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有湿气是什么样?哪些方法可以给身体除湿?

敏敏25959


湿气是属于中医范畴,被认为是自然界中气候潮湿、食肉等是湿气的来源,湿邪过重则易伤阳气。在中医理论中,湿气被认为是“万恶之邪”。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些人整天大鱼大肉、缺乏运动、熬夜等不良习惯,使得体内阴盛阳虚,邪湿内蕴。而水湿主要是通过脾脏来运化的,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往往也合并着脾虚,脾虚则不能运化水湿,这样湿邪就停止于体内,成了湿气,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有湿。那么如何判断自己是不是有湿气呢?

首先湿性黏腻,湿气重的人早上起床会觉得特别困,即使晚上很早睡也会有这样的感觉。其次看大便,如果是长时间便溏、便后会有一些粘在马桶上,用水也冲不掉,这也提示有湿气。此外还可以看舌苔,健康的人的舌是淡红而润泽的,舌面有一层薄白的舌苔,干湿适中,不滑不燥。如果是有湿气,舌苔会比较厚,而且是发黄发腻的。

针对体内的湿气,我们除了少吃肥腻甘实的肉类、戒酒,少熬夜,多吃新鲜水果蔬菜以外,我们还可以多吃一些具有祛湿作用的食材,比如山药、薏苡仁、白扁豆、赤小豆等,以上这些食材既可以炖汤喝你,也可以一起熬粥喝。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不作为用药依据,请在医师的指导下用药,有什么疑问或者观点欢迎在文章下方留言评论。


药事健康


您好,作为一个中医资深爱好者,同时也是一个长期受脾胃问题困扰的女孩,想给大家分享我自己的经验。

现在大多数人都有湿气,不过很多人不知道那是湿气,总体来说,夏天一般症状会很明显。虽然这个东西仪器检查不出来,但是你能感觉到身体就是不舒服。

我自己的感受最深就是在早上——早上起不来,起来了也是昏昏沉沉,十分犯困,同时起床洗脸发现脸上油腻得很,尤其是鼻子周围,还有刘海,油得特别快!

其他感受可能不会太直观,但是早上起床如果您也是这样,那么肯定多多少少有湿气的。

开始学习养生后,我也有了一些好转改变了,分享一些我的方法!

  1. 停止冷饮,减少水果的摄入,拒绝冰淇淋雪糕等,同时晚上不吃肥甘油腻辛辣的食物,晚上吃饭尽量早点,拒绝宵夜。

  2. 多吃五谷杂粮粥,多喝一些煲的汤,比如冬瓜排骨汤,薏米汤等祛湿效果不错的食物。

  3. 拔罐——脾腧穴,中脘穴,天枢穴。拔罐次数不可过度,一周到两周一次即可。
  4. 按揉穴位——脾经上的血海,阴陵泉和三阴交。这三个穴位十分好,刚开始按揉会特别酸痛难忍,多按揉一段时间,就疏通了

  5. 血海对于气血不足的人,可以说是人体的补血大穴。穴位不难找,就在膝盖旁。定期按揉敲打即可。

    阴陵泉在膝盖下胫骨上的凹陷处,有湿气的朋友按揉起来十分痛!

希望我的分享对您有帮助!还有不完善的地方,欢迎补充!

亲爱的朋友,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不错,点个赞呗~~谢谢您!喜欢中医的可以关注我哦!带你养生~


兽医新同学


湿气是中医的一个理论概念,外界六淫邪气:风、寒、暑、湿、燥、火,最难緾的是湿邪,湿气重浊、粘滞,人一但得了湿气,就很难一下子除去,它会緾得你头身困重,有气无力,食欲不振。湿气一般不单独存在,湿气遇风则成为风湿,遇寒则成为寒湿,遇热则成为湿热。

湿气侵犯到人体不同的部位,表现也就不一样,湿气在外会表现为皮肤长痘、湿疹、肥胖、周身不适、头晕头痛、腰背酸痛等。湿困脾胃表现为脘腹胀闷,纳少,大便溏薄,恶心呕吐,口淡不渴,肢体倦怠,或浮肿。湿气与热邪蕴结还会出现发热恶寒,周身黄疸,全身乏力,小便深黄如浓茶,舌苔黄腻等症状。湿气下串会引起下焦湿热表现为小腹疼痛,尿频,尿急,妇女白带增多,色黄等症状。湿留关节,会引起关节肿胀疼痛。

有什么方法能除湿呢?

