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歷史上哪些戰爭,是因為一個關鍵人物的出現,取得的勝利?

不才講史


歷史上有很多戰爭,因為一個重要人物的出現,出現了局勢逆轉。我們常常管這種情況叫做"力挽狂瀾"。

比如金朝海陵王投鞭斷江,被虞允文一介書生打得落花流水,南宋保住了半壁江山;

比如漢武帝馬邑之謀誘姦匈奴單于,卻因為一個小兵的叛變,與勝利失之交臂。

這樣的事情看似偶然,其實裡面是必然的。

比如咱今天要講的臥底將軍廖運周,陣前起義,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很難說是決定性的。

淮海戰役中,黃維第十二兵團馳援徐蚌前線,隸屬於第十二兵團第85軍的廖運周第110師,從那時候就準備陣前起義,關鍵時刻給黃維插上一刀。

11月14日,85軍離開蒙城,到了雙堆集的趙莊,解放軍前面佔著宿縣不放,後面又拿下了蒙城,黃維已經是進退維谷。不多久,解放軍的大包圍圈就已經把黃維圍住了。

按理說,中野15萬,黃維也是15萬,孫子兵法講十則圍之,15萬怎麼圍15萬?

其實真相卻是,解放軍每個戰士的後面都有五六個民兵和民夫輔助,尤其是民兵,作戰相當積極,因為能參加解放軍是一人參軍全家光榮的事。從這個角度來看,中野帶上民兵,圍黃維並不是太難。

難的是,中野沒有重武器,沒法打。

這時候,廖運周出現了。

黃維不想被解放軍包圍,就安排四個軍每個軍出一個師,齊頭並進,向西突圍,回到蒙城!

這四個師中,就有廖運周的第110師。

廖運周對黃維說,齊頭並進不如錐形進攻!110師衝破陣地,後面三個師衝上去擴大戰果

我們110師來當先鋒!

齊頭並進和錐形進攻相比,確實不是一個好戰略,因為國軍內部矛盾重重,想要齊頭並進實在太難。如果有人大前鋒,跟在後面打順風仗,大家肯定都願意。

就這樣,廖運周帶著110師衝向解放軍陣地。

解放軍陣地上,是中原野戰軍的第六縱隊,司令員是王近山。廖運周和王近山早就聯繫好了,放開一個口子讓廖運周過去,對六縱來說,是極其危險的。因為六縱只有4個旅,如果放開,可能意味著被黃維三個師劈成兩半!

當六縱讓110師5500人衝出包圍圈後,六縱忽然合攏、切斷通道。後面過來的國軍,遭到迎頭痛擊!當黃維問廖運周時,廖運周說"一切正常,正在前進!"

跟著廖運周的三個師,在中野六縱的堅決阻擊下,只能付出巨大傷亡後撤出戰鬥。

到這裡,黃維的包圍圈,算是紮緊了。

後來,黃維依然有多次突圍的機會,但是常隊長不讓。常隊長一會讓他回蒙城,一會讓他去蚌埠,一會讓他打宿縣,卻不知,黃維兵團,最需要做的事,就是逃命。

廖運周師,雖然是陣前起義,卻有著完整的黨組織系統,過來後直接成建制參加解放軍,形成戰鬥力。後期殲滅黃維的戰鬥中,廖運周師的炮兵發揮了重要作用。要知道,中野最缺的就是重武器,廖運周能帶來一個炮營,那就是不世之功了。

誰在殲滅黃維的這場戰役中起到了關鍵性甚至決定性作用?恐怕這個問題難以回答。因為每個解放軍、每個支前民兵的功績都不能忽略,否者那就是唯心史觀。

但,廖運周起義,確實最大限度減少了我軍傷亡,卻是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歷史知事


歷史上哪些戰爭,是因為一個關鍵人物的出現,取得的勝利?

