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8 深圳“哄擡”房價二手房小區被點名 暫停網籤

(原標題:深圳“哄抬”房價二手房小區被點名,還要暫停網籤!)

房地產調控的板子第一次打在了二手房業主身上。

在全國樓市寒風陣陣之時,深圳的暖冬卻有愈演愈烈之勢。一些二手房業主卻不合時宜地扇了一把火,讓房價的漲勢更猛烈了。

12月17日,深圳寶安區住建局對一個炒作房價的小區採取了措施,約談炒作房價的個人,暫停小區網籤。

這個被通報的小區就是中糧鳳凰裡花苑小區,位於深圳寶安區福永街道,於2016年建成,小區由8棟樓組成,總戶數為1304戶。該小區於2015年開盤預售時價格約為3.5萬/平米。2019年1-11月的成交均價約為4.7萬元/平方米。

在12月13日,這個小區的業主群管理組在微信群發佈《告鳳凰裡全體業主書》,以“要打響資產保衛第一槍”的名義,讓所有業主集體漲價,還要製造筍盤現象。這份告知書隨後在網上流傳。

目前,查看貝殼找房,中糧鳳凰裡所有二手房源已經下架,顯示“共0套房源”在售。

鳳凰裡是第一個被官方正式通報的小區,但它並不是第一個做莊抬價的,也不是最後一個。

12月18日,深圳市住建局再次發佈通告,點名了 恆裕濱城、中糧鳳凰裡花苑等部分住宅小區。

通告稱,這些小區業主通過微信群發佈集體漲價言論,惡意炒作二手房價,造成了不良的社會影響。捏造虛假事實、散佈虛假言論、哄抬房價、惡意炒作等行為,不僅嚴重背離中央“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嚴重影響全市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還涉嫌違法違規。

前後兩次的官方通告還顯示,官方將對哄抬房價行為進行調查,不排除將相關責任人列入黑名單,甚至限制買賣住房和相關公共住房福利。

對於涉嫌集體惡意炒作房價的小區,主管部門將暫停辦理該小區二手房網籤手續,並在該小區發佈二手房交易風險告知書。如業主確需交易,需到區房地產主管部門簽署交易風險知曉書。

對於通過捏造事實、散佈謠言等方式惡意炒作、哄抬房價,或者以其他方式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應當及時移交公安部門依法處理。對於經查實的違法違規人員,由房地產主管部門將其列入信用黑名單,並研究採取限制其買賣住房等相關措施。

聯手的中介也無法逃出羅網,惡意炒房中介將被暫停網籤權限,列入行業誠信黑名單。

通報還指出,寶安區今年批准預現售商品房項目25個,新增商品房供應12361套,共計130萬餘平方米,市場供應充足。

美聯物業全國研究中心總監何倩茹認為:“每個樓盤的價格,其實是由市場來決定的,也就是說,是由房屋本身的條件和市場的需求情況共同決定的。因此如果一個小區的業主集體抬高房價,使得該小區的價格脫離實際,其實是一個非常不理智的行為,只會導致該小區有價無市。”

近期各地樓市政策密集微調,就在人們對走向猜測紛紛時,12月10-12日,在北京召開的2019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經再次明確,房住不炒。

回顧2018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已經明確過要構建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長效機制,堅持房住不炒。這意味著,全國房地產的調控力度將依然維持之前的狀態。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11月發佈的《中國住房市場發展月度分析報告》也指出,抑制住房投資投機方向未變,調控政策面臨邊際性寬鬆。對於局部房價的異常上漲,實現及時預警和“露頭就打”。

深圳,當然不會是例外。

對於政府約談業主、暫停二手網籤這一系列的處理手法,何倩茹認為,可以體現出政府對於樓市的調控措施有很多的儲備,隨時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適時推出。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分析指出,目前樓市調控主要出現了兩種趨勢,一是用人才政策放鬆吸引人口活躍市場,二是監管亂象避免市場炒作,從全國看,年內超過60個城市發佈了監管樓市亂象的政策內容。

從政策內容看,部分城市市場不穩定出現了各種亂象,而要房地產市場穩定則必須針對這些亂象制定政策。

12月5日,廣東省住建廳將研究制定2020年廣東省房地產市場秩序專項整治工作方案和房地產領域社會矛盾專項治理行動工作方案,重點加強對房地產中介機構和從業人員的監管,嚴厲打擊房地產市場違法違規行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