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疫情期間 我區多措護好農民“錢袋子”

2020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貧困群眾特別是勞務移民的就業務工、貧困戶產業增收、扶貧車間與扶貧龍頭企業復產復工等產生一定影響。為防止因疫致貧、因疫返貧成為脫貧攻堅新的困難和挑戰,我區將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和脫貧攻堅戰這兩場硬仗。

3月6日,在寧夏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指揮部舉行了第十一場新聞發佈會,自治區扶貧辦、人社廳、農業農村廳等相關負責人就如何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打贏脫貧攻堅戰這一主題介紹了有關情況。

打通農民創就業綠色“通道”

脫貧攻堅農民是主體,我區通過加強創業擔保貸款等政策扶持,鼓勵因疫情影響滯留在家農民工就地創業就業。

據介紹,對因疫情防控在家滯留的農民工,我區首次創辦小微企業帶動就業或從事個體經營帶動就業的,在創業初始階段登記註冊並正常經營3個月以上的,半年內可給予一次性創業補助3000元,對在原9個貧困縣(區)創業的,補助上浮30%;自工商註冊之日起連續正常經營1年以上的,可一次性給予1萬元創業補助。

對已發放的個人創業擔保貸款,借款人患新冠肺炎的,可向貸款銀行申請展期還款,展期期限原則上不超過1年。對受疫情影響暫時失去收入來源的個人和小微企業,在其申請創業擔保貸款時優先給予支持。

對小微企業申請創業擔保貸款的,當年新招用符合條件人員佔現有職工比例下調為20%,職工超過100人的比例下調為10%。

我區實現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6.73萬人

為從根本上解決疫情期間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人員外出務工困難,我區通過推行就業服務“不打烊”、網絡服務不停歇的線上職業介紹服務,積極挖掘區內外就業崗位,認真落實多部門聯動保障機制,積極應對疫情給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帶來的影響。加強與區內重點工程、業績向好企業、扶貧車間、季節性農產品加工廠等的對接,加大與福建、內蒙古、天津等省市區的聯繫,全面落實社保補貼、崗位補貼、培訓補貼、交通補貼等就業扶持政策,積極吸納農村勞動力特別是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實現就地就近就業或赴區外務工。

我區8部門聯合出臺13條統籌推進穩就業措施,建立24小時重點企業用工調度保障等機制,充分發揮勞務中介組織、勞務經紀人作用,“點對點、一站式”服務,實現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自治區政府在去年購買7000個公益性崗位的基礎上,今年又增加了3000個公崗,拓寬困難群體就業渠道。

截至目前,我區農村勞動力實現轉移就業6.73萬餘人,其中農村貧困人員佔5%。各地採取包車、包機的“點對點”服務,包車165輛(次)輸送3013人、包機4架(次)輸送598人,赴區內外就業。通過線上推介崗位43642個,微信公眾號關注人數有62032人,網上求職有25251人。

為貧困戶“錢袋子”和市民“菜籃子”搭起“連心橋”

“農產品銷售一方面關係到貧困戶的‘錢袋子’,另一方面關係到市民的‘菜籃子’,做好農產品產銷對接非常重要。”自治區農業農村廳副廳長王生林介紹,他們及時公佈開通“抗'疫'情、解農困”行動求助電話,24小時全天候服務農業企業,協調解決鮮活農產品調運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疫情發生以來,自治區農業農村廳持續跟蹤全區13個農產品批發市場、商場超市的農產品價格動態,加強農產品市場運行監測,啟動了“菜籃子”產品價格監測日報制度,重點調度了五個大市鮮活產品庫存、調運、上市、消費等市場動態,促進農產品產銷對接。

在此基礎上,開通“e點菜到家”直採配送,先後聯繫新華百貨多點、順豐速運、天天鮮、餓了麼、美團等蔬菜運銷物流企業,利用互聯網、手機APP等現代信息化手段,在“鄉味寧夏”開通“e點菜到家”,開展網上基地直採配送,帶動貧困地區農產品銷售。

同時,協調解決華潤農牧、農墾牛羊肉、靈武農場屠宰場牲畜及其產品調運中的“腸梗阻”;協調新華連超、華潤萬家、四季鮮、海吉星、小任果蔬等多家批發零售企業,採購貧困地區滯銷設施農產品,幫助貧困群眾解決賣難問題。

下一步,自治區農業農村廳將積極組織貧困縣區開展寧夏特色優質農產品展覽展示展銷活動,推進“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採取區內外聯動,“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加大貧困地區農產品產銷對接。


記者:郝 婧 編輯:單瑞 校對:吳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