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义和团有上百万人号称专杀洋人,2年时间为何只杀了231个洋人?

凌毅清


晚清可谓是奇闻不断。社会混乱;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传统农业国遭受工业化的冲击;传统儒家思想和民间信仰和西方科学技术相互碰撞,自然催生了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其中义和团就是其中奇葩的一个民间团体。

(义和团练功作法)

义和团最初成立,心态也是极其的简单。无非是一堆农民地主觉得大清国祚不保,想要起来保护朝廷,消灭洋人。毕竟这大清国自1644年入关以来,对外战争还没输过,一直就是万国来朝的大帝国。直到1840年英国强行叩关,大清国才从自己闭关锁国的天朝美梦中醒过来,“蛮夷”的入侵给这个“天朝上国”带来了很大的冲击,西方的船坚炮利、先进的技术,给当时的中国人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一部分中国人开始痛定思痛,开始琢磨起来如何像洋人一样厉害。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开始正式启动了他的现代化进程。朝廷里出现了一批支持学习西方的大臣,奕䜣、文祥、李鸿章、左宗棠、曾国藩等一批有眼光的政治家,他们提出“师夷长技”,成功将西方的先进科技引入中国:建造轮船、生产钢铁、发展军工;并学习西方教育,培养军事、技术人才。时值大清最不安定的时期,南有太平天国;北有捻军作乱;西有山西白回、新疆缠回反叛,正是洋务运动富国强军,让大清有实力平定内乱,才有了难得的“同治中兴”。

(洋务运动时期的中国兵工厂)

然而好景不长,大清朝的官员们在几次胜仗之后变得骄傲起来,可谓是“文恬武嬉”,他们仅仅以为西方国家的科技引过来就能保大清国祚,但是他们并没有深刻的反思:近代化不仅仅包括的科学技术,而且还涉及到更深的层面:政治体制、教育体制、社会关系、官员体制和法律的近代化。大清仅仅沉醉于他们剿灭叛乱的喜悦中,慈禧太后虽然是洋务运动的幕后支持者,但是在她的主持下三十多年的洋务运动实质上却没有任何进展。

于是,甲午战争给了大清官员们狠狠一记耳光:大清割让土地,赔偿白银,给了这个只是它东方的小国。这一记耳光打醒了很多官员和读书人,他们认识到:除了模仿西方的外表之外,还要效法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由表及里的改变这个已经满目疮痍的国家。

(马关条约签订)

纵然有识之士已经有了空前的危机感,但是操之过急,在自己主动权不在手里的时候贸然动手,光绪帝和一帮热血青年虽想发愤图强,但是政治经验不足,又没有手握兵权。仅仅百日就被守旧派打压下去。最终光绪帝被幽禁在瀛台,慈禧垂帘听政,戊戌变法彻底失败。

正是戊戌变法的失败,才让义和团有了登上大舞台的机会。守旧派对洋人和一切舶来品进行反扑。义和团最初仅仅是山东一些为了防御捻军组成的民团,后来因为和教会冲突,逐渐的又发展成了一些仇教团体,他们对教会和一切西洋东西进行打压,他们依托民间信仰,宣传自己有神相助,最出名的就是“红灯照”、“蓝灯照”这些组织,宣传自己是刀枪不入,民间信仰的神仙都能上身附体;甚至有的团民还开发出了药物,用于提高团民的精神兴奋程度,以此达到说自己有神相助的目的。然而这些简简单单的把戏被守旧派都相中,特别是已经老眼昏花的慈禧,把希望寄托在义和团身上,叫他们在山东、直隶、山西地方的拳民组织起来,组织团练,在慈禧的允许下,义和团逐渐被承认为合法的团体。山东的义和团闹得最凶,结果引起了山东列强的不满,遂把袁世凯调职为山东巡抚。

(袁世凯对山东的义和团进行镇压)

袁世凯对待义和团特别严厉,开始取缔这些团练组织,山东的义和团运动遂转向直隶,导致直隶省的社会秩序大乱,拳民四处抢劫,借口反洋危害民众的公共财产,但是对慈禧喜欢的东西却保护的十分周到。比如照相馆,就因为慈禧喜欢照相,所以拳民从来不打砸照相馆。

