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3 價格貴的茶,為什麼口感很“清淡”?原來令人信服的說法是這樣


價格貴的茶,為什麼口感很“清淡”?原來令人信服的說法是這樣



作為一個茶行業從業人員經常會碰到的問題,就是面對一些新手經常說:“這個茶這麼淡,憑什麼值這麼多錢?”

面對這種情況該怎麼回答?

首先我們要了解兩個概念,叫做茶湯的“飽滿度”和“濃淡度”。

1、飽滿度

所謂茶湯的“飽滿度”是指茶湯進入嘴裡,一種濃稠淡薄的感受。

茶湯“飽滿度”主要的影響因素是氨基酸、可溶性的糖以及果膠物質等的含量

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內質是否豐富的問題,為什麼古樹茶滋味比較飽滿,就是因為古樹茶內質豐富。

普洱茶生長的地區一般海拔比較高,雨量充沛,土地肥沃。

這些條件有利於茶樹的生長和養分積累,所謂高山雲霧出好茶。


價格貴的茶,為什麼口感很“清淡”?原來令人信服的說法是這樣



這些茶山常年雲霧瀰漫,陽光在雲霧的漫反射作用下形成利於植物吸收利用的青藍光,使得茶葉合成更多的生物鹼和酚性物質

這也是茶葉味釅勁厚的原因之一。

高海拔地區紫外線強,空氣中的氮很容易離子化,侵入土壤之中,給茶樹的生長積累創造了豐富的營養條件。

海拔越高,晝夜溫差越大,會加快茶樹的自身營養物質的體內循環,促進生長,營養物質得以更多的積累和儲存。

2、濃淡度

理解了“飽滿度”,再來說“濃跟淡”,濃跟淡一般跟沖泡時間,投茶量多少等有關係。

我們常說的淡和濃,是味覺上面的感覺,並非是茶湯的飽滿度,一般來說

越好的茶葉,滋昧越是濃厚韻足,而舌面的刺激感就越淡

古樹茶生長於樹林內,周圍有高大樹木遮陰,形成散射光線。

而茶樹是耐陰植物,在遮陰條件下,茶樹葉片折卷可減輕或無折卷,枝條向外張開成水平狀,葉面幅度加大而隆起,葉色變深而更有光澤,葉中芳香物質增加,粗纖維含量減少,嫩度持久,多酚類化合物無過多過少的缺點,鮮葉內各種成份豐富而協調,使茶葉湯味醇厚,減低苦澀,芳香可口,刺激感也就小了

簡單地說,劣質的茶,苦澀味重,刺激性重,所以就感覺濃了。

好的茶,苦澀味低,刺激性低,所以感覺就淡了。


價格貴的茶,為什麼口感很“清淡”?原來令人信服的說法是這樣



從茶葉的內含物質來講,最主要影響味覺的有茶多酚、咖啡鹼、茶氨酸、其他芳香物質等。

就春茶和秋茶、嫩芽和葉來說:

茶氨酸含量:春>秋,芽>葉;

茶多酚含量:春

咖啡鹼含量:春葉。

這也是為什麼好的普洱茶原料一般多用春茶的原因。

春茶茶樹營養物質豐富,葉肉肥厚,芳香物質和維生素含量較高,滋味鮮爽,香氣強烈且外形條索緊結重實。

加之在春季溫度適中,雨量充分,茶樹又經過了半年冬季的休養生息,使得春季茶芽肥碩,色澤翠綠,葉質柔軟,且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氨基酸,使春茶滋味鮮活且香氣宜人。

所以,

越好的茶,茶氨酸含量越高,也就是甜度、鮮爽度越高,苦澀度越低,順滑度高了,就會覺得淡了。

劣質的茶則相反,苦澀度高,對味蕾的刺激性大,就會覺得濃了。

越好的茶,其內含物質豐富但浸出速度緩慢,這也是為什麼高端茶前幾泡味道不刺激,但卻耐沖泡的原因。

同時,越是好茶的,越是香高、順滑,韻味度、持久度、耐泡度都要好很多。

3、為什麼要把劣質的茶做得濃

劣質的茶一般意味著採摘時間晚、海拔較低、樹齡較新、生長環境較為一般、內含物質含量低。

其品種香氣不明顯,純度不夠,苦澀感較為明顯,為了消除這一類負面的感知,製作過程中就會想方設法讓它的苦澀味降低、讓它的雜味多一點,所以喝起來就會濃一點。

好的茶,要最大限度保留它本身最吸引人的飽滿度、鮮爽度、品種香氣特點,因此在製作過程中會盡量的保存其原味,一開始喝起來衝擊力沒那麼強。

所以越是好的茶,滋味越平順,但香氣越清幽持久,口感醇厚爽滑,且越是耐泡,這就是茶越濃茶品質越差的原因。

貴的茶,苦澀味低,刺激性低,所以感覺就淡了。

從茶葉的內含物質來講,最主要影響味覺的有以下幾個成分:

茶多酚,澀;咖啡鹼,苦;茶氨酸,甜、鮮爽;其他芳香物質等。

那麼,影響茶葉價格的,就春茶和夏茶,嫩芽和葉來說:

茶多酚含量:春

咖啡鹼含量:春葉;

茶氨酸含量:春>夏,芽>葉。


價格貴的茶,為什麼口感很“清淡”?原來令人信服的說法是這樣



所以,越貴的茶,茶氨酸含量越高,也就是甜度、鮮爽度越高,苦澀度越低,順滑度高了,就讓你覺得淡了。

便宜茶則相反:比如夏茶咖啡鹼和茶多酚含量高,苦澀度高,對味蕾的刺激性大,就讓你覺得濃了。

越貴的茶,其內含物質豐富但浸出速度緩慢,這也是為什麼高端茶前幾泡沒什麼味道,但卻耐沖泡的原因。

同時,越是好茶的,越是香高、順滑,韻味度、持久度、耐泡度都要好很多,初學者需要慢慢體會。

所以這個問題可以等價於:相同投茶量相同的沖泡方法,為什麼感覺便宜的茶濃一點,貴的茶反而淡一點?

上面講到的是茶葉本身的原因,這是其一。

還有來自工藝端的解釋:

在這裡我們可以從另一個角度去看待這個問題:為什麼要把便宜的茶做得濃,把貴的茶做得淡?

因為,所有的製作工藝都是一個目的:為了使茶葉更好喝


價格貴的茶,為什麼口感很“清淡”?原來令人信服的說法是這樣



為什麼要把便宜的茶做得濃?

便宜的茶一般意味著採摘時間晚、海拔較低、樹齡較新、生長環境較為一般、內含物質含量低。

其品種香氣不明顯,純度不夠,苦澀感較為明顯,為了消除這一類負面的感知,茶師傅要把發酵程度,焙火時間等增加,以提高濃度,即口味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