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青年教師絆腳石—職稱

職稱一詞,被人詬病已久。取消職稱制度,是多少圍牆之內老師的心聲。

曾有老師在評職述職時放言:要是這回我評不到,我就找他們領導鬧。此話雖為玩笑,但誰敢說,這不是老師在壓抑已久後無奈的想法?誰又敢說,這句話不會成真?

評職激起老師共憤,是事實。

中國的青年教師絆腳石—職稱


學校的演講比賽上,20個參賽選手中有九名學生的夢想是當老師,學生們慷慨激昂地談論老師的偉大,我卻聽得五味陳雜,這不是多年前的我嗎?懷著對教師職業的憧憬,一路過關斬將終於站到講臺上。

剛參加工作的那幾年,踩著人類工程師的光環,帶著教書育人造福社會的使命,想在三尺講臺上豪情萬丈得大幹一場,以不負此生。

來到這個隊伍,才發現自己對這一職業瞭解得太少了。

01

晉級太難,幾個回合下來遍體鱗傷


作為一種職業,它不單單是理想,它更承載著養家餬口安身立命的重任。

國家一再強調要提升教師待遇,規定教師的平均工資不得低於當地公務員水平,每年也在給教師漲工資,可是教師的工資由職稱把關,每個教育單位,中高職稱名額有限,根本沒有青年老師的份。

所以每次漲工資都是平均每人漲幾百,但按照職稱一劃分,青年老師就幾十塊而已。

但學校的大部分工作是由青年老師分擔的,比如班主任工作、迎接各種檢查的資料整理工作、扶貧家訪工作、學生社團工作等等,當老師後,才知道,原來老師並不是做好教書育人就可以,還有大量教學以外的工作。

中國的青年教師絆腳石—職稱


職稱數量有限,要等到中高級老教師退休,青年老師才有晉級的機會,但是僧多粥少,大家都是拿工資養家的人,關乎生存,競爭就特別激烈,職稱晉升的要求也越來越嚴苛。

要工作至少五年,要有連續幾年的班主任經歷,要有課題,要公開發表論文,要聘期內年度考核為優,要有足夠的繼續教育培訓課時,要檢查教案、校本研修手冊、班主任工作手冊等。

以上還都是硬件,有這些條件才有參評的資格,但是崗位有限,正常的硬件基本大家都有,那就拼獲獎證書,看是不是教學能手,有沒有網絡教學大賽獲獎證書,課題數量發表論文數量都是血拼的武器。

每個參評的人證書資料都是一大摞,這些都要花時間精力去準備,準備齊全才排隊呀,終於排上隊,還有教學技能測試,有淘汰百分比,還是有一部分人會被刷下來。


幾個回合下來,評上職稱和評不上職稱的都已經心力交瘁,沒有條件評的也心如死灰。

02

在晉升職稱上男女老師各有壓力

雖說教師的平均工資符合當地中等消費水平,但是剛入職的青年老師工資很微薄,大家覺得教師行業光鮮體面,可是青年老師一月工資買不起一平米房子。

男老師找對象很困難,相親時,一提是老師,成功率很高,但是談婚論嫁時,一提到彩禮房子就糾紛不斷,姻緣難續。

時代不同了,已經過了只要人好工作體面,就能談婚論嫁的年代了,都是父母辛苦培養的孩子,誰都想讓孩子過上好日子,人家辛辛苦苦養大的女兒憑什麼跟著你一起吃苦。

男女老師增加收入的唯一機會就是升職稱,升職稱關係到成家立業,關係到家庭地位,競爭就更激烈了。

但這種激烈競爭對女老師是不公平的,教育的高要求要求老師的高素質,如今招教對老師的學歷要求越來越高,初高中老師必須是本科,大多還是研究生。

女老師參加工作年齡就不小了,馬上面臨談婚論嫁,結婚後又要生養孩子,懷孕休產假哺乳帶孩子,根本沒辦法勝任班主任,更別說到處參加比賽,發表論文,外出學習獲取繼續教育學時了。