我想說的是,一場戰爭絕不是一個人能夠左右的,那是一群人的集體意志才能達到的結果,但一場戰役確實是可以因為一個關鍵人物的出現,而取得順利。而且我認為題主對戰爭、戰役、戰鬥等的概念還有一些疑惑或者不太明白的地方,下面首先解釋一下:

  • 戰爭:戰爭是政治鬥爭或者外交手段的極端表現,當通過政治談判、外交談判等都不能解決的時候,戰爭就登上歷史舞臺,他是一系列的戰役所要達到的結果,比如由平型關大捷、崑崙關大捷、長沙會戰、松山戰役等一系列戰役所組成的抗日戰爭,最終目的是把日本侵略者趕出中國;而由蘇中戰役、孟良崮戰役、三大戰役等組成的解放戰爭,最終目的是奪取天下,解放中國;


  • 戰役:戰役是戰爭的組成部分,達成戰爭的手段;

  • 戰鬥:戰鬥是戰役的組成部分,是戰役的具體單元,通常團以下的小規模的軍事活動都可以稱為戰鬥。當然,我們不能排除《亮劍》中由獨立團發動的【平安格勒戰役】,因為他的投入人數是師以上的,可以稱之為戰役,它是非常態的。

因此,一個人可以影響一場戰爭,但不能左右一場戰爭,但可以左右一場戰役。

比如,長征時期的四渡赤水,又比如解放戰爭時期的蘇中戰役、孟良崮戰役,這些戰役,不是隨便任命一個什麼李司令、張司令、馬司令……就可以達成的,他的指揮官通常都必須具有獨特的特點或者高超的指揮藝術才能夠達到,都是無可替代的。

四渡赤水、和孟良崮戰役大家講的比較多,所以不講,下面稍微講一下蘇中戰役。

蘇中戰役

蘇中戰役是解放戰爭第一年最最最重要的一場戰役,他的最最最重要性主要體現在下面幾個方面:

  • 戰略偵察:在解放戰爭的初期,國民黨異常強大,到底怎麼打,誰也不知道,需要一些具體的實踐來總結規律;

  • 改變中央戰略方向:蘇中戰役的七站七捷,改變了“向北發展、向南防禦”的戰略規劃,證明南邊也是可以有作為的,不是隻能給北邊做輔助,做嫁衣;

  • 戰役模板:蘇中戰役,最終作為模板教材,黨中央毛主席明文規定所有解放區都必須效仿,是解放戰爭最正確的打開方式。

蘇中戰役的指揮官

蘇中戰役能夠取得如此偉大的成果,與他的指揮官粟裕將軍是密不可分的,可以說,沒有粟裕就沒有蘇中戰役的偉大勝利。粟裕將軍具有其他將領無可替代的特質:

  • 善於主動思考戰爭規律,不唯上,不媚上,所以能夠從戰場實際去思考,得出與決策層不一樣的結論;

  • 它具有比其他將領都豐富的包圍圈內的戰鬥經驗,從北上抗日先遣隊開始,就一直在四面受敵的環境下戰鬥,所以他敢打險仗、惡戰;

  • 長期與中央脫離,他對戰爭有一套自己的認識,指揮大膽又縝密。

所以,蘇中戰役因為粟裕將軍的出現,取得了最輝煌的結果,在解放戰爭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比禾觀史


中國近現代史上,有一場著名的戰役叫做孟良崮之戰,可以說這一次戰役的勝利,就是因為粟裕的出現,最終贏得了這場戰役的偉大勝利的。

事實上這一次戰役能夠取得勝利還是很難的,畢竟張靈甫帶領的七十四師,是當時國民黨的五大主力之一。

這個七十四師,被蔣介石寄予厚望。蔣介石本來指望著張靈甫,帶領這一支虎狼之師打幾場硬仗呢。

可是,另他想不到的是,最終他的七十四師,全部陣亡在了孟良崮。說實話這個結果一出來的時候,兩個人是沒有想到的。

一個就是蔣介石,他怎麼也想不到,被自己寄予厚望的七十四師怎麼可能會被打敗。真的是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另一個想不到的就是毛澤東,要知道整個七十四師無論是士兵的整體素質,還是他們的戰鬥裝備,都是當時最為頂尖的,別人只能望其項背。

但是,最終他們竟然被粟裕的華野軍,給打敗了。當然了對於毛澤東來說,這個消息就是一個天大的驚喜。

那麼,當初粟裕是如何帶領華野軍,取得了孟良崮戰役的勝利的呢?

