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3 稅前收入、稅後收入等各種收入你真的區分清楚了嗎?

生活中經常看到有很多種各式各樣的收入統計,我們經常抱怨收入統計"失真"。造成這樣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有人故意隱藏財富,每當房價高企的時候,看看那些收入售樓處門前,不都是懷揣鉅款等待購房的人群,如果收入真的像他們說的那麼低,那他們的錢都是天上掉的?當然也不排除統計數據上存在一定的誤差,但是一定範圍內的誤差在統計學裡是允許的。但我想可能更多的情況是我們對這些統計數據不夠了解,造成了我們認識上的偏差。

日常生活中關於收入這塊我們能看到的統計數據大體包括:稅前收入、應稅收入、稅後收入、可支配收入,年收入,城鎮居民平均工資收入,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工人平均工資,城鎮私營單位在崗工人平均工資,這些數據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其中有些數據更是我們各種社會保障的繳存依據,將它們搞清楚對我們有益無害,下面我們就一起將這些數據理順。

首先,從類型上來說,稅前收入、應稅收入、稅後收入、可支配收入、年收入這些是一類的,稅前收入包括應稅收入,應稅收入包括稅後收入。要講清楚它們之間的關係必須簡單介紹一下我們國家的社保制度。

社保簡稱五險一金,是國家強制要求企業主給每個僱員繳納的社會保障。具體包括失業保險、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以及住房公積金。其中醫療保險、工傷保險是不需要個人交費的,其它失業保險、養老保險、醫療保險以及住房公積金是個人和企業按一定比例繳費的。同時個人繳納的社保費用是免稅的。所以稅前收入=稅後收入+本人繳納的社保費用+本人繳納的個人所得稅。

那麼應稅收入等不等於稅後收入加上本人繳納的個人所得稅呢?當然不是,為什麼呢,其實很簡單,因為我們國家有一定的優惠政策,對於部分收入是不徵收個人所得稅的。比如即將要發的高溫津貼、個人的稿費等等,這些都是免稅的。所以應稅收入=稅後收入+本人的免稅收入+本人繳納的個人所得稅。

將稅前收入、稅收收入搞清楚,其它很多東西就簡單了。如果沒有特別說明,年收入=個人一年的稅前收入;可支配收入=個人一年的稅後收入;城鎮居民平均工資收入=城鎮戶籍員工個人一年的稅前收;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工人平均工資=城鎮非私營單位員工個人年的稅前收;城鎮私營單位(個體戶等)在崗工人平均工資=城鎮私營單位員工個人一年的稅前收。

將上面這些數據搞清楚之後,下面我們要搞清楚哪些數據與我們關係非常密切,與我們息息相關的其實就是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工人平均工資,

這個數據是作為我們社保的繳存基數。同時國家根據這個數據規定了社保繳存的上下限,養老保險繳存基數為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工人平均工資的(60%-300%);公積金及其它四險的繳存基數上限為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工人平均工資的300%,下限繳存基數為本地區的最低工資標準。

稅前收入、稅後收入等各種收入你真的區分清楚了嗎?

講到這裡我們在分析一下我們為什麼通常感覺到自己的收入"被平均"了,因為國家國家最常用的數據是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工人平均工資,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工人平均工資高於在城鎮居民在崗工人平均工資,而城鎮居民在崗工人平均工資高於城鎮私營單位在崗工人的工資。同時城鎮居民平均工資高於居民平均工資,居民平均工資高於非城鎮居民平均工資。所以國家使用的這個繳存基數是社會中總體平均數中最高的一個。下面是2017年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最新數據:

國家統計局發佈了2017年我國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其中非私營單位為74318元,私營單位為45761元。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74元。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396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32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