慈禧对这些暴民不仅镇压,反而把头目奉为座上宾。接下来义和团的行径更为猖狂,开始拆铁路,毁电线,朝中却无一人反对这些拙劣的把戏。

见义和团运动红红火火,慈禧大为高兴,宣旨让义和团进京。一时间北京城塞满了数万拳民,一时间流民乱匪、乞丐妓女、流氓无赖挤满了北京街头。这些人举着“奉旨义和团练”

“助清灭洋”“替天行道”的大旗,到处开设法坛,白吃白喝,横行无忌。专门抓大毛子,(真洋人)还有二毛子(教民)。只要用了洋货,甚至会洋文,都被认为是毛子。京城顿时乱作一团,陷入疯狂与混乱之中。

此时狂热的慈禧和守旧派大臣认为靠这些拳民和巫术就能消灭洋人,即使眼明的大臣极力劝阻也无济于事。就在1900年5月25日,发生了这件荒唐的事情——大清国向全世界宣战。然而这些拳民最终暴露了自己都是幌子的实质,神术在双方短兵相接的那一刻就彻底幻灭。慈禧只能狼狈的逃亡西安。虽然在慈禧回北京的时候已经下令对义和团绞杀,可是义和团对中国带来的伤害已经无事于补。所幸的是东南各省心知肚明,两广总督李鸿章、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还有山东巡抚袁世凯在上海和各国领事签订保护东南章程,使东南各省免于兵灾。

(日本画家笔下的庚子拳乱)

这场闹剧过后,清政府还是老老实实的回到谈判桌前,和洋人老老实实的谈判。就这样,清政府收到了洋人送给所有大清国人的新世纪之礼——《辛丑条约》,大清国门洞开,彻底沦为次殖民地。

(辛丑条约签订场景)

可惜,如今这场闹剧依旧被说是反侵略反封建的农民运动,究竟它如何反封建、反侵略,只能说是中国人不堪压迫群起反抗的集体排外运动。我们可以同情它的初衷,但是却哀叹他们的行径。义和团最初被统治者拿来用做抵御西方侵略的挡箭牌,最后又被统治者抛弃,被当做是统治者的愚弄对象也是可悲可叹。从此以后,有识之士彻底失去了对清朝的信心,几年以后,席卷古老中国的一场革命就要开始了。

参考资料:《义和团史料》等。请支持毅品文团队的各种原创文章及实体书,独立专业有种有料


战争史


有网友问,义和团有上百万人号称专杀洋人,2年时间为何只杀了231个洋人? 义和团首先自身战斗能力并不是特别强。没有统一指挥,非常分散,互不统属。

也没有进行过任何军事训练,也不具备近代武器装备,更无法进行有组织的攻防战斗。义和团号称百万,但是其实绝大部分都是普通老百姓,真正的战斗力量只有十分之一。

洋人当时在我国首先也不多,其次是大多数都隐藏在使馆,义和团由于战斗能力弱,攻打西什库和使馆全部失败。数万义和团在西什库教堂那么长时间,解决不了70多个洋兵,这肯定是一个战斗力弱的问题。

就算洋人有几十把老式弹仓式栓动步枪,真正如果对打也根本打不过数万白刃兵的。在铁路拦截战斗,义和团也表现是野战当中,对联军骑兵冲锋完全没有办法,遭到了孟加拉长矛轻骑兵的摧毁性打击。

在八国联军战争当中,联军确实伤亡超过2000人,但那都是清军的战绩,特别是聂士成的武卫军,还有淮军,在天津保卫战当中的战绩。这随便找一本联军回忆录都可以看到。

聂士成的武卫军是德国教官训练,完全采用当时最新型武器装备的新军,实力是当时袁世凯新军的三倍,其战斗力远不是义和团可以相比拟的。


深度军事


义和团号称上百万人,其实尽是底层农民百姓跟风而上,信仰道教,八国联军来的时候底层的人掐诀念咒光着膀子往前冲,要么就是端着血端着尿,或者找脱光衣服的女人当盾牌,这有什么战斗力,在八国联军的枪杆子下死的死,逃的逃,几十万做鸟兽散。下图是义和团烧毁的前门大街

