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4 靖远:深受雍正皇帝器重的将军父子宋可进与宋爱

在清代雍正和乾隆时期,有两位战功卓著的靖远籍将军,先后带兵镇守西北和西南边陲地区,为大清帝国的江山稳固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们的名字也因此而载入史册,这就是被誉为父子将军的宋可进与宋爱叔侄二人。

宋可进,字东峰,故里属今靖远县大芦乡。宋可进年青时,因家中生活困苦出走他乡,流落甘州(今张掖),靠出卖苦力谋生,备尝生活艰辛和人间屈辱。后投身戎行,因武艺高强,韬略出众,多立战功,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任北京城内外巡捕南营游击,后升任参将。

雍正元年(1723年)春,西蒙厄鲁特部入侵西藏,清廷命川陕总督年羹尧为抚远大将军,以提督岳钟琪为参赞军务,率兵征讨进驻西宁,宋可进为京营参将随军进剿。敌攻镇海堡,宋可进带精锐之师支援,激战六昼夜,歼敌六百余人,俘获敌酋阿旺丹津,首战告捷。十一月,罗卜藏丹津反叛,进攻西宁至南川口,清兵据守申中堡,被敌围困,宋可进率部驰往增援,与中申堡守备马守仁联合,内外夹击,大败敌兵。随后,宋可进率部进军北川新城,将盘踞之敌部两千余人击退,以功擢升为副将。

雍正二年(1724年)正月,原驻扎在西宁东北部郭隆寺的章嘉胡土克图之胡必尔汗操纵寺内众喇嘛练兵,策反作乱。宋可进率兵出北路进剿,翻越三座山岭,沿途摧毁敌寨七所,焚烧敌据点七十多个,并同岳钟琪主力配合,于郭隆寺外击伤敌众六千余人。罗卜藏丹津的据点在额穆纳布隆吉尔,他派大酋兵分屯诸隘。二月初八日,宋可进与总兵黄喜林出中路,岳钟琪与侍卫达鼐出南路,总兵武正安出北路,三面包围,趁夜幕进兵,至哈喇乌苏。黎明发起攻击,一举歼敌万人,迫使罗卜藏丹津西逃准噶尔。

这年农历闰四月,庄浪卫谢尔苏部落叛乱,占领桌子、棋子两山,同纳朱公寺、朝天堂、加尔多寺的喇嘛相纠集,并与新疆噶尔丹密谋互为犄角。宋可进受命随从岳钟琪出征,围剿桌子、棋子两山,一日接战数次,与敌激战七昼夜,身负重伤,仍继续拼杀,终于攻破敌巢,讨平叛乱。宋可进因此被提升为陕西凉州总兵官,谕旨补授直隶古北口提督。宋可进面见皇帝,雍正皇帝下谕称赞并告诫宋可进:“尔于前冬去春为国效力,建立如此大功,然尔不可恃功骄傲,或致举动乖违,有干法纪,较前更当自爱,以图永久。”不久,雍正皇帝派他驻防河西,复任陕西甘州提督,署安西总兵官,授三等“阿达哈哈番”(轻车都尉)世职。又下批谕:“朕于河西诸提镇中所倚仗者汝也,勉之!一切地方营伍诸事,悉心料理,敬慎毋忽!”宋可进也深感这提督任重,日夜小心,惟恐丝毫疏懈,有负朝廷重托。

雍正五年(1727年)十一月初五,宋可进接到安西镇总兵潘之善递送的“有十二名‘鞑子’执兵器寻衅,赶走了柳沟堡头道沟喂养的二百匹马”的军情报告,立即派二百人分路寻踪追拿。雍正皇帝得知这一军情,谕旨宋可进“审观局势,青海夷人焉敢如是行为?或系准噶尔有意挑衅亦未可定,切嘱追捕官兵极加谨慎。防其引诱狡谋也。”宋可进即派甘州总兵官杨长泰会同安西总兵官潘之善,预备口粮军装,酌量遣发擒剿,使西北边陲得以安宁。

宋可进在坐镇河西时,发现宁夏镇营地处沿边,极为重要。总兵一官统率属员,有弹压控驭之责,但在职的宁夏总兵郭成功,却已是七十二岁年龄,起坐维艰,体力不能胜任,于是据实向雍正皇帝上折奏闻,结果及时撤换。由此可见,宋可进为镇守边陲,有直声敢言、勇于负责的良将风度。

宋可进在任甘州提督期间,曾重修居延武庙。他在《重修武庙碑记》中说明了自己的意图:“予提衡全军,俾诸将士观感效法,忠君报国之恩油然而生焉。此则予深望也夫!”

宋可进领兵清廉,礼贤下士,出入简朴,深受部下及士民拥戴。雍正皇帝深为器重,雍正三年(1725年)二月,亲笔书写“福”字赐予可进,以示嘉奖。后来可进曾二十二次向皇帝上陈奏折,均获得御笔批示。乾隆六年(1741年),宋可进解甲归田,因病卒于故里,授昭勇将军。

宋爱(1689—1754)字体仁,号敬斋,系宋可怀子,过继可进。自幼习武,勤学苦练,弓马娴熟,武艺精湛,年甫弱冠,即入伍京营。雍正元年(1723年),宋爱考中恩科二甲武进士,授三等侍卫。雍正二年(1724年),朝廷命宋爱到军中探亲,正值宋可进发动围攻桌子山之战。宋爱踊跃参战,保护身负重伤的父亲,一鼓作气攻破敌巢而建立战功。同时参战的河南河北镇总兵纪成斌见宋爱奋不顾身,极有胆量,代替宋可进料理营务颇有才干,因此上疏保荐,授宋爱为开封城守营都司,驻扎省会重地。

雍正七年(1729年),宋爱补授为山东即墨营参将。雍正八年(1730年),先调任补授山西汾州营参将,后授浙江绍兴协副将。雍正九年(1731年),任河南南阳镇总兵。雍正十年(1732年),调任湖广永州镇总兵。雍正十一年(1733年),任天津镇总兵,并署理正定镇总兵印务。

乾隆元年(1736年),任绍兴副将,被委任办理浙省盐务,清廉秉公。乾隆二年(1737年),委署平阳协副将,适逢当地发生灾情,设法赈济饥民,关心民瘼,深为百姓感戴。乾隆五年(1740年),委署定海镇事,后补任陕西肃州总兵。乾隆六年(1741年),调任湖北襄阳镇总兵。乾隆八年(1743年),调任贵州安笼镇总兵。时任贵州总督张广泗上奏清廷,认为古州(今凉山东北)系新辟苗地,诸镇中只有宋爱详慎周密,年力正壮,请求朝廷调补宋爱为古州总兵官,随于乾隆十一年(1746年)任古州镇总兵。乾隆十三年(1748年),兼任镇远镇总兵,体恤民情,深受苗人欢迎。乾隆十八年(1753年),擢升为贵州提督,鉴于前任提督丁世杰因大肆役使苗民而去职,宋爱接任后,采取怀柔安抚的策略,不烦苛强求,不用武力,得到乾隆皇帝的褒勉。乾隆十九年(1754年)二月,宋爱赴安顺府巡察,事无巨细,竭力督办,终因劳累过度,引起旧病复发,身患疟疾,于当年九月病逝。


靖远县平堡镇文化中心主任刘文清摘自杜树泽主编《靖远史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