農業做的是很不給力的,工業的發展確實解放了生產力,我在河北河南交界處的一個不太富裕的農業縣調查過,他們幾乎村村有十幾臺大型聯合收割機,到了麥收時節,他們組成浩浩蕩蕩的聯合收割機隊,從南到北一路收割,走到自己家門口的時候,自己村的糧食收割也是分分鐘的事情。

同時,不但帶來了機械化的設備,還有市場化的思路,以前是幫農民收麥子,掙工錢,現在農民直接把一畝的成熟麥子賣給收割機隊,你自己去收割,自己去賣。

相比之下,運城的田地裡跑的大型機械比較少,去年麥收上鹽湖區新聞的時候,我還留心了一下,平原地區的田地裡幾臺小型收割機,更別提山區了。一提到農業機械,大家想到的是拖拉機,殊不知運城的拖拉機是小型的手扶拖拉機,平原上的人們早早就是大拖拉機了。

作為農業大市,運城怎麼做才能實現農民增收,農村富強,農業興旺

不過我也看到了一些進步,我去過垣曲縣,那裡要種梯田的話,人力恐怕勞動量很大,我看到了一些工程機械參與到了田地平整的工作。

二、愛惜土地

沒有農民不愛惜土地,但是要做到愛惜這個職業,做到每個季節努力的去優化自己的土地,打理自己的土地,為他把脈,為他梳妝,我在運城沒有遇到這樣的老農民。

作為農業大市,運城怎麼做才能實現農民增收,農村富強,農業興旺

我有一次在火車上看到一位農民,一位很富有的農民,他在河北老家管理著幾十畝的良田,在新疆也有更大的土地。但是他就是一個普通的農民。他初期的發展是好地換爛地,比如一畝的好地,他換別人一畝半的爛地,然後平整,施肥,耕種,幾年後就變成了好地,他的地初期就是這麼積累的,後期也賣過一些地,也和出外打工的人談過一些地,條件基本都是,地我種,一年給你一些錢。

他沒有種過經濟作物,但是收入不錯,他在新疆有很大一片,想不到的大,咱也不敢問,應該是很大。

三、科技支持

我去過臨猗的蘋果園,很大,很不錯,但當我聽到“秦農五號”時,有點不舒服了,原來運城許多蘋果的根源來自陝西省農科院培養的,符合陝西宜川地區氣候的蘋果品種,我在壺口瀑布的時候吃過秦農五號,確實好吃。

作為農業大市,運城怎麼做才能實現農民增收,農村富強,農業興旺

我覺得黃河邊這麼好的產地,就沒有一家科研機構設計一個更加符合這裡的蘋果品種麼?

同樣想說句不該說的,據說山西省的棉科所都駐紮在運城了,但是運城現在都沒人種棉花了,是不想種呢,還是沒有人來研究改善棉種,防棉鈴蟲,提高產出數量質量的辦法了?

四、暢通銷路


作為農業大市,運城怎麼做才能實現農民增收,農村富強,農業興旺

看到有果農無私的把蘋果捐獻武漢,我很感動,但是我更擔心的是今年的蘋果又一次滯銷,我看到了有人努力在自媒體幫農民賣蘋果,但是是否有一套完整的銷售鏈路,這一點真的應該去山東壽光考察考察,同時,在綠色通道的通行條件上,從對外地大車,本地大車的態度上,是否還有提升的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