他们号称杀的洋人基本是传教士,外国公使,和它们所谓的二毛子,三毛子,等等是帽子。只要沾上“洋”字统统都是汉奸,看谁不顺眼逮过来,通过烧纸判断是否是叛徒,只要纸灰没有飞起来就是汉奸,必须杀死。清政府竟然悬赏杀洋人:杀一洋人50两,洋妇人40两,外国孩子30两。受穷的底层义和团自然见洋人就杀。

根据教会统计:有241名外国传教士在战争中被害,还有孩子50多名。教徒大约有2万多人被害。他们在杀人的时候采取的方法也同样残忍,包括砍头、活埋、水煮、腰斩、烧磨,在我的城市里还有教徒被倒立着活埋,只留下腿在上面挣扎,他们以此为乐。下图是避难的传教士和教徒

著名的攻打西直门教堂造成教民400人死亡,包括76名儿童,还有守卫的外国军官。

最著名的河北涞水高楼村惨案和景县朱家河惨案。在朱家河,有2500名左右教徒被杀害,里面只有两名外国人。

在山西的烧毁教堂运动中,有个英国传教士说,自己给山西捐款救活过上千人,能否免死?也被杀害。有个妇女传教士抱着孩子说,自己从医救活了很多人,是否能饶一命?结果连同孩子一起被烧死。

他们还定下了杀掉“一龙二虎三百羊”宏图,龙指的是光绪,二虎指的是庆亲王和李鸿章,羊指的是支持维新的清廷官员。试想,如果这个宏图真的实现了,中国历史该如何发展呢?


止步一点


挑铁路,拔电杆,海中去翻火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吉俄德哭连连。洋鬼子,全杀尽,大清一统并江山,并!江!山!

义和团打的旗帜是“扶清灭洋”,作为当时的帝国实际统治者,慈禧听到这句口号应该是很欣慰的。满清自从入主中原开始,就在不断受到中原各地民众的反抗,比如著名的洪门一直在积极反清。而进入19世纪后,统治了中国100多年的满清集团,不仅没有得到老百姓的人认可,反而在民间的形象有恶化的趋势。先是白莲教大起义,几乎耗尽了嘉庆从和珅那里得到的财富。后来又爆发了天理教大起义,一伙农民拿着农具就打进了紫禁城。进入19世纪后半期,局势就更恶化了,太平天国运动、捻军等,都在告诉满清,老百姓不喜欢你。

所以,当百万义和团代表华北人民提出“扶清灭洋”时,慈禧应该是很欣慰的,数百年来,百姓终于和大清站到一起了。而且她也认为民心可用:“今中国积弱已极,所仗者人心耳,若并人心而失之,何以立国?”

但事情往往不遂人愿,义和团闹了2年多,不仅没有帮助慈禧打败列强,反而引来了列强的大军,搞得慈禧连北京都待不下去了。而在这2年时间里,杀的洋人不过数百而已。

义和团战果这么小,主要来自于三方面:

第一,朝廷的不团结

在慈禧与义和团积极合作的时候。下面的官员却各怀鬼胎,比如山东义和团虽然一开始闹的很凶,却被袁世凯镇压了下去,由此山东脱离了义和团的控制,减少了对抗洋人的力量。还有,在义和团攻打使馆区的时候,有官员偷偷给使馆区送去粮食补给,这是使馆区没有被攻陷的最大因素!否则,义和团战果会增加上千洋人。

第二,义和团不团结

义和团是拳民的统称。实际上义和团分成了不相干的很多组织,乾拳、坎拳、艮拳、梅花拳、义和拳等。这些团体互相之间为了抢地盘也会大打出手,所以还没等和洋人交战,自己反而损失惨重!

第三,对力量一无所知

看过一部描写义和团的老电影,义和团的成员敲锣打鼓,彩旗飘扬,喊着口号走向八国联军的阵地。只听得枪炮齐鸣,这些血肉之躯成片的倒下,顷刻间全军覆没。仗打到这样,已经叫做屠杀了!

义和团号称刀枪不如,血肉之躯却挡不了子弹和炮弹。所以,不仅没杀几个洋人,自身却损失惨重!


