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跟著孔子學養生——沒有歧視“小人”

《語.子路》篇裡面有這樣一段話。

樊遲請學稼。子曰:“吾不如老農。”請學為圃。曰:“吾不如老圃。”

樊遲出,子曰:“小人哉,樊須也!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主流的翻譯都認為這是孔子背後嚴厲批評樊遲,都把“小人”翻譯成“沒有出息的人”,孔子是在批評樊遲沒有出息。

把小人和沒有出息的人劃等號,我認為這不符合孔子的本意。

翻譯:樊遲向老師請教種地的技術,孔子說:“種地我不如老農。”又請教種菜栽花,孔子說:“那我也不如老果農老菜農.”

樊遲出去了。孔子說:“樊須真是沒有出息的人。統治者如果愛好禮義,那麼老百姓就沒有誰敢於不恭敬;統治者如果愛好正義,那麼老百姓就沒有誰敢於不信服;統治者如果愛好信用,那麼老百姓就沒有誰敢於不講實話和真話。如果這樣,四面八方的老百姓就會揹著小孩前來投奔你,哪裡還用得著種地呢?”

跟著孔子學養生——沒有歧視“小人”


孔子講樊遲是小人,就真的是說樊遲是沒有出息的人,或者說就是批評樊遲嗎?

按照孔子對人的分類,可以分為君子和小人兩種。君子是極其少數的幾個人,大多數人都是可以算在是小人的行列。

孔子的教學就是培養學生做一個君子,脫離小人的隊伍。但是這是一個艱苦的過程,很多學生經過學習,也仍然沒有脫離小人,成為君子。

孔子曾經對子夏說過這這樣的話,你要做君子儒,不要做小人儒。孔子心裡也明白,他培養的很多學生還是小人儒,能成為君子儒的學生沒有幾個。

孔子的學生都沒有幾個是君子, 實事求是的說,其他人大多數人都是小人,做一個小人也沒有什麼丟人的。倒是後來人喜歡自稱君子,造成君子遍地走,大多是“偽君子。”

在孔子看來,小人真的不是什麼貶義詞,所以說樊遲是小人也談不上是批評樊遲,更談不上是看不清樊遲。

在孔子看來還有連小人都不如的人。《論語.子路》裡面有這樣一段話:

子貢問曰:“柯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

曰:“敢問其次?”曰:“宗族稱孝焉,鄉黨稱弟焉。"

曰:“敢問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陘陘然刁認哉!抑亦可以為次矣。"

曰:“今之從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翻譯:子貢問道:“怎樣才可稱得上‘士’呢?”孔子說:“能用羞恥之心約束自己的行為,出使不辜負君主的委託,這就可以稱作‘士’了。”

子貢說:“請問次一等的‘士’是什麼樣的?”孔子說:“宗族的人稱讚他孝順,鄉里的人稱讚他友愛。”

子貢說:“請問再次一等的‘士’是什麼樣的?”孔子說:“說話一定要誠信,做事一定要堅定果斷,這雖是耿直固執的小人,但也可以算是再次一等的‘士’了。”

子貢說:“現在那些執政的人怎麼樣?”孔子說:“唉!一班器量狹小的傢伙,算得了什麼呢!”

孔子認為那些當權者連小人都不如,連做小人都不配。

從這裡來看,孔子說樊遲是小人算不上是批評,在孔子的心中,至少樊遲還比那些魯國的執政者強。

跟著孔子學養生——沒有歧視“小人”


在《孔子家語.顏回》裡面有這樣孔子和顏回的一段對話,孔子是這樣定義小人的。

顏回問小人。孔子曰:“毀人之善以為辯,狡訐懷詐以為智,幸人之有過,恥學而羞不能,小人也。”

翻譯:孔子說:“他們常常以詆譭他人的優點來表現自己能言善辯;他們險惡的揭發別人的缺點,心懷奸詐、虛偽,卻以此為聰明;別人有過失就幸災樂禍;他們把學習看作是不光彩的事,同時又看不起、要嘲弄侮辱沒有才能的人,這就是小人呀!”

這說的不就是普通人嗎?社會的大多數人都是這樣的人,每個人可以對號入座,看自己是否符合孔子說的小人標準。

君子和小人的區別還在對待生活的態度上,《孔子家語.在厄》中有這樣一段話:子路問於孔子曰:“君子亦有憂乎?”子曰:“無也。君子之修行也,其未得之,則樂其意;既得之,又樂其治。是以有終身之樂,無一日之憂。小人則不然,其未得也,患弗得之;既得之,又恐失之。是以有終身之憂,無一日之樂也。”

孔子認為君子和小人的差別就是君子無論處在什麼時環境都是快樂的,小人在處什麼環境下都是不快樂的。

快樂在孔子的心中地位太高了,這在大多數人看來不好理解,也包括孔子的學生。

孔子說的君子的標準實在是太高了,有幾個人能做的君子的標準。

孔子還有一段話很有爭議。

子曰: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

有人認為孔子把女性和小人放在一起評價,是對女性的歧視。

孔子說魯國那些執政者連小人都不如,小人也不是什麼壞人,小人就是普通人。普通人都是自食其力的勞動者,那麼這句話通行的解釋就是錯誤的。

這裡的“養”字應該理解為養生,這樣解釋這句話的意思才合理。

孔子說:只有像小女人和小人那樣的人難以得到養生,對他們接近就會放肆無禮,對他們疏遠就會產生怨氣。

跟著孔子學養生——沒有歧視“小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