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怎么看血脂血糖报告单?

关中人71


体检其实是衡量健康状况的一个指标,虽然未必能够确诊具体的疾病以及严重程度,但是及时发现问题,是预防疾病的关键,那么对以体检报告中血糖是比较容易看的,正常的血糖为空腹血糖<6.1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为<7.8mmol/L,而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为>=7.0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为>11.1mmol/L,如果血糖是在正常血糖和糖尿病之间的,则说明只是糖尿病前期,在这个阶段,如果能及时的干预,可以不用药物逆转血糖,未来可以正常生活,不用担心高血糖带来的问题。

那么对于血脂来说,稍微复杂一些,一般与血脂有关的指标为: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如果前三个指标升高,后面一个指标降低,说明血脂异常了。通常血脂异常是没有什么症状的,但是正因为如此,它也是最危险的,因为它会造成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问题,还会增加其他慢性疾病的风险,进而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所以如果出现这些指标异常的情况下,无论是否严重,都要及时的进行干预,以免引发严重的后果,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先控制一个合理的体重,饮食荤素搭配,粗细搭配,早睡早起避免熬夜,适量运动,足量饮水等。


心理营养师程伟华


大家好,我是一名内科医生,说起“血糖”、“血脂”这两个化验项目目前来讲应该是非常常规的项目了,公司体检套餐有,住院化验也有,可是拿到报告单不会看确实头痛,医生说的感觉又没听懂?莫急莫急,今天我就来为大家做一期“血糖、血脂全套”的化验解读。

血糖、血脂化验具体包含哪些项目?

一般来讲,如果抽一个生化全套,那这两个项目是会包含在里面的,如果觉得做生化有点贵,也不想化验别的项目,那么选用血脂全套、静脉血浆葡萄糖测定即可。


1、血脂全套

血浆总胆固醇(TG):

  • 它的正常范围是在3.36-5.78mmol/l,如果这个指标升高,临床上我们就称它为高胆固醇血症,注意了,它可以罹患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可见于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混合性高脂蛋白血症、高血压、糖尿病、胆道梗阻、肾病综合征等疾病。
  • 如果指标减低,这里可以小小的分类以下,单纯的轻度减低,没有什么重要的临床意义,但是如果过低,就会引发一系列的临床问题,如导致细胞膜弹性降低、脆性增加从而使血管的脆性增加,如果是脑部的小血管出现这种变化,当血压骤然升高时,就非常容易引起血管破裂出血
  • 胆固醇还是我们体内合成类固醇类激素的重要原料,在我们体内代谢后可以转化合成皮质激素、孕酮、性激素等,而这些激素对于我们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物质的代谢、应激性反应、免疫功能等)有重要作用,一旦水平过低,这一类的激素合成减少,从而导致应激能力降低、免疫力下降,使得正常的抗病能力减弱。或者导致性激素合成减少,影响正常的性功能。


血浆甘油三酯(TG):

  • 男性一般在0.45-1.81mmol/l,女性在0.23-1.22mmol/l之间,目前已经有明确的证据证实,甘油三酯水平升高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注意“独立”二字,而且它和冠心病死亡、其它心血管疾病如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疾病呈正相关。
  • 有研究报告曾经把甘油三酯的水平进行了划分,一共为4级,①正常水平就是低于2.3mmol/l,②临界高水平就是2.3-4.5mmol/l,③高水平就是4.5-11.3 mmol/l,④极高水平就是超过11.3mmol/l,如果化验出来甘油三酯处于临界高水平和高水平及以上,常常伴有导致冠心病危险性增加的脂质紊乱,如果高于11.3mmol/l,导致急性胰腺炎可能将大大增加,如果甘油三酯水平下降,一般无特别的临床意义,如果是营养不良或者长期素食会有这种情况发生。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 男性一般在1.16-1.42mmol/l之间,女性一般在1.29-1.55mmol/l之间,曾有人把这个指标比喻为血管的“清道夫”,说白了也就是对人体大有有益。
  • 如果这个指标低于1mmol/l,那就是冠心病发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也是一样,注意独立二字,所以这个指标可不是越低越好,而是要维持一定的水平,一般建议男性最好是高于1.16,女性高于1.42是比较理想的,如果这个指标在总胆固醇中占的比例越大,冠心病的发病风险就越低,相反,如果这个指标降低,可能就是冠心病的先兆,并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

  • 我们血液中这个指标的水平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的,一般人群的平均水平在2.07-3.11mmol/l,一般把它的水平划分为3个等级,≤3.10mmol/l为合适范围,3.13-3.59mmol/l为边缘升高,≥3.62mmol/l为升高。

