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 職稱改革大動作來了,評聘權下放學校,老師:還是取消最好!

職稱,是中小學教師最關心的話題,也是很多中小學教師傷心的話題,好多老師都不願提起,希望來個徹底的改革,或者乾脆取消職稱。

現在,終於有了大動作,浙江省教育廳、省人力社保廳發佈了《2018年中小學教師職稱評聘改革試點方案》,可以說改革的步子很大,顛覆了我們以前的認知。

職稱改革大動作來了,評聘權下放學校,老師:還是取消最好!

一直以來,中小學教師的職稱評審,學校除了被動的接受指標,報送評審資料外,在評審上,幾乎沒有多少權力,評審權在教育局。

現在,把評審權下放到學校,擴大學校評審自主權,讓更懂老師的學校評審老師的職稱,這無疑是很大的進步。其實,這種評審,在大學裡早就實行了,但是,在中小學,幾乎是不可想象的,完全屬於新生事物。

以往,教育局組織評審,評委看到的只是教師的論文和幾節課,其對教師的瞭解,自然不如學校。也就是說,最有發言權的,卻最沒有權力。現在這樣改革,評聘的結果,會相對公平和客觀。

據悉,浙江省的一些試點學校,都在更加教育廳和社保廳的文件,從學校的校情出發,抓緊制訂評聘方案。初步瞭解到,學校方案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會重師德、重業績、重能力。

會力爭體現教學的中心地位和日常考核結果的應用,教師的教學水平、學生管理能力和工作成績會被放在重要地位,而論文將不是作為評審必備條件,學歷要求也會適度淡化。

職稱改革大動作來了,評聘權下放學校,老師:還是取消最好!

從文件內容看,職稱終生制將被打破,中小學教師的評聘將是動態的過程,評聘與崗位競聘結合,在這一學校是高級職稱,但是到另外的學校,就不一定是高級職稱了,因為學校的校情不同,評審條件是有差別的。校際流動,職稱會相應變動,重新在新學校評聘。

為了向一線教師傾斜,以後教育局在給定學校指標時,會定向給定,比如,有些指標直接面向班主任,做班主任時,是高級教師,離開班主任崗位,就不再是高級職稱。

這樣的改革,對於頗受年輕教師詬病的,評上高級不上課的情況,將徹底改變。以往,有不少教師,評上高級職稱後,由於年齡大了,或者已經到了天花板,就不再有奮鬥的動力了。於是,高級教師看大門,高級教師幹後勤,成為一種常態的諷刺。

以後,這種情況將不再,因為職稱不再是終生制的,離開了高級教師的崗位,高級職稱也就隨之收回,評上高級教師的老師,怎麼可能會再去看大門而失去職稱呢?

職稱改革大動作來了,評聘權下放學校,老師:還是取消最好!

不過,對於這個大動作的改革,也有一些教師有了新的疑慮,主要的是擔心學校自主權大了,變成了校長說了算,高級想給誰就給誰。對於這一點,必須有嚴格的制度約束。學校的評審方案,必須通過教職工充分討論,吸取絕大部分教師的建議和意見,形成科學的,大家都認可的制度。

有的比較激進的老師直言,還不如直接取消。這部分老師認為,職稱制度不能激發教師工作積極性,怎麼改,都是弊大於利。

對於職稱改革,對於浙江省的大動作的職稱改革,你怎麼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