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中國歷史是從什麼時候到什麼時候?有何依據?

1764047979


對於中國歷史,歷史學家一般採用的是推演之法,依據不同斷片史實記載,涉及天地現象,用曆法推算。

較為通用的是漢代劉歆和北宋邵雍的推斷是。

《漢書.律曆志》漢帶劉歆按照歷史斷片記載推算時間距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共計4252年。

北宋邵雍的按照元會曆法推斷為4305年。

邵雍的推算雖然缺乏史實依據,但曆法的推演根據緊密的邏輯性,劉歆通過採用的雖是史實依據,但斷片可能有未採集全面 也很難做到全面採集。

本人更傾向採信邵雍的推算方法,中國有史距今4376年左右。


琴音淡


有很多種說法。

最早的起點當屬傳說時代,傳說中盤古開天女媧造人。

其次是三皇五帝時期為起點,最早的皇是燧人氏 約公元前10000年前 ,人文始祖伏羲氏,約公元前7724年。

其次的起點是華夏民族始祖黃帝時期,應當是公元前2697-公元前2599年左右。

若認為朝代的起點是歷史起點,那麼中國第一個朝代夏的建立便是起點,約前21世紀左右。

若認為歷史必須要有文字記載的起點,那麼,殷商便是起點,公元前1600年。目前有出土實物文字記載的,是從殷商的王亥,即史記中的振。因為在甲骨中可以看到王亥的名字,所以是確證有的。再往前就沒有明確的出土文字證實了。





詩雨花魂


“中國歷史上下五千年”是指從黃帝王朝的姬軒轅(公元前2717-前2599年)時期算起到現在。

中國歷史悠久,自黃帝部落的姬軒轅(也稱公孫軒轅)時期算起約有5000年;從三皇五帝算起約有4600年;自夏朝算起約有近4100年;從中國第一次大統一的中央集權制的秦朝算起約有2240年。

約公元前2070年,中國最早的國家夏朝出現。東周推進了生產力發展和社會變革,思想上形成百家爭鳴的局面。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帝國—秦朝,西漢進一步鞏固和發展了大一統的局面。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中國陷入分裂割據局面,五胡亂華期間,異族融於中國趨勢加強,諸多民族在分立政權的衝突中逐漸匯聚。隋唐時期,中央與邊疆少數民族聯繫更為密切,經濟繁榮、科技文化高度發展。

宋元時期,多元文化碰撞交融,經濟、科技發展到新的高度。明朝鼎盛時期,社會經濟高度發展,明末在江南地區出現資本主義萌芽。

擴展資料:

在華夏廣袤的大地上,我們的祖先以偉大的創造力、強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凝聚力世世代代繁衍生息,歷盡磨難,從遠古走到現代,從矇昧走向文明。五千年來,中華民族走過了一條不尋常的道路,鑄成了燦爛的中華文明。

馬克思曾說過:“歷史就是我們的一切。它反映人類改造自然、改造社會、不斷推進文明進步的歷程。今天的世界是過去世界的繼續和發展,如果割斷歷史,就不能全面地、正確地理解現實和展望未來。”

歷史是我們的過去,我們沿著一代又一代人的足跡,才發展到今天高度文明的社會。我們血液裡流淌著傳統文明的精華,凝結著華夏兒女改造世界的不朽功業,更蘊涵著博大恢弘的民族精神。一位古希臘哲學家說過:“一個遠離歷史文明、頭腦中失去這方面知識的人是貧窮的。”






一位愛電影的職工


考古學一般採用歷史記載和田野調查相結合的辦法來確定一段歷史的真實性,包括某個王朝的存在與否,某個戰役發生與否等等。比如90年代的夏商周斷代工程目的就是為了理清商朝和周朝的歷史年代劃分問題,然後證明中國歷史上確實存在有夏朝這個朝代。

中國最早的歷史文獻《尚書》記載了夏朝的存在,但是又被人懷疑是戰國時期的人的偽作,最早詳細記載夏朝歷史的文獻《史記》又是在夏朝之後一千多年才寫成的,夏朝之後的商朝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也找不到關於夏朝的記錄,所以關於夏朝的歷史沒有直接的歷史文獻,也就是由夏朝人寫的或者夏朝的繼任朝代寫的歷史。故而有很多人認為夏朝只是一個傳說,不是真實存在的王朝。而隨著偃師二里頭文化遺址用實物證實了商朝以前確實存在過一箇中央王朝,再結合歷史記載,可以判定夏朝是真實存在的。

