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師法毛姆,看透人性,結識胡蘭成,最後遠涉重洋,孤獨終老

張愛玲,中國現代作家,1920

930日生於上海公共租界西區的麥根路313號的一幢建於清末的仿西式豪宅中,原名張瑛。

張愛玲的家世顯赫,祖父張佩綸是清末名臣,祖母李菊耦是朝廷重臣李鴻章的長女。

她師法毛姆,看透人性,結識胡蘭成,最後遠涉重洋,孤獨終老

少年時代,入私塾,在讀詩背經的同時,開始寫小說。11歲,入上海聖瑪利亞女子中學。

初露頭角——18歲,考取英國倫敦大學,因戰事未能前往,1939年秋,入香港大學文學系,發表她的處女作《天才夢》。

一鳴驚人——1943年,開始在《紫羅蘭》等各種類型的刊物上大量發表小說和散文。

她師法毛姆,看透人性,結識胡蘭成,最後遠涉重洋,孤獨終老

1943-1944年,是張愛玲一生中最重要的年份。1944年張愛玲結識作家胡蘭成與之交往。

轉瞬即逝19452月,張愛玲接受記者採訪,成了她的最後輝煌。

抗戰勝利,她已經很少有作品問世。1947年,開始觸電,創作了電影劇本《太太萬歲》和《不了情》 。

離開大陸

19527月,赴香港,供職於香港的美國新聞處。

1955年秋赴美國定居,興趣主要從創作轉向了研究。

最後餘輝1973年移居洛杉磯,199598日,張愛玲的房東發現她逝世於加州韋斯特伍德市羅徹斯特大道的公寓,終年75歲,死因為動脈硬化心血管病。

她師法毛姆,看透人性,結識胡蘭成,最後遠涉重洋,孤獨終老

張愛玲一生創作大量文學作品。類型包括小說、散文、電影劇本等。17歲時創作的短篇小說《霸王別姬》 中短篇小說集《傳奇》(內中有中篇小說《傾城之戀》),長篇小說《半生緣》《赤地之戀》《小團圓》,詩歌《雨》,學術著作《紅樓夢魘》。

她師法毛姆,看透人性,結識胡蘭成,最後遠涉重洋,孤獨終老

代表性作品:

《沉香屑:第一爐香》

《傾城之戀》

《金鎖記》

《沉香屑:第一爐香》

這是一個關於寡婦的故事,寫了梁太太和葛薇龍兩代寡婦。從此,張愛玲在創作中形成了一個寡婦情結

做寡婦,常常會被看作是女人的悲哀,但張愛玲筆下的女性卻對做寡婦情有獨鍾,而且都是目的明確地為了錢而甘願當寡婦。

她師法毛姆,看透人性,結識胡蘭成,最後遠涉重洋,孤獨終老

《傾城之戀》

這是一個關於調情的故事,描寫的是白流蘇和範柳原的調情表演。

這也是一個關於棄婦的故事,是一個棄婦在進行垂死掙扎和自我拯救之後終於修成正果的故事。

《金鎖記》

這是一個關於人性原欲的故事,一個令驚心動魄的人性變態和人性異化的故事。

這也是一個關於報復的故事,一個禁錮的故事。

這也就是一個關於用物慾報復情慾,一個因情慾被長期禁錮而變異後演化為更為瘋狂的物慾的故事。

這也是一個關於人的宿命的故事。

她師法毛姆,看透人性,結識胡蘭成,最後遠涉重洋,孤獨終老

張愛玲筆下的女性大多是生活在新舊時代夾縫裡的沒落淑女

張愛玲筆下的女性都很好地體現出作者的人生觀,那就是女性生存的艱難。

張愛玲筆下的女性大多是具有新女性表象的舊女性。


她師法毛姆,看透人性,結識胡蘭成,最後遠涉重洋,孤獨終老

她筆下的月亮是這樣的:

三十年前的上海,一個有月亮的晚上……我們也許沒趕上看見三十年前的月亮。年輕的人想著三十前的月亮該是銅錢大的一個紅黃的溼暈,像朵雲軒信箋上落了一滴淚珠,陳舊而迷糊。老年人回憶中的三十年前的月亮是歡愉的,比眼前的月亮上,圓,白;然而隔著三十年的辛苦路往回看,再好的月色也不免帶點淒涼。

她師法毛姆,看透人性,結識胡蘭成,最後遠涉重洋,孤獨終老

經典語錄

於千萬人之中,遇見你要遇見的人。於千萬年之中,時間無涯的荒野裡,沒有早一步,也沒有遲一步,遇上了也只能輕輕地說一句:你也在這裡嗎?

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窗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飯粘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硃砂痣。

如果你不調戲女人,她說你不是一個男人;如果你調戲她,她說你不是一個上等人。

個人在戀愛時最能表現出天性中崇高的品質。這就是為什麼愛情小說永遠受人歡迎

——不論古今中外都一樣。


她師法毛姆,看透人性,結識胡蘭成,最後遠涉重洋,孤獨終老


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蚤子。

我要你知道,在這個世界上總有一個人是等著你的,不管在什麼時候,不管在什麼地方,反正你知道,總有這麼個人。

喜歡一個人,會卑微到塵埃裡,然後開出花來。

你年輕麼?不要緊,過兩年就老了。

緣起緣滅,緣濃緣淡,不是我們能夠控制的。我們能做到的,是在因緣際會的時侯好好的珍惜那短暫的時光。

在愛情的世界裡,總有一些近乎荒謬的事情發生,當一個人以為可以還清悔疚,無愧地生活的時候,偏偏已到了結局,如此不堪的不只是愛情,而是人生。

她師法毛姆,看透人性,結識胡蘭成,最後遠涉重洋,孤獨終老

兩次張愛玲熱

第一次張愛玲熱出現於20世紀40年代。

第二次張愛玲熱出現於20世紀80年代。

1995年張愛玲的去世更推動了熱潮的高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