一個孩子生下來,在評職稱上又被同行摔幾條街。看著同時入行的男同事抱著厚厚的一摞證書晉升了職稱,女老師只能暗自落寞。

03

不是所有學科老師都適合當班主任

能站在講臺上都是經過層層篩選的,排除個別翫忽職守的老師,大家都是兢兢業業,雖然所教學科不同,但是付出的勞動是一樣的。

可是年終評優的指標有限,一個單位也就那麼幾個,又是一堆考量的標準,基本工作已經不能滿足評優的標準,還要附加其他的加分項目,比如班主任工作量,教學以外校務承擔量,代課量,證書數量等。

中國的青年教師絆腳石—職稱


一個學校的班級是有限的,班主任就那麼多,有的學科適合當班主任,比如語數外老師,課時多,和學生接觸多,便於全面瞭解班級情況。

可是體音美政史地老師,平均在一個班級一週就一兩節課程,和學生接觸少,不方便班級管理,當班主任的機會就少一些,但是他們也對學校教學工作做了貢獻,也是兢兢業業一年。

單憑代課量評優很難,教師們不得不挖空心思爭取多拿證書。

教書工作必須要合作,只有各科均衡發展才能提升總體教學質量,學生的好成績跟各科老師共同的努力分不開,但是隻有那麼一小部分人被認可,這嚴重的打擊了小學科老師的積極性。

過分競爭會影響同事關係,因為名額有限,我們要想方設法超越對方,激烈的職稱競爭,讓老師們步步為營,努力搜刮各類證書,甚至不惜犧牲同事情誼,工作環境緊張,很難身心愉悅的開展工作。

04

教研課題形式大於內容

教研課題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輔助教學,通過科研,尋求新的教學方法,提升教學效率。

可是現在很多中小學老師申請課題都是為職稱做準備,他們的科研並不是為了提升教學效率,而是為了那頁結題證書。

每個課題從立項到結題都有大量的文字工作,要做大量的研究。青年老師想評職稱還得要當班主任,還要有足夠的代課量,還要有其他優異的變現,爭取年終評優,根本沒有過多的時間潛心鑽研課題,大多數課題都是拼湊數據,刻意錄像,網上尋找現成成果,粘貼修改。

為了順利結題,不惜花重金髮表學術論文,增加科研成果,結題答辯交上去那厚厚的結題材料,多數是粘貼複製,剽竊盜用他人成果,沒辦法啊,時間精力都有限,但是升職稱關乎生存,刻不容緩。

如果當年在招教考試前就知道,為人師表的人民教師,為了職稱也要去做這些為自己所不齒的事情,不知道志向會不會改變。

05

教書育人點燃了青年教師的激情,

但職稱澆滅了他們的希望

青年老師是學校的中堅力量,卻為了職稱,沒有過多的時間潛心鑽研教學。

青年老師是單位的活躍分子,卻為了職稱,沒有過多的精力去組織活動。

青年老師是同齡人羨慕的對象,假期多,卻沒有勇氣去組織聚會,怕花錢。

青年老師是家庭的頂樑柱,升不上職稱,加不了工資,在家也只能垂頭喪氣。

青年老師總告訴學生,在什麼年齡做什麼事情,學生的任務就是好好學習,為夢想而努力。

但是這些理由卻再也沒法說服自己。

因為身為青年老師,他自己都無法完成他的當前任務。

身為青年老師,他們的職責是鑽研教學,傳遞知識,點燃學生的激情,幫他們實現夢想,可是為了職稱,為了多拿證書,他們沒有過多的時間和精力去鑽研教學。

身為家庭的頂樑柱,上有老下有下,他們需要給父母伴侶和孩子提供穩定的物質保障,可是在激烈殘酷的職稱評選中,他們已經筋疲力盡,心如死灰。

關注青年老師的生存狀態就是關注教育的未來,別讓冰冷的職稱晉升制度殺死了青年老師的職業夢想。

一個好老師的精力應該全部投放到教學當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