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1 張愛玲的半生緣:胡蘭成溫暖了她整個世界,他心裡卻住著一群女人

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裡。但她心裡是歡喜的,從塵埃裡開出花來......

張愛玲的半生緣:胡蘭成溫暖了她整個世界,他心裡卻住著一群女人

張愛玲與胡蘭成

1920年9月30日,張愛玲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區一幢沒落貴族的府邸。這裡便是張愛玲的第一個家。

與張愛玲同時代的作家,沒有誰的家世比她更顯赫。祖父張佩綸,光緒年間官至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是“清流黨”的主要人物;祖母李菊耦是李鴻章的女兒。張愛玲生母黃素瓊則是首任長江水師提督黃翼升的孫女,後母孫用蕃是曾任北洋政府國務總理的孫寶琦之女。

張愛玲的半生緣:胡蘭成溫暖了她整個世界,他心裡卻住著一群女人

張愛玲的父親張志沂(左二),母親黃素瓊(右二),姑姑張茂淵(右一)等在天津英租界住處的花園裡

然而,在這個大家族中,卻上演了一幕幕活生生的世事變遷、聚散離合。不幸的童年給張愛玲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張愛玲的父母在結婚時曾是一對人人稱羨的金童玉女。婚後不久她的父親張志沂開始花天酒地,嫖妓,養姨太太,賭錢,吸大煙,而受過五四運動和新文化影響的黃素瓊無法忍受丈夫的紈絝作風,離家出走,出國留學。

後來,張志沂再婚,後母孫用蕃進門,張愛玲與父親之間的和平被打破。17歲的張愛玲向父親提出出國留學的想法,結果惹得父親暴怒。淞滬戰場的炮火,家中的爭吵,令張愛玲驚擾難眠,就跑去與母親同住,這在父親看來是一種明顯的背叛。回來後遭到繼母的責打,然而繼母誣陷張愛玲打她,父親發瘋似的毒打張愛玲,並將其關起來,後得了嚴重痢疾,父親也不給她請醫生,這場幽禁持續了半年之久。1938年的一個深夜,張愛玲終於逃離了這個曾經顯赫的家族,奔向了母親的家。

張愛玲的半生緣:胡蘭成溫暖了她整個世界,他心裡卻住著一群女人

張愛玲與母親

張愛玲料想不到,錢的問題,最終會慢慢消磨掉母女間的情感。張愛玲以遠東區第一名的成績考入英國倫敦大學,可惜日本侵華的炮火阻斷了她的行程,她只好轉入香港大學。然而,黃素瓊在自己的遊歷和女兒上大學之間,選擇了自己的遊學,對張愛玲的學費就斷掉了。

在香港大學,張愛玲發奮讀書,並獲得英國教授私人獎勵的800港幣的獎學金,黃素瓊來香港看張愛玲的時候,聽說教授給了這筆獎學金,竟然拿著這筆錢出去打麻將,全部輸掉了,直到她走的時候也沒有問過張愛玲,這學期的學費、生活費怎麼辦。自此,張愛玲和母親的關係到了盡頭,正如《小團圓》裡的那句話,“我覺得一條長長的路走在了盡頭”。

張愛玲的半生緣:胡蘭成溫暖了她整個世界,他心裡卻住著一群女人

張愛玲母親

在這樣一個壓抑、缺愛、沒有親情可言的家庭裡,張愛玲的性格缺陷,張愛玲的冷漠,缺愛自然是可以解釋的。

張愛玲與胡蘭成的戀情,雖短短三年,卻是她一生中濃墨重彩的一筆。

1943年12月,胡蘭成翻閱蘇青主編的《天地月刊》,讀到張愛玲的《封鎖》,“才看得一二節,不覺身體坐直起來,細細地把它讀完一遍又讀一遍。”

他從蘇青那裡取得張愛玲家的地址,登門求見。可惜未被接見,他只得留下字條,本來未抱什麼希望,不料第二天張愛玲回電,二人開始往來。

23歲從未談過戀愛的張愛玲,遇到的是年長她14歲的情場老手胡蘭成。胡蘭成曾任汪精衛偽政府宣傳部政務次長,能言善道,在南京有一妻一妾以及數位情人。但戀愛中的張愛玲難以自拔,她送給胡蘭成一張自己的照片,後面留言: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裡,但她心裡是歡喜的,從塵埃裡開出花來。

