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7 亡国后改行做道士的皇帝,退位仅1年便被毒死,家族成员全部被杀

帝制时代,亡国君如何保全性命并跟新君保持和谐的关系,从来都是一道大难题,唯有猜透人心、善于演戏,并足够幸运者,才能做好这一点。其实,善于演戏的亡国君并不在少数,但由于时运不济而遇害者却很多,南吴亡国之君杨溥便是其中的典型。

杨溥是南吴太祖杨行密第四子,烈祖杨渥、高祖杨隆演之弟。南吴属于五代十国时期的政权,在唐末淮南藩镇基础上组建而成,以广陵为都城,版图极盛时,统治今江苏、江西两省及安徽南部、湖北东部等地区,与中原王朝及吴越、楚、闽、南汉、荆南等政权接壤,不仅占据经济最富庶的地区,且地理位置极重要。

亡国后改行做道士的皇帝,退位仅1年便被毒死,家族成员全部被杀

杨行密建立南吴,死后却被徐温篡权

杨家虽然是南吴的皇族,但自从杨行密在唐哀帝天祐二年(905年)过世后(此时南吴在名义上仍是唐朝的藩镇),政权便迅速落入大将张颢、徐温之手。杨行密之子杨渥因不堪忍受张、徐的挟持,密谋诛杀他们,结果却反遭弑杀,时在天祐五年(908年,此时唐朝已被后梁取代,但南吴仍在使用唐朝年号)。

张颢、徐温弑杀杨渥后,扶立其弟杨隆演为君,但不久两人便因争权而发生内讧,最终徐温诛杀张颢,完全掌控国政。此后12年间,杨隆演虽然身居国君之位,但手中没有丝毫的权力。天祐十六年(919年),在徐温的逼迫下,杨隆演自称吴国王,改元武义,自此与唐朝断绝法统,正式独立建国。

亡国后改行做道士的皇帝,退位仅1年便被毒死,家族成员全部被杀

徐温专制南吴朝政长达20余年

杨隆演既不堪忍受傀儡的角色,又不敢向徐温夺权,日复一日地忍受徐温、徐知训父子的欺凌,最终竟郁郁而终,时在武义二年(920年)。杨隆演死后,三弟杨濛本应继位,但徐温考虑到他年长难控制,便禁止他登基,并扶立杨溥为王。

就在南吴立国的当年(919年),徐知训因欺凌国君,被大将朱瑾诛杀,徐温的养子徐知诰迅速率军平叛,并借此架空义父。所以杨溥即位后,徐温虽然有篡位的企图,但因为忌惮徐知诰,因此迟迟未能采取行动。此后七年间,徐温一直在培养次子徐知询,想让他取代徐知诰,但最终未能如愿。顺义七年(927年),徐温病死,政权迅速落入徐知诰之手。

亡国后改行做道士的皇帝,退位仅1年便被毒死,家族成员全部被杀

徐知诰挟持杨溥、扣押徐知询,掌控朝政

徐知诰掌权后,逼迫杨溥自称皇帝,并在拥护他的名义上,不断地排挤徐知询,剥夺他的权势。乾贞三年(929年),徐知诰利用徐知询朝拜皇帝的时机,将他扣押在广陵,随即铲除他留在金陵的势力(徐温曾在金陵长期遥控朝政),自此彻底掌控朝政。

此后八年间,徐知诰在心腹谋士宋齐丘、徐玠等人的策划下,不停地铲除拥护杨氏皇族的势力,蚕食皇室仅存的威权。等这一切都搞定、妥当之后,徐知诰便一脚踢开杨溥,自己当上了皇帝。天祚三年(937年)徐知诰迫使杨溥“禅位”,建国号为齐(后改为唐,即南唐),并改名为李昪。

李昪篡位建国后,尊杨溥为高尚思玄弘古让皇帝,并将其迁往润州丹阳宫居住,名义上待以外国君主之礼,但实际上却形同幽禁。杨溥深知李昪猜忌自己,所以为了避祸,索性做起了道士,每天身穿道袍,跟着道友们一起学习辟谷食气之术,以显示自己一心向道,绝无东山再起之心。

亡国后改行做道士的皇帝,退位仅1年便被毒死,家族成员全部被杀

杨溥退位后极度低调,但最终还是遇害

但饶是如此,李昪依旧不肯放过他,仅仅在杨溥退位后1年时间,便派人将他毒杀,时在南唐天作四年(938年)十二月。杨溥遇难时,年仅39岁(“迁溥于润州,筑丹阳宫以处之。溥自是服羽衣,习辟谷之术,年余以幽死。”见《旧五代史·卷一百三十四》)。李昪在得知杨溥的死讯后,假惺惺地挤出几滴眼泪,然后下令追谥他为睿皇帝。

南吴灭亡后,皇族男女被集体迁往海陵永宁宫圈禁,久而久之,一些年轻的皇族因为耐不住生理需求的煎熬,最终突破人伦天理的束缚,竟然互相匹配起来。然而,南唐国民理解这大面积丑闻出现的原因,对他们的遭遇很是悲悯(“升元六年,李昪迁其子孙于海陵,号永宁宫,严兵守之,绝不通人。久而男女自为匹偶,吴人多哀怜之。”见《新五代史·卷六十一》)。

亡国后改行做道士的皇帝,退位仅1年便被毒死,家族成员全部被杀

李璟担心杨氏皇族作乱,将他们全部杀死

南唐保大十四年(956年),后周世宗柴荣征伐南唐,为了拉拢南吴遗老遗少为其效力,便在进攻淮南期间,下诏安抚杨行密的子孙们。南唐中主李璟闻讯后,便派心腹赶往海陵,将健在的南吴皇族男女全部杀死(“显德三年,世宗征淮南,下诏抚安杨氏子孙,而李景闻之,遣人尽杀其族。”引文同上)。

史料来源:《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十国春秋》、《资治通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