下面向大家推荐几个经验方:

1, 土茯苓60克,白茅根15克,水煎服。

2, 薏苡仁,白扁豆,赤小豆各30克和大米一起煮粥吃。

3, 鲤鱼一条,冬瓜4两,红豆1两,先将红豆放水中泡软,再和冬瓜、鲤鱼一起煮熟,再放入调料,如盐、油、生姜等。

4,陈葫芦壳30克,水煎服。适用于湿气引起的下肢水肿。


神农架下养生


大家好,我是中医推拿保健师巧玲,很高兴继续今天的分享,主题:有湿气是什么样?哪些方法可以给身体除湿?从三个方面和大家分享:

首先,湿气重,有很多的症状主要表现如下。

第一,由于湿气受阻,阻塞人体正常的气机,所以会引起人体头晕,头重,恶心的症状。

第二,大便溏稀不成嫌。另外还有大便粘稠的症状。



第三,四肢沉重乏力,无力。患者手脚抬不起来。

第四,出现皮疹,湿疹等表现。

第五,中医望闻问切时,可以发现患者舌苔黏腻。



其次,哪些方法可以排湿?

第一,药竹罐排湿法。

第二,数伏天泡脚法

第三,中药包外敷法

最后,湿气重,和我们日常生活生活习惯有很大的关系,包括吃的太油腻,太丰富,饮食不规律,睡觉太晚,熬夜都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各种各样的病状,那从西医来看,湿气重就是身体亚健康的一种表现,所以我们一定要让自己的生活规律起来,才可以从根上来避免湿气重的情况再次发生。



以上就是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内容,如果你想在生活中对自己有一个更好的了解和认识,你可以评论区回复你遇到的问题。感谢信任,再见。


逍娟的生活


除湿气的药很多,白术,苍术,薏仁,知母,等都可以。另外体内寒的人容易产生湿。所以要驱寒,补阳气,健脾,避免过劳。


用户50436936435


前两天我在头条号查悦生活刚写了一篇文章,就是讲怎么帮助身体排除湿毒的。今天就楼主的问题再跟朋友们分享下。

俗话说“千寒易除,一湿难祛”。湿气在中医里被称作湿邪,是危害健康的头号隐形杀手。湿气重的人无法提起精神,从而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那么怎样判断自己体内是否有湿气呢?

1、经常犯困,早上起床感觉浑身不清爽。

2、大便不成形,粘便,有没拉完的感觉。

3、舌头边有齿痕,舌苔白且厚腻。

4、头发和脸爱出油。

5、莫名起湿疹。

6、食欲差,不过还没吃就感觉胃有点胀气。

7、眼睑和四肢水肿。

8、体型偏胖,肚子尤其突出。

如果以上8项你中了两项,说明你体内有湿气。

有了湿气,我们就不能置之不理,采用中医疗法祛湿是治标治本的最佳方式。一说到祛湿,大家想到的可能是红豆薏米,但是你知道吗?红豆薏米偏于寒凉,会伤脾胃,反而湿气会更严重,要知道脾是运化水湿的,所以呢,想要调理好痰湿,要健脾。只有脾脏好了,自身运化水湿的能力强了,湿气就自然能依靠自身能力排出了。因此祛湿第一食材是芡实,并非薏米。

【芡实配莲子,实力祛湿派】

莲子和芡实同属于睡莲科植物,二者味甘涩而性平,均归脾、肾二经,甘可补脾,涩可固肾,能止泻、止带、固精。可治脾虚久泻、脾肾亏虚之带下病、肾虚尿频、滑精、遗精及小便不禁等证。