說到這裡,我們就不得不說當時的具體情況了。那時候粟裕的華野軍,在華東地區,打了很多勝仗,給國民黨造成了很大的威懾力。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張靈甫作為被蔣介石寄予厚望的一支部隊,他想為蔣介石打幾場漂亮的戰役,讓蔣介石看看。

可是,面對粟裕這樣強大的對手,想要贏得戰爭的勝利,談何容易呀。

不過張靈甫還是做了一個在他看來,決得十分完美的決定。

這個決定就是他帶領七十四師,先到達孟良崮。

這樣做的目的,就是最好是能把粟裕帶領的華野軍,全部給引誘到這裡來,這樣的話他們就能一舉殲滅粟裕帶領的華野軍了。

當然了張靈甫要想取得這場戰役的勝利,就必須要和其它國民黨的軍隊配合,也就是說他負責把粟裕的華野軍,給引誘到孟良崮,然後在結合其它國民黨的軍隊,採用裡應外合的方式,打敗粟裕的華野軍。

對於這種情況,粟裕也不是沒有考慮過,但是,粟裕覺得這個戰役也是一個機會,一個消滅七十四師的機會。

若是想要打敗張靈甫的七十四師,必須要速戰速決,也就是說不給國民黨其它軍隊任何機會,到了孟良崮就把張靈甫的七十四師給殲滅掉。

儘管說這種做法有一些風險,但是,勝利的概率還是很大的。考慮到這個,粟裕帶領的華野軍就到了孟良崮。

然後就是雙方激烈的鬥爭,最後我們都知道粟裕帶領的華野軍,僅用了四天的時間,就把張靈甫的七十四師給殲滅了。

這個結果正好如粟裕所料,他們沒有給國民黨援軍任何機會,在援軍到達之前,就取得了革命的勝利。

所以,孟良崮戰役取得的勝利,就是粟裕將軍在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史學達人


1946年4月,國共兩黨一戰四平,國民黨五大主力之一的新一軍軍長孫立人就當了一次關鍵先生。

在第二次入緬甸對日軍作戰中,孫立人率領新一軍立下赫赫戰功,新一軍擊斃日寇33000多人,擊傷日軍75000多人,孫立人做為一代名將揚威世界,親赴英國倫敦接受英國女王授予的勳章。

1946年4月國共兩黨爭奪四平之戰打響,林彪率領東北民主聯軍八萬人守城,國民黨新一軍、新六軍、七十一軍進攻,由於林彪部頑強堅守,國民黨軍隊久攻不下,此時孫立人不在國內,正在美國參加聯合國參謀總長會議,新一軍暫時由東北保安副司令長官鄭洞國指揮。

孫立人在新一軍中威望極高,其領導地位不可替代,新一軍官兵只服從孫立人,其他人根本指揮不動,做為主力的新一軍群龍無首消極怠工,是導致四平久攻不下的主要原因。

蔣介石一看形勢危險,急忙電召孫立人回國,孫立人在5月13日回到南京面見蔣介石,在5月15日就趕到了新一軍軍部,新一軍官兵一看老軍長回來了,無不歡欣鼓舞願意效力,孫立人立刻制定作戰計劃,對四平城發動進攻。

在新六軍和七十一軍的密切配合下,僅用三天時間就攻克了四平,據說孫立人親自駕駛一輛坦克第一個衝進四平城。林彪東北民主聯軍傷亡慘重退出四平,由於作戰科長王繼芳被俘叛變,重要情報洩露被國民黨獲取,新一軍、七十一軍追殺林彪上千裡,林彪率部渡過鬆花江逃入瀋陽,由於國民黨最高領導層決策失誤,沒有乘勝追擊殲滅林彪,造成了先丟東北後失中國的惡果。

國共兩黨一戰四平,林彪的東北民主聯軍傷亡人數絕對不可能僅有八千多人,算上一路被追殺的傷亡,至少傷亡了兩三萬人。




西賊聞之心膽搖


皮有功,少晉中。

這位被毛主席特意提升軍銜的將軍叫皮定均,在中國一千多名少將中,皮定均能被毛主席提為中將,當做上將來重用,也算是實至名歸。因為皮定均有其輝煌的戰功,他最為出彩的時刻當屬於中原突圍。

抗日戰爭勝利後,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政府調集30多萬部隊,包圍和蠶食中原解放區,企圖消滅中原解放區部隊,打通向華東、華北、東北的進軍道路。毛主席鑑於中原解放區處於國民黨軍重兵包圍之中,勢孤力單,準備讓中原軍區準備以主力向西突圍,轉移至豫西、鄂西、陝南、川東地區。

