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7 迁安古时叫“令支”,这名儿里居然有这么多故事!

迁安古时候不叫迁安

叫“

令支

不查不知道

原来这个名字里还包含着好几个有趣的故事呢!

迁安古时叫“令支”,这名儿里居然有这么多故事!


众所周知

在“直钩钓鱼”的姜太公辅佐下

武王伐纣得了天下

建立大周朝

又分封了大大小小很多诸候国

令支国,便是其中之一

所以,迁安的历史“源头”绝对傲人!

在当时的疆域划分中

令支包含了迁安、迁西和滦州北部地域

书归正传,令支这个名字到底有哪些故事呢?

迁安古时叫“令支”,这名儿里居然有这么多故事!


迁安古时叫“令支”,这名儿里居然有这么多故事!

1、跟闫家店乡的“杜梨树”有关

迁安古时叫“令支”,这名儿里居然有这么多故事!

杜梨,是古时迁安、迁西出产的一种水果,果实小,味道更不咋地。但杜梨树有一个特点:枝上生满硬刺,而且长度能达到2厘米。人从枝旁走,挂破了衣服;人们想爬树,又被枝上的刺划开了皮肉。


所以,一想到杜梨,人们想到的不是树,而是满是刺的枝。真是一朝被刺划,十年怕梨枝啊,因此人们总是把“梨枝”挂在嘴边。而“令支”,就是“梨枝”的谐音演变而来的。

公元前1600年建商至今,3600年的历史中,迁安、迁西始终能看到杜梨树的身影,怪不得这个地方曾经叫“梨枝”呢。

你知道吗,解放初期,闫家店乡还有个自然村叫“杜梨树”呢,如果你没听说过,就赶紧去问一下身边的老人们吧。

除了给这一方水土命名外,这杜梨树也给迁安立下大功,大家都喝过安梨汁吧,安梨,就是杜梨嫁接而来的。


迁安古时叫“令支”,这名儿里居然有这么多故事!



迁安古时叫“令支”,这名儿里居然有这么多故事!

2、跟一种小鸟的叫声有关

迁安古时叫“令支”,这名儿里居然有这么多故事!

商朝的时候,令支还只是一个部落。有趣的是,这个部落是鸟的忠实崇拜者。也难怪,小鸟一飞冲天,自然是天上的神派下来的使者喽,作为凡人,崇拜鸟就再自然不过了。

更有趣的是,这种鸟的叫声就是“令支”。人们一听神的使者来赐名“令支”了,肯定要欣喜雀跃,忙把这个声音郑重定为部落名称并世代相传。


迁安古时叫“令支”,这名儿里居然有这么多故事!


迁安古时叫“令支”,这名儿里居然有这么多故事!

3、和西来的“令人”有关

迁安古时叫“令支”,这名儿里居然有这么多故事!

这事儿还得从一个字说起——羌。数千年以前,我国的大西北居住着一个叫“西羌”的部族联盟。“羌”字,上羊下人,而“羌”人呢,自然就是西方以游牧为生的牧羊人。


住在青海省大通河流域的“令人”,就是这个部族联盟中的一个以羚羊为图腾的部族。后来,随着黄帝部落、炎帝部落随水东迁,一部分“令人”随之迁到山西境内的运城盆地。

周灭商后,令人被迫继续往东迁徙,其中一支就辗转迁徙到河北滦州、迁安等地,被称作“令支”。

东迁的漫漫长路、数千年的繁衍生息才有了如今的迁安,真是一部悲壮激昂的历史啊!


迁安古时叫“令支”,这名儿里居然有这么多故事!


迁安古时叫“令支”,这名儿里居然有这么多故事!

4、和黄帝正妃“嫘祖”有关

迁安古时叫“令支”,这名儿里居然有这么多故事!

作为人文始祖,黄帝的功绩已被人歌讼了五千年:制衣冠让人类遮体保暖、建舟车让人类驾驭自然、制音律让人类得受教化、作《黄帝内经》让人类健康平安。

不仅如此,在黄帝的身后,那位被称为“嫘祖”的正妃也有着耀眼的成就。从黄帝时期开始,令支地域就掌握了养蚕、剥茧、编织制造技术,而这一技术的“原创者”,恰恰就是嫘祖娘娘。


蛮荒远古,人类对抗灾害、气候的手段少之又少。当一项发明能让所有人安然过冬时,人们怎能不把嫘祖看成神呢?而这一伟大发明从令支地域流传而出时,难怪令支二字要被定为地域名称了。


迁安古时叫“令支”,这名儿里居然有这么多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