  • 我们体内的低密度脂蛋白就是负责把胆固醇从肝脏运送到全身组织,而高密度脂蛋白就是负责把各组织的胆固醇送回肝脏代谢,当低密度脂蛋白过量时,它携带的胆固醇便会存积在动脉血管壁上,时间长了就引起动脉硬化,所以它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如果这个指标总是升高,没有控制好,就容易引起冠心病、脑血管病的发生。

2、静脉血浆葡萄糖测定

  • 这个项目都是需要空腹测定,关于这个血糖值结果对于糖尿病就是起到一个筛查作用。
  • 正常范围是在6.1mmol/l以下,为什么我说它是一个常规的筛查项目呢,因为即使它升高,我也不能说你有糖尿病,糖尿病诊断的金标准需要做糖耐量试验来观察我们的胰岛素、C肽释放水平判断。从血液化验来分析,①如果空腹血糖≥7.0mmol/l、糖负荷后2 小时血糖≥11.1mmol/l,则为糖尿病;②如果空腹血糖<7.0mmol/l、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在7.8-11.1mmol/l之间,则为糖耐量异常;③如果空腹血糖在6.1-7.0mmol/l之间、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7.8mmol/l,则为空腹血糖受损;④如果空腹血糖<6.1mmol/l、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7.8mmol/l,则为正常血糖。
  • 具体能否诊断为糖尿病,是1型还是2型,还是其它特殊类型糖尿病,都需要医生评估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年龄、症状、胰岛素以及 C肽的释放水平倍数综合评估,我以上的化验解读仅提供初步参考。

血脂正常就不需要吃药吗?

我说血脂水平升高了需要吃药大家肯定都知道,血脂正常难道也要吃药?其实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因为人在步入中老年以后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动脉粥样硬化,而动脉粥样硬化又是众多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而降脂药物不仅仅能够发挥降血脂的作用,还是众多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二级预防性用药,尤其是他汀类药物,它可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凝血功能以及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降低血小板活性,因此对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意义重大,所以,血脂的化验结果其实也是需要经过医生根据个人情况来个体化分析,以上我对于血脂全套的解读也仅仅是提供一个初步的参考。


化验血糖、血脂的注意事项

  • 抽血的前一天晚上8点以后就不要进食了,如果口渴可以适量喝水,但是不要剧烈运动、抽烟、饮用刺激性饮酒等,晨起后空腹抽血化验。
  • 如果是化验血脂最好前一天不要吃的过于油腻,以防第二天出现一过性的升高而影响判断,前几日清淡饮食即可。
  • 有些药物(阿司匹林、维生素C、避孕药等)和应激状态下(焦虑、失眠、情绪波动大、感冒发热等)会影响血糖的结果,化验时需注意适当避免。

大总结

由于饮食营养、年龄、性别等不同,各地区的参考值也稍有差异,很多时候遗传、运动、药物、精神等因素都会影响到血糖、血脂的水平,所以当化验有异常时最好还是需要经过专科医生的评估,我这篇科普内容的解读其实目的还是在于让大家了解这两个项目以及对于指标得上升或下降有一个初步的框架和概念即可。

作者寄语:每天都会为大家分享各种医学上的知识,用通俗易懂的需要表达出来让大家容易理解,如果看完有帮助,就帮我点个赞,谢谢大家支持。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空腹血糖受损下限诊断切割点的联系(J).中华医学会杂志,2005,85(28):1947-1950.

2、鲁晶,夏继辉,陆红进,等.冠心病患者检测血糖的临床意义(J).中国民族医药,2009,18(13):131-132.

3、武阳丰,周北凡,李萤,等.缺血性心血管病:一个反应血脂异常潜在危险的新指标(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32(2):173-176.


张垒医生


如果去进行健康检查,或者是在排查心血管疾病风险时,血脂血糖的检查是血液生化检查的常见检查项目,对于血脂血糖的检查报告单,应该如何看,如何通过血脂血糖的检查值来了解身体的健康情况,今天就来给大家简单的解读一下。

血脂检查报告单如何看

血脂检查报告单通常有4项或者7项,一般说来,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是我们最常见的几项检查指标。

在这些检查指标中,最重要的指标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这个指标,之所以重要,首先它所占的胆固醇比例约占血液中总的胆固醇的60%以上,因此,总胆固醇水平往往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具有相关性,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超标,总胆固醇基本上也会超标;其次,对于造成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因素来说,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高也是一个首要的风险因素,因此,对于血脂检查报告单来说,我们应该首先重点关注的,就是这个值。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通常的限度值是3.2mmol/L(不同检查机构可能略有不同),但并不是只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这个值,就是安全健康的,鉴于它对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的重要性,对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控制来说,这个值也需要进行分层管理。