危急關頭,中共中央和毛主席急電中原局:“立即突圍,愈快愈好,不要有任何顧慮。生存第一,勝利第一”,要準備犧牲一部分兵力,抓緊時間,在敵實施總攻前迅速突圍。

而為了掩護主力部隊的向西突圍,中原軍區決定讓皮定均指揮所部第1旅擔掩護任務,爾後率部向東轉移,繼續迷惑、牽制國民黨軍對兄弟部隊的追擊。從某種意義上講,皮定均的第一旅是為主力犧牲的部隊,是丟車保帥的戰略需要。

皮旅也是中原突圍中的重要因素,其勝負對歷史的影響巨大,皮定均帶領他麾下的7000官兵和國民黨的十萬多人展開了殊死搏鬥,在東部把聲勢鬧得很大,吸引了國民黨十幾萬大軍。

皮定均帶領著7000軍隊和國民黨的十萬大軍浴血奮戰了三天三夜,將國民黨的部隊繞的團團轉,給主力部隊從西面突圍爭取了時間,完成了掩護主力轉移的任務。

之後皮定均率領部在麻城必北突破國民黨軍封鎖線東進,然後越過鄂皖邊界咽喉大牛山,穿過大別山,挫敗國民黨軍多次追擊和攔截,跋涉幹餘里。他率孤軍作戰,足智多謀,巧妙指揮部隊搶關奪隘,穿插於國民黨軍重兵集團之間。

皮定均面對敵人的追繳,決定從這裡離開大別山,衝破敵人在大別山的封鎖線,進入皖中平原。而此時國民黨軍正調集3個正規師和10多個保安團,準備在皖中平原佈置幾道防線進行堵擊。

面對這種情況,皮定均根據掌握的情報,向所有的士兵講到,要求他們拋棄一些繁重的物資,要以最快的速度,搶在敵人部署就緒之前,突圍出去,皮定均給他們的命令只有用一個字總計就是“跑”。

在皮定均的帶領下部隊如同一股鐵流,從大別山上奔湧而來,沿六安合肥公路向東疾馳,一路勢如破竹。15日攻佔肥西的官亭鎮,16日進抵離淮南路不遠的吳山廟。18日夜,皮旅以神速跨過淮南鐵路,進入定遠地區池河鎮,將趕來堵擊的敵整編四十八師一三八旅遠遠地甩在後面。

最終經過連續5晝夜急行軍,橫跨皖中千里平原,到達蘇皖解放區,與趕來迎接的淮南軍區嘉山支隊勝利會師。後來,皮旅被編入華中軍區第十三旅,開始了新的戰鬥歷程。

自中原突圍以來,中原軍區第一縱隊第一旅在皮定均的領導下,從6月27日至7月20日,孤軍轉戰24晝夜,橫跨鄂豫皖三省,歷經23次大小戰鬥,克服崇山峻嶺、暴雨洪水等艱難險阻,冒著酷暑,忍飢挨餓,行程1000餘公里,除掉隊、失散、傷亡2000餘人外,以3個團5000人的完整建制,勝利到達蘇皖解放區,創造了震驚中外的中原突圍的成功戰例!

完成這樣的奇蹟和壯舉,皮定均功不可沒,也才有了最後的“皮有功,少晉中”。


帝國烽火


校長有個習慣,就是喜歡在每次會戰進行到關鍵時刻的時候,直接越過戰區統帥部、前線指揮部,直接發電報給軍長、師長,而這種電報的命令大多數時候都可以概括為四個字,死守待援。而且,每當需要將領賣命的時候,他都會不顧師生關係,直接以平輩稱呼對方,與自己的學生稱兄道弟。而每當收到這樣的電報,學生往往都惶恐不已,最終都下場糟糕。尤其是當校長的命令和戰區指揮部的命令相牴觸的時候,更是感到惶惑。

長衡會戰的時候,在薛嶽原定的以長沙為決戰戰場的計劃被打破之後,國軍各路部隊實際上都已經被日軍壓迫,不斷向南撤退,之前三次長沙會戰取勝的關鍵,也就是爭取外線,實際上已經做不到了,在這種情況下,死守衡陽其實意義並不是太大。尤其關鍵的是,衡陽能否堅守,關鍵在於衡陽與廣西之間的鐵路是否能夠保持暢通,如果鐵路也被日軍切斷,那麼再堅守就沒多少意義了。