义和团是满清末年中国人对列强的最后一次怒吼,虽然最终失败,但向列强表现了中国人无畏的勇气。所以,最终列强打算瓜分中国的计划流产。而这一次运动,进一步揭示了满清的愚昧和无能,唤醒了无数仁人志士。所以,义和团运动总体上是具有正面意义的!


历史风暴


回答问题得先看题,题主这道题的逻辑是既然有足足百万人都说要杀洋人,那也不至于长达两年时间才灭了区区两百多个洋人啊,意思是应该杀光所有洋人是吧。

那为什么没有达到这个效果呢?

首先,要注意,只是有“上百万人号称”,号称什么不一定就是要做什么,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嘛,通往理想目标的路不是轻易就能实现的,不然那么多每天嚷嚷杀人的,真要动手的话,世界早就空了,全世界的监狱估计也就人口爆炸了。

义和团的人,只是把杀洋人作为口号之一,实际上根本不具备具体操作的能力。

其次,义和团的组织涣散,没有有效的战斗力。义和团发展短短两年时间,汇聚了几百万人参与其中,但是并没有明确的纲领、统一的口号和编制,人员构成非常复杂,不能形成有效的战斗力。

而他们在发展过程中,靠装神弄鬼、神仙附体来动员群众和展示战斗力,这些在现代科技面前不堪一击的手段,是很难能糊弄住人的。

再次,他们杀洋人的话,不是想杀就能杀的。洋人来华,大部分都住在租界、大使馆等重兵守护的地区,义和团在发展过程受制于清廷,而清廷投鼠忌器,不敢公然支持义和团杀戮。

后来刚一交手,被打了个惨败,立马转向开始收拾义和团。所以,义和团大部分时间都是打着跟洋人决一死战的旗号,跟清廷暗战。

最后,不代表社会发展方向的义和团是不会成功的。这种生产力低下的传统文化孕育的魔鬼,在发展过程中都是对历史进步和社会变迁的破坏,可以说义和团运动是无视历史进程的一次社会痼疾的发作。没至于把中国历史倒车开回去多远。


何殊我


不客气地说,在庚子年的那场浩劫中,华北的老百姓们真是亲眼目睹甚至亲身经历了一场连续的野蛮杀戮的恐怖场景。

最开始,是拳民们屠杀本国的教民,而其中也包含了极少数的外国传教士或洋人甚至外交官(日本书记官杉山彬和德国公使克林德);

接着,是清军与义和拳及其八国联军的相互攻击,在这个过程中,拳民与清军死伤惨重;

到最后,是八国联军对义和拳乃至中国无辜平民不加区别的残酷报复,死伤累累。



据时人记载,在1900年这个酷烈的夏天,在这几个月里,天津附近的河流中几乎每天都有死尸漂下,而且大多是无头或肢体不全者。

有时候,尸体甚至多到将河段拥堵的程度!

最具讽刺的是,号称杀洋排外的庚子拳民运动,其实杀的绝大多数都是中国人。

据马士在《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中的统计:庚子年中,外国遇难者仅为231人,而被杀的中国教民及无辜百姓,目前已经无法统计出具体数字。

不过,根据中外各方的动辄数以百计乃至数以千计的记载来看,这个数字必然是外国遇难者的上百倍甚至是上千倍不止。



别的不说,仅山西一省,就有5700余名教民被杀,而直隶、北京、天津的遇难人数更为巨大。

如《庚子国变记》中对当年浩劫的记载:

“城中焚劫,火光蔽天,日夜不息,……数十万人,横行都市。夙所不快,指为教民,全家皆尽,死者十数万人。”

而拳民们的杀戮方式也十分残酷,“刀矛并下,肢体分裂。被害之家,婴儿未匝月亦毙之,惨无人理!”



可以想象,北京和天津在涌入了数以万计甚至十万计的拳民后,当时的社会秩序将是何等的混乱。

更可怕的是,在这种无政府状态下的华北平原上,那些孤立的教民们当时所处的悲惨境地。

如某士大夫管鹤在《拳匪闻见录》中的记载:

“沿河所见,浮尸甚多,或无头,或四肢不全。……怆形万状,不忍瞩目”。

类似的记载,还有很多很多。总体而言,在庚子年死于非命的人数,大概不下数十万吧!


