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稱、學位跟“SCI論文”直接掛鉤?

  “SCI論文數量不夠,我怕是畢業難了”

  “SCI論文被引次數太少,今年職稱又評不上了”

  ……

  別慌,教育部聯合科技部近日已下發文件,明確要求破除論文“SCI至上”!

  這份文件名為《關於規範高等學校SCI論文相關指標使用 樹立正確評價導向的若干意見》(下稱《意見》),由教育部聯合科技部聯合下發,其中明確了SCI論文用於科研評價的侷限性,同時對構建正確的科研評價體系給出了相關指導意見。

  啥是SCI論文?

  以往,要評價一篇論文質量的優劣,就避不開要討論SCI這一評價指標。那麼,究竟什麼是SCI?教育部在答記者問時給出了回答:

  SCI是美國創辦的科學引文索引,是一個分類數據庫,就如同圖書館內的圖書分類卡片,通過統計論文的研究領域、方向、被引頻次,為科技工作者查閱最新文獻、跟蹤國際學術前沿、科研工作提供幫助。

  “但SCI論文相關指標直接用於科研評價,具有很強的侷限性。”該負責人解釋稱,SCI的本質是文獻索引系統,並非評價系統。他明確表示:“不能把SCI論文簡單等同於高水平論文。”

  而之所以SCI論文不能和高水平論文劃等號,即SCI論文的引用數反映的是論文受關注情況,而不能對應於創新水平和實質貢獻,高被引論文更多反映的是學術研究熱點,但並不直接說明其創新貢獻。

  同時,該負責人指出,論文主要是基礎研究成果的表達形式,但SCI論文相關指標並不能全面反映科技創新貢獻,不適用對技術創新、成果轉化等工作的評價。

  

職稱、學位跟“SCI論文”直接掛鉤?


  資料圖:山東師範大學圖書館內,學生認真學習。孫宏瑗 攝

  過度追求SCI論文有何不良影響?

  不得不承認,在過去,SCI論文數量、被引次數、高被引論文、影響因子以及衍生出的ESI排名等相關指標,已經成為了學術評價,以及職稱評定、績效考核、人才評價、學科評估、資源配置、學校排名等方面的核心指標。

  而上述指標猶如一個風向標,使得高等學校科研工作出現了過度追求SCI論文及相關指標,甚至以發表SCI論文數量、高影響因子論文、高被引論文為根本目標的異化現象。

  “要準確理解SCI論文及相關指標,深刻認識論文“SCI至上”帶來的負面影響。”

  上述《意見》指出,當前科研評價中存在SCI論文相關指標片面、過度、扭曲使用等現象,需規範各類評價工作中SCI論文相關指標的使用,鼓勵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綜合評價方式,探索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引導評價工作突出科學精神、創新質量、服務貢獻,推動高等學校迴歸學術初心。

  由此可見,破除論文“SCI至上”、優化學術生態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職稱、學位跟“SCI論文”直接掛鉤?


  資料圖:近百名大學生在自習室內學習。

  論文“SCI至上”怎麼破?

  認識到了論文“SCI”至上的不合理性之後,高校應該採取什麼措施來規避這一現實問題?上述《意見》也給出了指導性改進措施:

  ——改進學科和學校評估

  在評估中要突出創新質量和貢獻,審慎選用量化指標。具體來說,即減少對學科、學校的排名性評價,堅持分類和分領域評價。在評估中要突出創新質量和貢獻,限制SCI論文數量等量化指標的使用,同時引導社會機構科學開展大學評估排行。

  ——優化職稱(職務)評聘辦法

  在職稱(職務)評聘中,要建立分類的評價指標體系,考察重點是人崗相適,不把SCI論文相關指標作為職稱(職務)評聘的直接依據,以及作為人員聘用的前置條件。

  ——扭轉考核獎勵功利化傾向

  學校不宜設置對院系和個人的論文指標要求,取消直接依據SCI論文相關指標對個人和院系的獎勵,去除SCI論文相關指標與資源配置和績效獎勵的直接掛鉤關係。

  ——科學設置學位授予質量標準

  引導學校結合學科特點合理設置學位授予的質量標準,不宜將發表SCI論文數量和影響因子等指標作為學生畢業和學位授予的限制性條件。

  ——樹立正確政策導向

  高校及其主管部門要擔負起引領學術文化建設的責任,要有自信和定力,在輿論宣傳上不採信、不發佈以SCI論文相關指標為核心編制的排行榜等信息。

  對上述要求的具體落實,教育部也明確指出:“將通過督導等方式對各單位清理和整改情況進行檢查。對不認真清查、拒不整改、問題嚴重的單位,要採取約談、通報批評等方式,並追究領導責任。”

  

職稱、學位跟“SCI論文”直接掛鉤?


  資料圖:某大學學生畢業照。受訪者供圖

  “SCI”不再置頂

  學術水平高低又該如何評價?

  當一篇論文不再只看重被引次數和SCI發表篇數,那麼,如何才能科學評選出一篇優質的科研論文呢?

  對此,教育部相關負責人介紹:首先要建立健全分類評價體系。不同類型的科研工作,成果產出形式不同,從評價上要解決“一刀切”問題,既不能只看論文,也不能都不看論文。

  其次,還應完善學術同行評價。真正發揮同行專家作用,在評審中引導專家不簡單以SCI論文相關指標代替專業判斷,負責任地提供專業評審意見,並倡導建立評審專家評價信譽制度。

  最後,還要規範評價評審工作。大力減少項目評審、人才評價、機構評估等“三評”事項;對評價指標、辦法要充分聽取意見,特別是科技管理部門和科研人員意見;評價方式要實行代表作評價,精簡優化申報材料,不再要求填報SCI論文相關指標;評價過程要遵循同行評價原則,對評審對象合理分組,遴選合適專家,併合理設定工作量等。

  

職稱、學位跟“SCI論文”直接掛鉤?


  資料圖:重慶大學生物工程學院某課題組正在實驗。鍾欣 攝

  破除論文“SCI至上”,說明論文不重要了?

  需要明確的是,不再過分強調SCI在評價論文質量時的比重,不意味著論文發表可以被忽視。

  “破除的是論文‘SCI至上’,不是否定SCI,更不是反對發表論文。”教育部相關負責人在答記者問時解釋,文件的出臺是為扭轉當前科研評價中存在的SCI論文相關指標片面、過度、扭曲使用等現象,絕不是否定發表學術論文。

  他強調,論文是科技創新成果的一種表現形式,學術交流的重要載體,我們鼓勵發表高水平、高質量,有創新價值,體現服務貢獻的學術論文,在國際學術界發出中國聲音。

  “但在學術評價中,不能簡單以SCI論文相關指標來判斷創新水平;在各類評價活動中,要合理使用相關指標,採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綜合評價方式,引導評價工作突出科學精神、創新質量、服務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