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潤豐股份2月份訂單同比增兩倍-大眾日報數字報

□記者 楊國勝 石如寬 報道

本報濰坊訊 3月1日,在濰坊濱海區大家窪街道的山東潤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一廠區農藥製劑加工車間內,一瓶瓶農藥正在流水線上轉動、包裝、下線。

目前,潤豐股份各條生產線日產成品達280噸,產能恢復到正常生產的85%。“現在已經返回員工491人,省外還有99名員工沒有返回。”潤豐股份總裁辦主任劉謙說。

潤豐股份是一家外貿型農化企業,產品出口到美洲、亞洲、非洲、歐洲等世界各大農業區,過去7年中一直穩居中國農化行業出口額前三強,近幾年連續榮膺第一名。

潤豐股份在境外設有40多家分支機構,疫情發生後,該公司向海外分公司發佈緊急動員令,陸續從巴拉圭、阿根廷、埃及、加納、玻利維亞等地採購了202萬隻口罩。2月27日下午,潤豐股份為濰坊濱海區捐贈一次性醫用口罩40萬隻。

近日,潤豐股份貫徹國家復工復產的決策部署,一手抓防控,一手抓復工。

2月26日7:30,來自吉林省的首批省外員工25人抵達濱海。2月20日,潤豐股份就發出了公司第一輛“家到廠”返崗直通車。2月19日20時30分,該公司人力資源部與總裁辦根據各地區人員分佈制定了專車路線,當晚確定了平陰“家到廠”直通車行程。總裁辦加急辦理了此次專車通行證,並建立群聊溝通。各部門緊急行動起來,做條幅、探路、統計、督促。隨後,第一批22名員工順利抵達濱海。

順暢的背後,是多方的合力。濰坊濱海區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全程跟蹤,綠色化工園區進行了指導,區經濟發展局辦理了車輛應急通行證,區黨群工作部開具接收函,大家窪街道辦協調到村居入住。

濱海區綠色化工園區指導公司實施“一人一檔”“一廠一員”“一企一策”“一申請一專班”等措施。為幫助公司解決原料運輸難的瓶頸問題,綠色化工園區和交通運輸部門每天24小時派出人手在高速出口迎接運送原材料的長途貨車,檢查合格後加快通關放行。為克服跨國物流難的問題,潤豐股份還啟動了多個應急預案。派人全天候追蹤國際貨輪到港日期,採取提前配艙、多船公司配艙、調整產品重量重新配艙等方式確保貨物一通關就可以立即上船。

“今年2月我們的新接訂單數量比去年2月增長了兩倍,正全力以赴採取各類措施積極高效應對疫情,以解決前期員工無法返回、原材料短缺帶給公司的經營損失。”劉謙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