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如何教育好一个11岁的叛逆男孩?

thristan


石榴微教为您解答,希望能帮到您!

11岁的叛逆男孩儿?11岁的孩子慢慢有了自己的主见,一般在读小学五六年级,对于家长的教育已不再是言听计从,如果他不一定按父母的指令去做,可能会按自己的想法去做,这也是正常的!是每一个男孩子这个成长阶段会出现行为,那么这种就不能称之为叛逆,而是成长。

真正叛逆的孩子就是让家长特别闹心难管的孩子!

我长期在小学高段进行教学,通过多年的观察与对比,发现叛逆的男孩儿,也就是家长所说的难管孩子,基本上都是缺爱的孩子,一定是家庭教育出了问题!这样的孩子往往教育起来比较费力,但好在是在小学阶段,扭转起来要比初高中要容易的多。

根据我跟孩子们相处的经验,给您的建议如下:

其一,停止以父母之威来压制孩子,也就是停止体罚和变相体罚。也许有的家长会说,我本不想打骂孩子,但是看到他的行为,听了他的言行,我就忍不住了。那么,我要说的是,如果你真正的想改变叛逆的孩子,就要有忍功,不要有过激的行为和语言暴力,这些只会让孩子越来越叛逆,你的烦恼就会越来越多。

为了减少自己的烦恼,也为了让孩子健康成长,面对孩子激烈的言行举止,首先闭上嘴巴,深呼一口气,冷静下来;或者离开孩子,到旁边去静一静,让自己能理智地处理孩子的行为。

其二,要尽快的建立与孩子的感情,无条件的接纳自己的孩子,接受他的优缺点,想方设法认同他。11岁的男孩儿,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判别能力,家长是否真正从内心接纳孩子,从一个眼神或一句言语他们就能判断。家长俯下身来,去找出孩子的闪光点,找到后不断地去鼓励表扬他,用闪光点去照亮不良情绪,孩子如果知道你真正地接纳了他,他会渐渐与你拉近距离,关系近了,他就不会认为你的表扬是哄人,你的批评是整人。

其三,家长要不断地学习,了解每一个阶段孩子的心理。因为大多数家长都是第一次做父母,会经常想当然去教育孩子,其实教育孩子有很多规律可言,只有真正了解孩子每一段行为成因,才能科学的教育好孩子,任何不尊重科学的行为就是盲人摸象,就是冒险。

希望我的分享能给您带来一点点启发,祝健康成长!

石榴微教

2020.3.6


石榴微教


我们家的11岁了,我和他爸爸的学历都不高,家庭条件也一般,但是会尽量的带他去一些地方看看不同的世界,让他知道世界不只在自己这方寸之间,然后不论在什么时候做好自己,比如过年的时候在商场买衣服营业员多拿了一件,尽管有点堵车,我们还是立刻带着他一起去把衣服还了,又比如有次在路上遇到一老人摔倒在路中间,我们把车停在比较远的地方走过去把老人扶起来送回家,疫情来的时候我们报名做各种志愿者,捐款,虽然不多,平时遇到很多这样的事情都会身体力行的告诉他,让他感受到爱,我一直觉得只要三观正了就一定不会变坏,四年级的时候玩游戏,不玩就手痒痒的,现在一堆的人玩游戏他不为所动的看书,甚至我说你可以玩一下,他也回我,我觉得玩这个没有意义,我也不想轻易打破自己好不容易坚持下来的习惯


cc00061104


男孩有男孩的天性和特质,11岁的男孩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主见,滋生了叛逆心理。叛逆就是反抗,叛逆就是奋争,就是希望得到家人和外界的认可,是渴望独立的信号。叛逆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船到桥头自然直,“堵”不如“疏”,遵从男孩心智,帮助男孩度过叛逆期。

以上就是我带孩子的感受。我的儿子今年也11岁,从2-3岁就基本是我一个人主理,一直陪伴过来的,尤其这2年,也到了所谓的叛逆期,也经常跟我斗嘴辩解,但也发现孩子的思想成熟了很多,也变得懂事很多。

我们不能总要求孩子体谅父母的辛苦理解父母的感受,我们做家长的也应该先去理解孩子,不要急于呵斥孩子,不要打击男孩的那颗英雄心,不要事事都按成人的思维去做。我们家长能做的就是让孩子在平和的情感下,去强大自己。孩子迟早都要走自己的路,不如早点把世界交到他手中,我们尽量去帮助他少走弯路,而不是安排走我们的老路,男儿当自强,鼓励男孩成为一个真正的“小男子汉”。

总结我父子相处的经验,我认为有几点心得可以分享给大家参考。

1、有意识地对男孩进行独立性训练,培养男孩对家庭和社会的义务感、责任感;

