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 高中班主任:為什麼那些小學成績考雙百分的孩子,卻考不上好大學

有數據表面,小學成績特別好,甚至是考雙百分,也有考三個一百分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是不是每個孩子都一直保持著這個水平,一直到他們考上重點大學呢?有個高中班主任告訴我們,答案不成立。

高中班主任:為什麼那些小學成績考雙百分的孩子,卻考不上好大學

為什麼呢?


1.小學成績具有很大的迷惑性,家長不可不慎。眾所周知,由於孩子還小,不管是學習的內容還是考的試題,都是基礎性的東西,難度不大,尤其是在小學低年級。再加上家庭的重視和老師的耐心,考個好成績絕對不是問題。如果家長沒有注意到孩子對核心知識的掌握,和核心素養的養成,只看到孩子的好成績,就會給孩子將來的發展留下極大的隱患。


2.那家長應該如何做呢?


首先是要關注孩子核心知識的掌握情況。比如數學,豎式計算是孩子們解決較大數字計算的有效方法,但是如果做大量的練習題,也只是機械的重複,並不利於孩子數感的發展。還不如和孩子在遊戲中,買菜付款的生活中讓他多練練口算心算,因為這可以有效的發展他的數感,孩子會變得更聰明,也為將來的深造打好基礎。

其次是要多讀書,並不是每個家長都能搞清楚各個課程的核心知識的,系統、有效地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幫助孩子建立深厚的知識背景,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好讀書,讀好書。


3.要注意培養孩子的非智力因素,如興趣、毅力等。很多聰明的孩子最後都沒有一個理想的前途,就是因為非智力的作用。比如一個孩子在父母和老師的嚴格要求甚至體罰下取得了好成績,那他就很難對學習產生興趣,當他到中學走向成熟的時候,就很容易叛逆;甚至在潛意識裡用放棄努力來表達對師長壓制的反抗。如果缺乏毅力的話也會導致中學階段成績的大幅度下滑,因為隨著課程難度地增加,意志薄弱的人就很容易放棄。


總之,孩子的教育是一個系統、長效的工程,需要積極努力和長期堅持,需要家長的清醒和理智,絕不能因一時的好成績而止步不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