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5 白头翁汤:圆机活法治急重病

白头翁汤:圆机活法治急重病

作者/姚梅龄

1.谢双湖治验癃闭案

我对白头翁汤临床的灵活运用是受到父亲的启发,而父亲是受到其老师谢双湖的启发。谢双湖何许人也?他是江西樟树的一个商人,中医爱好者。他特别爱好医学,没事就读《伤寒论》,严格地说,谢双湖只读了一本医书——《伤寒论》,别的医书他基本未曾涉猎。谢双湖很聪明也很严谨,他把《伤寒论》真正地读通了。我祖父的伤寒病就是谢双湖治好的。

谢双湖在樟树当地小有名气。有一次有人请他出诊,病人有高血压病,也是个商人。此人在农历六月天,相当于公历七八月份出来追债,太阳当头,他又心急似火,为了追债,在太阳下跟别人争吵,争吵时突然昏倒了。昏倒以后,那个欠债户急得要死,于是把他抬回家并请谢双湖出诊。

谢双湖当时看见那人牙关紧闭,双手握拳,呈痉挛状态,意识昏迷,面色红,脉浮弦旺而弹指,当时判断这是暑风引动了厥阴肝风。“厥阴之上,风气主之”,肝风从阳化热,病人就会出现脸色通红、身上发热、牙关紧闭、两拳紧握等症状,西医称为热痉挛。暑热内闭于手厥阴心包经则病人可出现昏迷。他的昏迷和脑动脉痉挛有没有关系呢?我们现在也不得而知。

谢双湖虽读通了《伤寒论》,可是他又苦于只读了这一本书,找不到合适的方子。我父亲说,谢双湖当时拿着个水烟筒在厅堂里转呀转呀,转了几十圈还没想出方子,急得满头大汗。当时,我父亲还担心地说:“等下病人没救过来,你中暑了也不好办。”

后来,谢双湖突然大腿一拍,说:“哎呀,我怎么这么傻呢,拿笔来,拿笔来!”于是,谢双湖就开了一剂白头翁汤。我父亲当时莫名其妙,白头翁汤怎么治这个病呢?其实,这是因为病人有一个典型的无尿症状,整整12个小时一滴尿都没有。当时也请了西医会诊,西医医生说是中风引起尿潴留,立刻给病人导尿,但一滴尿都导不出来,并且病人血压很高,一直也不下降。谢双湖开了白头翁汤,他用的剂量比较大,马上煎后立刻让病人服了。服后五六个小时,病人还没有苏醒的时候就排了1次尿,尿了一脸盆之多,接着病人就醒过来了,也不抽筋了。

我父亲很奇怪地问谢双湖:“你为什么用白头翁汤呢?”谢双湖说:“暑也是热之气嘛,厥阴风热上亢,白头翁汤可息厥阴的肝风、清厥阴的肝火。”肝主疏泄,如果肝风夹气血搏结于上,气不向下疏泄则可产生便秘,也可产生癃闭。我们用白头翁汤就是依据这个原理。白头翁汤一息风,气血渐平,肝气就可以向下疏泄,疏理肠气,大便就得以顺降,疏理膀胱,气化则能出矣。

由此,我们对白头翁汤的作用机理就深化了。只要符合厥阴的风阳上亢、风热上涌,就可以用白头翁汤治疗。

历来的教科书在介绍白头翁汤的时候都秉承张仲景所讲“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认为白头翁汤仅是治热利的,并从方理、药理来分析,指出热利就是阿米巴痢疾。因此,后人都认为白头翁汤是专门治疗阿米巴痢疾的。白头翁汤哪里是专治阿米巴痢疾的?又哪里是仅治阿米巴痢疾的?白头翁汤是治肝经气血之热邪下迫大肠引起的下利的。所以说,我们对白头翁汤的认识由此更深了一层。

2.姚荷生治愈血尿案

第二个故事是在“文革”时期,是1970年的事。福州军区某政委得了“尿血病”将近17年,腰痛时,小便就呈纯血尿,有时候会伴随尿道疼痛。当年没有CT,他只做了膀胱镜、A超、肾盂造影等检查,但什么问题都查不出来,之后他又在北京、上海等大医院对症治疗,但也没治好。

后来,他来到江西,找到了我父亲姚荷生。我父亲一摸脉,病人脉弦数急,尺脉弦旺,关脉也弦旺。我父亲就想,肝肾同源,肝肾血分之风热下迫可导致纯血尿,于是就开了白头翁汤。病人吃了4剂就好了,再没发病。后来那个政委就把方子拿给福建中医药大学的医生看,说:“我的病看了很久都没见好转,后来我请了江西的老名医看,4包药就给我解决了问题,这是个什么方呀?是不是他家里的秘方?”其实,这哪里是秘方啊!

第一个病案是厥阴风热上涌,而这个病案是厥阴风热下迫,而且是血分的风热向下逼迫,甚至伴随着剧烈的风热下迫导致的腰痛、膀胱坠急之症,排血尿的时候尿道里面都疼痛,一派风热征象,这当然可以用白头翁汤来清热泻火息风。这怎么是秘方呢?完全是在理论指导下用方。

在临床中我们怎么知道某个病有厥阴的内风、厥阴的内热呢?怎么区分病是在气分还是在血分呢?另外,怎么判断这个病的主证是肝风呢?这个非常难,因为风主动,可以到处窜,它窜到不同的地方所表现出的主要症状完全不一样。

刚才我们举的两个例子,一个是高热昏迷抽筋,并见癃闭;而另外一个不但不癃闭,还频见血尿。从西医的角度来分析,这两个病人的临床表现似乎毫不相干,可是这两人所患疾病的本质是一样的,这就是同证。同证就可以用同一类方剂,甚至同一个方剂。

— THE END —



1、文源:《名师经方讲录(第5辑)》,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主编/李赛美,作者/姚梅龄。 转载自中医书友会 编校/白啸林

2、本平台旨在传播中医文化知识,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