2、摸清孩子逆反的原因对症下药,遇事多让孩子自己做选择、拿主意;

3、让孩子学会自我调节、合理宣泄不良情绪,提升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挫折能力;

4、多与孩子沟通,允许孩子“辩解”,正确对待孩子的“独特个性”静待成长。

另外,对这阶段的男孩,父亲就是他在家庭中的导师,父亲更要以身作则擎起大旗,要能与男孩玩到一起、谈到一起,建立良好的父子互动关系,才能更好的引导度过叛逆期。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家有神兽,一同多交流吧。


新资优教育CEO吴新


大家好,我是儿童领域创作者,下面我来说说体验的价值观:

“叛逆”一个雷人的词语,拆算了多少亲子关系。其实,儿童到一定的年龄都会经过青春叛逆期,这属于正常现象,如果孩子没有叛逆期,要不就是“憨”或者就是“傻”,叛逆期的男孩该如何教育,请注意以下几点。

1. 孩子在遇到一定的烦心事的时候,或者对某一件事有了自己想法,对事情看不惯等,想尝试发泄一下(例如:打架斗殴)等,这时候我们作为孩子的父母,不要当着所有人的面责怪孩子,也不要把所有的过错都赖在自己的孩子身上,这样对孩子的自尊心伤害的非常大,如果情节严重,孩子可能会想不开。

2. 孩子在青春叛逆期的时候,父母也有一部分责任,有时候父母在外面和朋友聊天的时候,不要在背后说孩子坏话,有一些家长偶尔透漏了孩子们的恶习生活,最后孩子知道后,会绝的没面子,和父母吵架,孩子10来岁的时候,已经是一个单独的个体,他有着独立的想法,同样也有着一定的自尊心。换位思考一下,如果孩子在背后和同学们说:“我父母这样不好,那样不好”,当父母的心里一定不好受吧。

3.要合理的和孩子们多沟通,不要存在什么代购,孩子在星期或者放假的时候,可以带孩子出去玩玩,多做一些亲子游戏,男孩喜欢打游戏机,爸爸可以适当带着孩子放松一下,可以促进孩子平常喜欢什么东西,爱好什么乐趣。有一些家长,总会工作繁忙,缺少时间,这导致了青春期缺少孩子的沟通,孩子会认为工作比他重要,最后产生一系列的恶化。


棒棒糖玩具屋


11岁的男孩正是叛逆的时候,正是因为这个时候就要多陪陪他,认真倾听他的话,不要动不动就骂他打他,要听他的心声,多带他到外面一起走一走。我们做家长的要学会尊重孩子的意见,对于叛逆的孩子的倔强任性行为,我们不能够只表达对孩子的不满情绪,让孩子有表达和解释的机会,让他说清楚坚持这件事的理由,这样可以防止家长冤枉孩子。如果家长长期不给孩子解释的机会,总是粗暴对待孩子的错误,慢慢的孩子就不会与你交流了。所以要学会和孩子好好的交流。

对于听不进去道理过于任性的孩子,哭闹的时候,家长可以在一旁静静地观察,不予理睬,孩子看到自己这样并未引起重视,时间久了就会放弃这种表达方式。在孩子大发脾气不可理喻时,进行合理的冷处理,把孩子带到安静的地方,让其自我冷静,并让孩子承担相应的后果。

给叛逆的孩子讲清道理,不能粗暴批评责骂,当孩子有不合理的要求与做法时,家长首先做的是给孩子讲清楚道理,把不合理之处告诉孩子,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不对。千万不要以危险的勾结和粗暴的方式来教育孩子。

还有就是大人的言传身教要求孩子文明,懂礼貌,性格温和,家长必须做到。所以为了孩子的将来,为了孩子有一个好的性格,建议家长也要改变自己,收集自己粗暴的教育方式,以理服人。





aa做我自己aa


1多陪伴孩子,是现在父母最应该做的事情。

2在情况允许的事况下,多给孩一点自己的空间。

3长和孩子沟通,多做辅导。

4有时间就要和孩子一起多做一些户外亲子活动。

5让你的孩子能感觉到父母每时每刻都在关心他,但不能让他反感。

6千万不要太多的为孩子做决定,要用探讨来解决问题。

7还要经常寄予赞赏与肯定,同时引导正确的方向。

8千万不要拿老一辈子的,思想和经历去说事。11岁根本还不了解说多了反而不好,产生代沟排斥感。

9同时也多和他的身边小朋友沟通,像交小朋友一样。这样你在他身边朋友的心理得到好感,你孩会更爱你。也就会很愿意和你沟通。


人本可以


11岁的孩子,有一点点判逆其实是很正常的事,这个年龄段,发育早的已经在发育了,发育晚的也在通往发育的路上了……判逆,是他们对自己"成长"主权的宣示,也是是对自由和解放的主张。