再說一點,商朝的歷史也存在這個問題,在殷墟發掘之前,也有很多人認為商朝是虛構的歷史,而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有力的證明了商朝不但存在,而且還有很豐富的信息。這也是通過考古手段確定一個歷史朝代的例子。

中國古代的歷史,有一個順口溜,開頭是這樣的:唐堯虞舜夏商周,春秋戰國亂悠悠……這個順口溜是從三皇五帝開始,然後才是夏朝、商朝、周朝。我們說我們是5000年文明古國,也就是從三皇五帝開始算起,到現在的狀況。

首先,夏不被承認,並不是夏不存在,而是作為國家不被承認。按照有些學者的看法,國家的形成是有一個過程。首先形成的是遊團,接著形成的是部落,再接著形成的是酋邦,最後形成的才是國家。夏在當時,其實就只是處在酋邦的階段,還沒有形成國家。

考古學界並沒有否認夏代的存在,不少學者都在使用“夏文化”、“夏代文化”的詞語,以“夏商周斷代工程”和“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為代表的眾多研究也在探索較殷商文化(二里崗-殷墟文化)更早的文明和國家形態。因此,說“夏朝不被考古學界承認”至少是不嚴謹的。事實上,作為嚴謹的學術研究,我國考古學界主流對夏代的存在既不十分肯定,也不完全否認,國外學者也沒有絕對不承認夏代的。

所以,對於考古人來說,“夏”是個既不能證真也不能證偽的問題。有一分材料說一分話。疑則疑之,不疑則無當代之學問。誠如有朋友指出的那樣,如果把這個暫時無解的問題當作考古學的前沿問題,那也太低估考古學的能量和高度了。暫時不知道姓夏還是姓商,並不妨礙我們對二里頭等可能與“夏”有關的遺存在中國文明史上地位的認識。最能發揮考古學特長的就是無文字和缺文書的史前時代和原史時代了。

最後,我要說這是個學術問題,這裡談的是材料、邏輯、學理甚至常識。如果從“信念”或情感的角度認定夏朝的存在,那就與以求真為要旨的學術無關,不在我們討論的範疇內了。


山有珞兮


我覺得所謂歷史,就是所有過去的時間裡發生的事情。

大家都知道咱們中國有著悠久的文化,深邃的歷史,中國的文明有5000年之久。

在中國現在的地區,至今為止,發現最早的高等靈長類中華曙猿在4500萬年前生活在中國江南一代,但我認為這時還稱不上“中國”

我們中國歷史開始的時候,應該是在黃河流域中原地區形成文明的時候,就是炎黃戰蚩尤的那個時候

之後就是夏商周春秋戰國等等等等,直到現今,這段時間內中國發生的事情都可以被稱為中國歷史。我們此時此刻也仍在續寫歷史,在幾年之後、幾十年之後、幾百年之後,我們的後人也會回顧我們現在這個年代所發生的事情,將我們現在發生的事情稱之為歷史,彙編成歷史課本教育我們的子孫後代。

覺得有道理的話,請給個關注吧~


鼠疫EEE


黃帝(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古華夏部落聯盟首領,中國遠古時代華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被尊為中華“人文初祖”。據說他是少典與附寶之子,本姓公孫,後改姬姓,故稱姬軒轅。居軒轅之丘,號軒轅氏,建都於有熊 ,亦稱有熊氏。也有人稱之為“帝鴻氏”。

史載黃帝因有土德之瑞,故號黃帝。黃帝以統一華夏部落與征服東夷、九黎族而統一中華的偉績載入史冊。黃帝在位期間,播百穀草木,大力發展生產,始製衣冠、建舟車、制音律、創醫學等。

按照這個時間推算,黃帝距今已有4737年,之前的部落與此後有明顯的差別,那就是黃帝時代有了文明發展的諸多產物,車、船、文字、養蠶、衣冠、音律。也就是開啟了後面文明發展的一切必要前提因素,可以說中國歷史之始。

最為重要的是《史記》這樣的劃時代歷史鉅著,也是選擇從黃帝時期開始記錄,“黃帝崩,葬橋山”,也是奠定了中國歷史的開端。


誠實善良的小梁


比較流行的有兩種說法:

第一,國內學者,一般認為中國歷史從夏朝開始,到現在大概有四千多年的歷史,所以我們常說上下五千年,也就是從這裡來的。夏朝之前,比如皇帝、炎帝以及堯舜禹都是傳說,沒有發現真憑實據,暫時不能算進歷史中去。

第二,國外學者,中國歷史中的夏朝是不被認可的,因為缺少文字、城市等文明的象徵,他們是從甲骨文開始算起,也就是殷商,到今天大概3千年左右。

至於四大文明古國,是清末的梁啟超先生提出來的,在中國流傳很廣,但是由於中華文明相比古代埃及、古代印度等時間相差很多,並沒有被世界所認同。

所以我們的考古還需要努力,以證明中華文明更古老,也更優秀。


茅草驛站


民族的“歷史”:是從有可靠的證據表明該國已開始有了人類時開始算的。因為所謂“歷史”就是人類的活動史,有了人類就開始有了人類的歷史。這裡所謂的證據是指考古發掘到的人類遺址、遺蹟尤其是遺骨。是實物證據,不能僅憑神話傳說,例如僅僅根據聖經《創世記》上記載的上帝先創造男人亞當,又從亞當身上取根肋骨創造女人夏娃,就把這當作人類歷史的開端,而應該根據古人類學家、考古學家發現的“東非人”的遺址、遺骨以及用科學方法測定的年代(約距今300多萬年前)而判斷已知的世界歷史應開始於300多萬年前。我國曆史何時開始,也不能從“盤古開天”算起,而應該從已知的而且已被學術界公認的約170萬年前的元謀人算起。

(2)“文明史”:狹義的“歷史”是指“文明史”,過去以及現在一般人所說的“歷史”便指的是“文明史”。例如,我們說埃及已有5500多年的歷史,中國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都是指“文明史”。所謂“文明史”,比較一致的定義是指開始建立國家後的歷史,因為有了國家,人們才能產生出真正的科學文化包括文字。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國的“文明史”應從公元前21世紀夏朝的建立算起,雖然人們往往按照舊的習慣把傳說中5000年前黃帝時代作為我國“文明”但開始。

(3)“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在我國是指從商朝開始的歷史。因為儘管我國母系氏族時代的半坡遺址已發現疑似文字的符號,但畢竟只是疑似且未解讀。而商朝卻有大量的甲骨文為證。當然,甲骨文已經是比較成熟的文字,漢字的基本構成法如像形、指事、會意、假借、形聲等當時都已經有了,所以,我國如果今後能發現更早的文字,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還會提前。

(4)“有確切紀年的歷史”:是指絕對年代能準確到哪一年開始的歷史。我國“有確切紀年的歷史”開始於西周“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


黃力歐啊


這個問題的提法就有問題:所謂“中國”的“歷史”是否指的是中國人的“國家”(組織形態)的“文明史”?如果是,那麼目前嚴肅史學界不認為中國有“5000”年曆史,因為找不到公元前16-17世紀商代之前存在“國家”的證據。一個最簡單的事實是:如果如傳說中的,商滅了夏,則商代的甲骨文和青銅器銘文不大可能不提到這段歷史。遺憾的是到目前為止一個與“夏”有關的字都沒發現;商人似乎是從天而降突然出現在中國(中原)。這也是為什麼有假說認為商人是來自中亞的入侵者,他們征服了中國的原始土著部落,建立了第一個中國土地上的“國家”。


阿星說史


每一個文明都有著記載或者說痕跡,中國被稱之為四大上古文明之一,第一個便是元謀人、山頂洞人等原始人類的遺骸被發現和出土,證明了千年之前,黃河流域存在著原始人類。

其次便是殷墟被挖掘出來,有了甲骨文等對於文明的記載,這也讓考古有了重大發現,從而證明了千年前,的確存在這個朝代。

而為何要證明,這邊是史書的由來,自《論語》《詩經》《尚書》等古代文明記錄,到後來的《史記》,都對於中國歷史有著記載。

最早便是夏商周,然後春秋戰國,再到秦始皇統一中原,建立了真正意義上的大統一王朝帝國。

根據歷史文獻記載,還有各地發現的藏墓出土,裡面出現的一些文獻和碑文,整理彙總,便有了現在的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

所以,中國從炎黃部落開始,也是因為史書的記載,至於佐證,可能年代太過久遠,一些痕跡早已經被歷史的長河洗刷,我們現如今也只有從這些歷史文獻中去了解那個年代的歷史。

等以後,我們可能也會成為歷史的一部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