芡实和莲子,一个除湿功能特别强,一个补脾之力特别强,两者配伍使用,可增强祛湿功效。

平时朋友们可以多食用莲子和芡实,以达到健脾祛湿的功效。

【祛湿应以防范为主】

当然除了食疗之外,朋友们在日常生活中还应做好防范,避免湿气缠身。湿气的产生注意有两大原因:一个是内湿,一个是外湿。

1、外湿侵滞引起的湿气重

夏季毛孔都是张开的,比如经常淋雨、长时间处于潮湿的环境、经常穿湿衣服、太冷衣服穿的少、夏季办公室空调温度开得太低、长期水中作业、久居地下室等,湿邪就很容易侵袭人体,留滞不去,就会造成湿气重的表现,这种湿气一般停留在肌表,关节等处。特别是身体素质不够好的人,尤其易受湿邪侵袭。

因此朋友们在日常应注意远离潮湿环境,避免长时间吹冷气等不良习惯。

2、内湿引起的体内湿气重

饮食不当或者内分泌紊乱等则产生内湿气。比如在脾虚的情况下,水湿运化不利,聚在中焦,就会造成内湿重的表现。内湿则可以采取健脾利湿的措施进行治疗。具体来说,引发内湿的因素有:

①饮食口味过重

油腻、过咸、太甜等肥甘厚味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肠胃闷胀、发炎。甜食油炸品会让身体产生过氧化物,加重炎症反应。加之胃肠动力不足,就会阻塞经络成为能量垃圾。

②久坐不动

办公室人员,长期久坐不动,没有体力消耗,身体代谢自然变慢,身体的运化能力就随之降低,活力不足导致阳虚。

③吃过多生冷的食物

生冷食物、冰激凌或凉性蔬果,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给外邪创造入侵机会。比如夏天吃多冰棍伤了脾脏,影响体内水分的排出,多余的水分停滞在体内就形成了湿气。

④熬夜

很多人都习惯晚睡。熬夜伤阴,容易引起阴虚、气虚,不仅伤害脾胃,五脏都很受伤。要想养生,必须睡好“子午觉”,即晚上睡觉不能晚于11点,中午再睡半个小时,才有益于健康。

湿气跟寒结合会成为寒湿,跟热结合会成为湿热,跟风结合会成为风湿,因此日常保持良好习惯,才是预防被湿气缠身,避免有损身体健康的头等大事。

当然,在祛湿的同时也并不是说薏米红豆不可取,只是在食用的时候需加入温性食材,才更有利于挥发湿气。

【祛湿食疗方子分享】

食材:芡实,黑豆,薏苡仁,红豆,桂圆,莲子,红枣。一起煮成粥喝,每天一次,坚持2-3个月会收到很好的祛湿成效。


》查悦生活,致力于为大家提供更多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小知识,让大家快乐生活每一天。

》关注查悦生活,为生活多一份健康保障。


查悦生活


湿气,主要的是大便粘稠,很容易粘在马桶上,不容易冲掉。大便后擦腚擦不干净,很费纸。这种现象大部分医院也是束手无策,医生一般的也只是能告诉病人是湿气太重,却没有什么很有效的治疗方法。中医的讲法是,脾恶湿,所以,病根应该是脾湿所造成,治疗上应该健脾祛湿。中医讲肝脏属木,能克制脾土,因此,在治疗上用龙胆柴胡白芍等调理肝脏的药再加上能够燥湿健脾的药往往能够见到效果。


证悟5003


我想大家把很多的概念都弄混了。所谓的湿气,并不是身体里真正有潮气或者是有水气,这种观念是不对的。古人在观察过程中发现,因为在现实中湿气重或者潮气重温度又高的外界情况下,人会变得萎靡不振,精神不好,所以看起来就好像是湿气比较大,但并不是说体内就真的有湿气。

其实中医所谓的湿气在西医当中也有对应的名词,那就是亚健康状态,所谓的湿气重就是在精神压力和体力压力或两种都有的情况下,然后人体免疫系统下降或发生的内分泌系统性紊乱。造成的身体和精神上的种种不适。

治疗这种湿气重或亚健康我们要做的是:1.多运动。

2.减少精神上或体力上的压力。

3.调整饮食

4.注意睡眠,睡眠是很主要的我们要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5.调整心态,心态对一个人非常重要,假如说你保证不了睡眠时间,而且也保证不了压力能释放出来,但是你一定要把心态调整好,要不然你的免疫系统会随着你的心态进行剧烈的波动。从而会加剧亚健康状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