如果这种叛逆没有法律上的危害,我觉得可以允许孩子在判逆中犯错,或是陪孩子在判逆🀄️无声无息地一起犯错,让孩子在犯错中觉悟一次比家长苦口婆心讲一百次都管用。因为判逆的年龄,道理是听不进去的,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两个彼此意见不统一互相不认可的人是没办法交心做朋友的,所以你要先假装成为他那样的人,得到他的认可,让他相信你,能够对你交心,陪他一起犯错,让他在犯错中认识自己的不足,在犯错中得到成长。

其实人的成长就是一条不断探索的路,每一个人都不可避免地在成长中判逆犯错,犯错不恐怖,恐怖的是不能早发现自己判逆中出的错.……愿所有有叛逆男孩的家长共勉


陪孩子成长的那些年


个人认为,回答这样的问题其实有三点。

首先,跟对方强调:你已经是一个大孩子了,你需要知道自己到底做了什么,能做什么,而不能做什么。告诉对方,做事需要承担后果。这个年龄段的小孩,在刑法里是无刑事责任能力人,干什么都不会触犯刑法的,在民法里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干坏事大部分都是不用负责的。但是自己不负责,不代表监护人不用负责。所以,这种时候,先把道理放在那里,多看着对方吧。

其次,教育的最好办法是言传身教。你希望对方成为什么样的人,那就得让对方接触什么样的人或事。千万不要教育小孩子说:你不要不吃饭,不要挑食。结果自己却对饭菜挑三拣四。

跟小孩说:不许讲粗口,结果自己在狂甩国骂三字经。

孩子都是有学习能力的人,你干什么对方都学得会的。

其次,暴力是不可取的行为,新的《反家暴法》虽然还没有实行多少年,但惩罚力度还是有的。

孩子不听话,就心平气和多说几次。耐心点,谁让当初你生出了这么个孩子呢。别为了孩子把高血压都弄出来,养了这么多年,还没让孩子尽孝呢,自己就完了。多不值当啊,是不是?

我是守着鲸鱼的山峦,很高兴为大家分享这个回答,希望大家喜欢。


守着鲸鱼的山峦


哎,可怜天下父母心!我太能理解你现在的心情了,因为我亲弟弟以前就是这样。现在长大了,就好多了。

给你几个建议!

1.一个人现在的性格,是来源于父母原生家庭的影响。

孩子最初是愿意表达和沟通的,但是他们的表达必须要受到家人的认可,才会获得自信,有了后面一次又一次的表达。

如果孩子的表达,曾经不受重视,被父母敷衍了事。下次你再主动让他表达,他都是拒绝的。要记得,一定要尊重孩子,和孩子平等的相处!这样你们的表达才会顺畅。你放心,你孩子在他的好朋友那里一定是活泼开朗的。我们所有的课程教育孩子都是培养他的自信心、抗压力,而真正教育的,全都是家长。产品出了问题,那不用想,一定是生产线除了问题!!

2.而且不要贴标签!

我们身边经常能看到有人这样评价孩子:说我家孩子胆子特别小,我怕她以后受欺负怎么办?我家孩子被宠坏了,特别霸道,爱打人怎么办?这个在心理学当中叫做标签效应,是指当一个人被外界用某些词汇描述和分类,也就是贴上标签儿的时候,他的自我认同和行为会受到影响。

上世纪50年代美国加州大学的李穆特教授,在进行药物成瘾研究的时候,通过大量的案例调查,发现很多年轻人的吸毒行为和社会评价有关。“我这么干,因为我就是这种人”,这也是对自己的一种标签。

标签具有定性导向的作用,贴上的标签,而无论是好是坏。都会影响一个人的个性,意识。和自我评价结果,往往是使其向标签所预示的方向发展。

据研究显示,儿童最容易受标签效应的影响,那标签化是如何影响孩子的


Cherry的英语小世界


你好,其实出现这些问题,是因为在孩子幼小的时候没有及时的给他树立规则,且出现问题没有及时指出孩子,孩子生来如白纸一张,倘若父母在孩子需要管教的叛逆期心慈手软、放任自流,孩子日后就会很难约束,甚至会酿成滔天大祸。对于叛逆期,爸爸妈妈可以做好以下几点:

一、尊重孩子,给孩子更多的自由和空间。

二、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给予理解和信任。

三、正面管教,把“不要”改成“要”。

四、冷处理,用爱滋养。

对于孩子来说叛逆也不过是暂时的,孩子只有经过了这暂时的挣扎与痛苦,才会慢慢成熟,真正地去理解父母的用心。希望我们爱孩子,但也懂得管教孩子;而我们在管教孩子的时候,也懂得给与孩子适度的尊重与自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