坑爹史册


义和团号称专杀洋人,一场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才杀了231个洋人,却杀了成千上万的中国基督教教徒,最后知道真相的我眼泪掉下来,成千上万的义和团到底做了什么呢?

鱼龙混杂,简直就是一个大杂烩,义和团的成分极为复杂,既有贫农民、手工业者、城市贫民、小商贩、一些宗教团体和民间乡团组织,也有部分官军、富绅甚至王公贵族,后期也混杂进了不少流氓无赖。甲午战争之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帝国主义列强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上升到社会的主要矛盾,义和团为了避免被清政府镇压,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一场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爆发了。

义和团盲目排外,简直令人发指,义和团四处烧教会、杀教士,抵制一切与洋人有关的事物,外国人被称为“大毛子”,一律杀无赦。中国人如信奉天主教、基督教通被称为“二毛子”,其他通洋学、懂洋语、以至用洋货者,被称“三毛子”以至于到了“十毛子”。时人记载:“若纸烟,若小眼镜,甚至洋伞、洋袜,用者辄置极刑。曾有学生六人仓皇避乱,因身边随带铅笔一支,洋纸一张,途遇团匪搜出,乱刀并下,皆死非命。甚至有一家有一根火柴,而八口同被屠戮。”

义和团运动中,全国各省,主要是华北的直隶、山西,以及内蒙古和东北,普遍发生针对外国人甚至中国基督徒的大规模集体屠杀事件。据教会人士的统计统计,共有231名洋人在义和团运动中被杀,在深入研究你会发现,在这231人中,大部分还都是清朝的官兵所杀,而以号称专杀洋人的义和团,杀死的洋人屈指可数,却杀死了千千万万的中国基督教徒,数量之大,令人瞠目结舌!为何号称只杀洋人的义和团,杀死的洋人会少得如此可怜呢?

义和团有如此的战果,可能有下面几方面的原因:一、义和团“刀枪不入”全是骗人,义和团就是一群毫无战斗力的农民,没有经过系统的训练,毫无纪律,大部分拿着大刀、锄头、木棍,面对有先进武器武装的洋人,导致数万人围住一个教堂,死活攻不进去,更谈何怎么杀洋人,只能在农村等洋人少的地方,逞凶,大量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教民,面对有武器准备的洋人就束手无策了;二是在古代人心中,洋人是大人,义和团可以欺负教民,但从内心还是害怕洋人的,避重就轻,教民成了替罪羊;三是一个人是一条龙,一群人的话就难说了,都不想作为出头鸟,大家都观望,出现了围而不攻的尴尬局面,当然还有一些义和团员是真正去抵抗外国列强的侵略,值得肯定;最后一点就是清政府对待洋人政策的摇摆不定,束缚了义和团的手脚,甚至到最后出卖了义和团。

轰烈烈义和团运动严重影响了帝国主列强的在华利益,清政府这次没有听洋大人的话,并且慈禧很“有血性”的向十一国宣战,八国联军浩浩荡荡地攻入北京,慈禧、光绪跑了,更是出卖了义和团,发出逮捕和屠杀义和团的运动,在帝国主列强和清政府的联合绞杀下,大量的团民和无辜百姓被杀,沦陷后的北京城成为人间炼狱,八国联军分区占领北京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令人发指。

总之,义和团运动虽然存在一定的盲目排外性,但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的决心,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促进了广大民众的觉醒。一场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们?


密探零零发


一、义和团虽号称上百万人,但其实大多数加入义和拳、义和团的,都是普通老百姓,并不是真正的作战部队,而且还有的是被其“扶清灭洋”的教义所蛊惑,有的是被裹挟加入的。这种情况下,大多数人是没有战斗力的平民百姓,手无缚鸡之力,怎么杀洋人?

二、义和团运动,竖起了反帝的大旗,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在义和团运动中,很多时候,义和团攻击的所谓“洋人”,并不是真正的洋人,而是教民。什么是教民,就是加入了基督教、天主教的中国人。义和团把这些人当做异类予以打杀,其实这些人也是普通的老百姓,并没有为非作歹。而真正的洋人,要么本身是军队,要么躲在使馆区,被军队保护起来了,所以洋人损失较小。

三、所谓的只杀了237个洋人,不知道这个数据是从哪儿来的?八国联军侵华时,义和团进行了英勇地抵抗,取得了“廊坊大捷”,并先后在天津北京与列强进行了战斗,具体杀伤洋人多少,没有准确的数字。但是,几百个还是应该有的吧?