張愛玲的半生緣:胡蘭成溫暖了她整個世界,他心裡卻住著一群女人

這是張愛玲在豆蔻年華的少女時代,純潔的情愫開出的第一束花朵。從此,他們情書往來,沐浴在熱戀的愛河裡。此時的胡蘭成已續娶英娣為妻,然而,他與張愛玲兩心相印,兩情相悅,兩顆相愛的心歷經磨難貼近到一起,不可避免地撞擊出絢麗的火花。他們衝破道德和理智的羈絆,成了一對相親相愛的情侶。

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 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飯粘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硃砂痣。 ——《紅玫瑰與白玫瑰》

這就是張愛玲式的性感,譏誚、冷漠、帶著置身事外的居高臨下,卻又一語驚醒夢中人。

張愛玲的半生緣:胡蘭成溫暖了她整個世界,他心裡卻住著一群女人

當時,張愛玲與姑姑同住。有一回,他夜宿愛玲房間,凌晨時,他要離開,張愛玲叫他出去時,腳步輕點。女子難免羞於此事。但胡蘭成卻故意走得梆梆作響,滿心都是得意。

胡蘭成和張愛玲最好的時候,兩人呆在一起,男的廢了耕,女的廢了織,只顧男歡女愛。她在房門外看著他,說“他一人坐在沙發上,房裡有金粉金沙深埋的寧靜,外面風雨淋琅,漫山遍野都是今天。”

她坐在他面前,用手指撫他的眉毛,說:“你的眉毛。”

撫到眼睛,說:“你的眼睛。”

撫到嘴上,說:“你的嘴。你嘴角這裡的渦我喜歡。”

1944年8月,胡蘭成在拋棄一妻一妾後,與張愛玲定下婚約,考慮到時局不穩,兩人沒有舉行正式儀式,只寫婚書為定:胡蘭成、張愛玲簽訂終身,結為夫婦,願使歲月靜好,現世安穩。旁寫炎櫻為媒證。

那一年,胡蘭成38歲,張愛玲23歲。

張愛玲的半生緣:胡蘭成溫暖了她整個世界,他心裡卻住著一群女人

儘管張愛玲一生都有“獨在小樓,不管政治”的姿態,但選擇胡蘭成無疑成為世人眼中的汙點,人們可以接受不同政派,但絕不能接受漢奸。即使只論個人感情,這次選擇也是失敗的。胡蘭成沒能給張愛玲帶來安穩、靜好,而是深深的傷害。

先是胡蘭成去武漢辦《大楚報》,愛上了護士小周;後來抗戰勝利,胡蘭成逃亡,留下張愛玲獨自面對輿論攻訐,他則愛上朋友的妻子範秀美。張愛玲去溫州找他,要他在自己與小周之間做出選擇,他不肯。張愛玲責問他:“你與我結婚時,婚帖上寫‘現世安穩’,你不給我安穩?”胡蘭成的回答是:“我待你,天上地下,無有得比較。若選擇,不但於你是委屈,亦對不起小周。人世迢迢如歲月,但是無嫌猜,安不上取捨的話。”這大概是世上最悽美的情話,我們再也回不去了,回不去的,除了歲月,還有自己。留下的,僅是一場空歡喜。到了日本的一枝、佘愛珍、應小姐……胡蘭成身邊從來沒有缺少過女性,哪怕使君有婦羅敷有夫,胡蘭成也能做得坦蕩,寫得無辜。

張愛玲的半生緣:胡蘭成溫暖了她整個世界,他心裡卻住著一群女人

他在山河歲月中出塵瀟灑而又入世卑瑣地行走,他的人生性格,就如他自己所言:“我不但對故鄉是蕩子,對於歲月亦是蕩子”。或者還應該加上一句,對愛情皆是蕩子!

張愛玲隱忍到1947年,待胡蘭成已經完全脫離險境,才寄了一封分手信給他:“我已經不喜歡你了,你是早已經不喜歡我的了,這次的決心,是我經過一年半的長時間考慮的,彼唯時以小吉(小劫)故,不願增加你的困難,你不要來尋我,即或寫信來我亦是不看的了。”隨信還附了30萬元錢,作為分手費。

5年後,張愛玲離開上海,只有姑姑一人知情。張子靜曾去找過一次張愛玲,姑姑只是回答:“你姐姐已經走了。”多年後的今天,常德公寓裡管電梯的師傅都能像“張迷”一般一口氣報出張愛玲曾經在上海的蹤跡,但張愛玲早已離去得決絕無蹤。她在亂世中經歷了父親的家、母親的家、胡蘭成的家,卻都不是家。在她華麗的前半生裡,她想求一個家而不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