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肿瘤标准物和癌培抗原哪个准确率高?

英淘淘


你是不是想问肿瘤标志物和癌胚抗原?癌胚抗原也属于肿瘤标志物的一种。肿瘤标志物升高,说明患有某种肿瘤的可能性比较大,需要进一步检查。但需要说明的是,肿瘤标志物只是给医生和患者提个醒,需要好好查一下,并不是说它升高一定有肿瘤,正常就一定没肿瘤。数值有个体差异,其他疾病有些也会引起肿瘤标志物升高。

既然不是百分之百准确,为什么还要查呢?因为方便,抽个血就能得到各个系统的信息,可疑的话可以继续检查明确。就像火车站安检,发现可疑的物品,会进一步开箱检查。虽不能百分百发现危险品,但可以很大程度上保证安全。

肿瘤标志物是反映肿瘤存在的化学、生物类物质。它们或不存在于正常成人组织而仅见于胚胎组织,或在肿瘤组织中的含量大大超过在正常组织里的含量,它们的存在或量变可以提示肿瘤的性质,借以了解肿瘤的组织发生、细胞分化、细胞功能,以帮助肿瘤的诊断、分类、预后判断以及治疗指导。



浙肿医内镜中心崔钊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这两个概念分别表示什么?

肿瘤标志物

肿瘤标志物,是指在肿瘤发生和增殖过程中,由肿瘤细胞生物合成、释放或是机体对肿瘤细胞反应而产生的一类物质,这些物质可存在于肿瘤细胞和组织中,也可进入血液和其他体液。当身体某些细胞出现异常,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可为各种肿瘤的诊断提供依据,通常检测的项目包括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癌抗原15-3(CA15-3)、糖类抗原19-9(CA19-9)、癌抗原50(CA50)、胃癌相关抗原(CA72-4)、铁蛋白(SF) 、前列腺特异抗原(PSA) 等等。

肿瘤标志物的血清水平可以提示肿瘤的发生、发展、消退、复发等,为治疗的效果、预后及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另外单凭肿瘤标志物就诊断癌症或者提示疾病进展往往是不够的,因为部分肿瘤的肿瘤标志物灵敏度不高,检测会呈现阴性,这是就需要进一步结合其他影像学检查、病理检测等来综合判断。

另外,当进行常规体检中发现肿瘤标志物升高,也无需特别恐慌,当机体存在炎症、某些慢性疾病发作时,极个别肿瘤标志物也可能会上升。

肿瘤患者应该何时进行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呢?建议肿瘤患者治疗后第6周进行第一次测定,前3年内每3个月测定1次,3~5年每半年测定一次,5~7年每年一次。如发现肿瘤标志物升高(高于首次值25%),应在2~4周后,再测定1次,连续2次升高者,提示复发或转移。此时就应该积极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癌胚抗原

癌胚抗原是一个被发现很久的与肿瘤相关的抗原,被认为与消化道癌症(胃癌、肝癌、胰腺癌以及肠癌)有比较密切的关系,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也与肺癌、乳腺癌以及泌尿系统癌症有关,是肿瘤标志物检查中的一项。在健康群体中的表达水平为小于5.0ng/ml,检查也是比较简单,抽血做肿瘤标志物检查就可以。

但在检查中,癌胚抗原并不能作为癌症检查的特异性指标。因为一些炎性病症(胃炎、胰腺炎、肠炎、肝炎),甚至吸烟和女性妊娠期都会导致指标的升高。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做癌胚抗原的检查呢?实际上是为了做肿瘤治疗前后的持续动态监测。动态性监测会把第一次检查的数值作为基线,如果是一些炎性病症,在第二次检查时数值会下降到正常表达水平。另外一种情况是检查者确实属于癌症患者,通过对比两次治疗的数值可以做出一些简单判断。如果多次检查中发现,癌胚抗原CEA持续升高,说明癌细胞增殖速度较快,提示可能有复发或者转移,需要进一步做其它检查明确(比如影像学检查);如果偶发一次升高,可以结合患者当次的身体状况考虑,并不需要过于担心;最好的情况是癌胚抗原CEA的指标下降,说明治疗起效,癌细胞的增殖活动减少。

另外癌胚抗原检测呈阴性也不一定就能排除肿瘤,因其检测存在假阴性的可能,主要原因是癌症早期,可以做出肿瘤标志的细胞数目少或者肿瘤组织本身血液循环差,并不能渗透到外周血中,检测结果有可能出现假阴性。因此对于癌胚抗原检查结果不能掉以轻心,还需要医生和患者多交流,做出专业的判断。

所以,你看懂了吗?单靠两者中的一项来判断肿瘤的的发生和发展都是不准确的。推荐多种检查结合来判断,而且持续的检查有助于判断肿瘤的发展情况。

最后,祝大家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