什么叫分层管理,意思就是,对于不同的心血管疾病风险情况,对于这个值的达标要求也是不一样的,如果对于没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风险的朋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合理范围,可以参考检查报告上的限度值,不超过3.2就可以;但如果是有心血管疾病风险的朋友,比如有糖尿病问题的朋友,如果血脂超过1.8,不需要结合其他的风险因素评估,就可以直接判断为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风险了,因此,对于有糖尿病问题的朋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最好能够控制在1.8以下,如果达不到,至少也应该控制到2.6以下的水平,才能够更好的稳定斑块,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对于已有心血管疾病问题的朋友,比如发作过急性心梗或有慢性冠脉综合征问题的朋友,这个值的控制要求,也是要控制到1.8以下,因此,如果仅仅看报告单上没有超标,还并不够,而是应该看这个值是否超过了1.8的水平,如果超过了1.8,就应该加强控制,把这个水平降下来。

高密度脂蛋白通常被认为是转运血管壁多余的脂质回到肝脏分解代谢的“好脂蛋白”,因此,一般情况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偏低,如果低于正常限度值(一般为1.0mmol/L),就是一种独立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在血脂异常的各种情况中,这种情况通常最为多见,因此很多朋友都会问,怎么才能升高这个“高密度脂蛋白”,实际上,我们不必过分纠结于此,做好整体的心血管疾病风险控制,才是最重要的。一般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问题时,不妨用总胆固醇减去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值(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来评估心血管风险,如果是已有心血管疾病问题的朋友,这个值应该控制在2.6以下,如果是心血管疾病评估为高危风险,还没有心血管疾病的朋友,这个值应该控制在3.4以下。

甘油三酯也是常见的容易升高的血脂指标。空腹抽血检查的甘油三酯水平,代表的时候血液中极低密度脂蛋白及其残粒的水平,甘油三酯的正常值一般是1.7mmol/L以下,一般如果不超过2.3,属于边缘升高的情况,如果高于5.6,则属于重度升高的情况。甘油三酯的升高,同样被认为是心血管疾病的一个风险因素,但其重要性一般没有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那么高,但不重要并不代表可以不控制,甘油三酯重度升高,不但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还会增加急性胰腺炎的发作风险,快要过春节了,对于本身就甘油三酯高,也没有好好控制的朋友,一定注意不好暴饮暴食,过量饮酒,如果因此而引起甘油三酯急剧升高,引发急性胰腺炎,就得不偿失了。

除了这4个指标,很多朋友还关注你个较脂蛋白a 的指标,这个指标有的朋友会超标很多倍,很纠结如何把它降下去,但目前为止,还没有什么药物能够具有明确的降低脂蛋白a的效果,生活干预、药物治疗对于这个值的控制效果往往都不明显,这个值的高低,很多时候来自于遗传因素,也就是说是自身遗传体质决定的,因此,如果发现脂蛋白a高,而又降不下来的朋友,不要过度为了这个值纠结,不妨好好调理生活,合理用药,把其他指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就是很好的。

血糖检查报告单怎么看

相对于血脂检查报告这么多数值,血糖检查报告单就相对简单一些了,很多时候,再初步测量血糖水平时,仅仅会检查空腹血糖一个数值,空腹血糖检查的正常范围应该是3.6~6.1mmol/L之间,如果高于6.1,就属于血糖偏高的问题,如果继续升高,空腹血糖水平超过7.0,则可以确诊为新发糖尿病的问题了。

如果你的空腹血糖超过6.1,还未超过7.0,对于这样一个介于正常和确诊糖尿病的中间值,一般临床上称之为“空腹血糖受损”,这往往也是血糖代谢出现异常的一种起始状态,是一种介于糖尿病和健康血糖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 之所以设置这样的一种中间状态,一方面是这样的一种状态对身体健康的影响相对真正的糖尿病要小,另一方面也是给予我们一种警醒,发现血糖异常时要早控制,早干预,这样才能更好的控制好糖尿病的病程发展和并发症发生风险。

对于发现空腹血糖受损的朋友,建议也去做另外的两个检查,一是糖耐量检查,而是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检查,如果通过糖耐量试验检查,口服葡萄糖后2小时血糖未超过7.8mmol/L,则属于餐后血糖正常的情况,如果这个值超过了11.1mmol/L,那么及时空腹血糖还未超过7.0,同样也可以确诊为糖尿病的问题;对于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未超过11.1,但已经超过7.8的情况,一般称之为“糖耐量异常”,这也是一种糖尿病前期的情况,值得积极的引起重视,尽早的进行调理干预。

糖化血红蛋白,是血清中的糖分与血红蛋白持续缓慢结合的产物,这种结合是不可逆转的,而且是长期持续的,因此,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反应的是过去2~3个月之间的血糖整体情况,如果这个值不超过6.5%,说明处于正常水平,如果超过7.0%,那么是糖尿病问题的可能性就很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