四、虽然义和团某种意义上是群乌合之众,虽然没杀多少洋人,反而杀了不少自己同胞,但是,义和团运动还是值得尊重的!为什么义和团一呼百应?是因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国人受列强压迫已久,清政府腐败无能,百姓若不自救,焉有中华之存续?


老眼读书


其实,大家都误解义和团了,表面上看这是一个庞大的军事组织,实际上,这只是一群松散的武装团体的总称,如果用社会帮派来比喻,则是相当契合。那么,为什么最后失败?


首先,既然这是很多武装团体的松散组合,那么他们的隶属关系就很弱。名义上,有上百万,实际上,能够统一指挥的也就几万甚至几千而已。其它兄弟队伍要么离得很远,要么神出鬼没,就算想要联合,也很难获得联络。

第二,他们依然以使用冷兵器为主,还盲目宣扬刀枪不入的神功迷信,就这样,怎么跟全副武装的洋人军队开战?一冲锋就是大屠杀,想想蒙古骑兵被联军屠杀的场景,义和团更加不堪。所以,他们很明智地尽量不招惹洋人武装,主要欺负教堂里的人,以至于被杀的洋人数量有限。



第三,这么庞大的义和团队伍也是要吃饭付军饷的,既然洋人那里得不到便宜,自然只能对中国人下手了。很多百姓和富户,甚至官员被劫掠也就在所难免了,其祸害比洋人大多了。所以,东南各省互保,不参与这趟烂事,所以,袁世凯的山东不允许义和团过境,发现就杀,毫不留情。


既然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我们应该认真地看待当时的历史事件。盲目发展的民间武装团体,素质参差不齐,屡屡发生劫掠事件,而且随意杀害国人和外国人,无视法制和国威,引起多国战争。再看看他们所谓的灭洋,十分可笑,实在没有什么可取之处。


大风观澜


首先,值班小编没有看到任何史料有这种精确的甚至到个位数的统计。

其实,义和团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并不是大清政府同洋人的矛盾,而是本土以宗族或家族势力集结起来的民众同以宗教势力集结起来的本土基督教教民的矛盾,更根本的原因其实还是封建时代的人地矛盾乃至家族矛盾、宗族矛盾。


我们都知道封建时代甚至到了近现代,部分农村地区还因为分田分地打的头破血流,在晚清末期这种人地矛盾极为尖锐的时代,信仰基督教的人民群众乃至无赖二流子可以得到洋大人的庇护,大清政府是万万不敢得罪的,其结果就是教民在争夺利益时往往可以得到极大的照顾;与此同时,基督教徒们“不拜天、不祭祀祖宗、不孝敬高堂”,同古中国传统的本土农耕文化差异极大,造成的文化冲突也极为强烈。利益的冲突与文化的冲突,加之山东、直隶等地的民众本身就有结社练武以自保、崇拜各种本土神明的生活传统,义和团很快就像野火一样席卷山东乃至河北,倒也不太奇怪。

义和团尽管对于“洋人”和“洋教”的危害性有着朴素的认知,但是在行动与能力上无疑差距极大:一是毫无组织,与其说义和团是军事团练,倒不如说它是各自为战的武装团伙甚至仅仅是团伙;二是毫无政治经验,轻而易举地就被清廷当做了向洋人要价的枪;三是迷信扶乩,从“拆铁轨,拔电杆,旋再毁坏大轮船”就能看得出来;四是装备极差,在后膛装步枪的时代还靠着老式火枪乃至冷兵器作战。以上几点决定了义和团尽管积极反抗了,但却是以小农的方式进行着可笑而绝望的反抗,反抗的结果也仅仅是给洋人造成了轻微的损伤,却给本就已经只剩一口气的大清国的棺材上钉了最后一根钉子——这是旧中国的最后一次反抗,也是新中国的第一次反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