而薛嶽的作戰方案也並沒有以衡陽為決戰之地,只是邊打邊看,在長沙被日軍輕鬆攻破,第四軍被擊潰之後,各路部隊不斷向南撤退的情況下,薛嶽才臨時決心將各路部隊向衡陽集中,複製第三次長沙會戰的成功經驗。也是在這種指導思想之下,薛嶽命令方先覺堅守衡陽,為外圍國軍爭取外線之後的求心攻擊爭取時間。但這次日軍投入的部隊遠超過之前的三次長沙會戰,國軍各路部隊爭取外線都已失敗,薛嶽和重慶、白崇禧都出現了意見分歧,指揮已經不靈,卻仍然要求方先覺堅守衡陽。

因此,方先覺堅守衡陽的同時,實際上並不把解圍的希望寄託在薛嶽身上,而是寄希望於重慶。因此,他從衡陽保衛戰打響之後,就在不斷向重慶直接發電報,報告衡陽的戰況,意圖當然是很明顯的,要重慶考慮清楚,如果能夠調動部隊增援,那麼第十軍就繼續在衡陽堅守,如果自忖增援無望,就要及早放棄衡陽,向西轉進,以利再戰。但重慶每次來的電報都是各種鼓勵之詞,核心也還是四個字,死守待援,不許放棄衡陽。

方先覺作為第十軍軍長,在衡陽外圍的增援部隊始終無法到達的情況下,是不是可以自己下令撤退呢?重慶不同意,他真不敢。此前常德會戰時,餘程萬率五十七師按計劃死守常德,等待國軍外線部隊增援,但一直打到常德已經被日軍炸成一片廢墟,五十七師僅剩二百多人,餘程萬才最終下決心率五十多人撤出衡陽,但在戰後仍然被追究責任,差點被送上軍事法庭進行審判,是在王耀武和餘程萬多方活動之下,才免於懲罰。

同古之戰,戴安瀾死守同古,等待遠征軍後續部隊到來後反攻,但他在同古血戰半月之久,後續部隊仍然無法按原定計劃到達戰場,再繼續堅守已經是無謂的犧牲,但蔣仍然通過駐滇參謀團轉給戴安瀾一封電報,要求他死守同古。此時緬甸戰場形勢已經變化,原定計劃已經無法繼續實施,杜聿明已經在考慮後撤至平滿納與日軍進行決戰,於是下令戴安瀾率部撤退。撤離同古,去往平滿納的路上,戴安瀾奉命晉見校長時,心情就非常忐忑,怕被追究責任。

所以,方先覺雖然不斷致電重慶,要求派部隊增援,而校長的電報總是要求他死守待援,也總是說他已經在親自督促國軍各部隊向衡陽增援,李天霞的一百軍、王甲本的七十九軍和粵軍六十二軍都已在積極向衡陽外圍日軍攻擊,所以始終要求方先覺堅守待援,不能放棄衡陽。但實際上,這時候衡陽外圍的國軍在日軍的猛烈攻擊之下,已經無力突破日軍防線,更進一步接近衡陽。這就讓方先覺同意了日軍的傳單的判斷“不是你們對不起國家,而是國家不要你們了”,最終在發出“最後一電”之後,率部投降了。

所以,衡陽保衛戰最後就成了一本說不清的糊塗賬。第十軍的人認為自己是彈盡援絕之後才投降,主要是因為友軍增援不力,而六十二軍和七十九軍、一百軍則認為不是自己曾援不力,而是當他們千辛萬苦突破日軍防線,接近衡陽的時候,方先覺已經率第十軍殘部投降了,導致整個戰役潰敗,七十九軍尤其損失慘重,在撤離戰場時被日軍伏擊,軍長王甲本陣亡。而方先覺“降漢不降曹”的投降也在逃回重慶後被宣傳成了英雄。


蕭武


中國共產黨的遵義會議,重新確立了毛澤東在黨和軍隊的領導地位。毛澤東在危難時刻,力挽狂瀾,給中國共產黨,中國紅軍,指明瞭前進的方向,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中國共產黨,中國工農紅軍,在毛主席的正確領導下,克服了種種困難,歷經千險萬阻,勝利到達了陝北,完成了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徵,為以後奪取全國的政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水金304


我們都知道的四渡赤水之戰,就是屬於這樣的一場偉大的戰役。

說白了這一次戰役的勝利,起著最大作用的人就是毛澤東,正是毛澤東以少勝多,帶領工農紅軍打贏了這次戰役。

為什麼我們這麼說呢?

因為在四渡赤水之前,李德、博古等人的錯誤指揮,導致了工農紅軍的數量銳減,本來工農紅軍有八萬多人,但是,經過李德等人的指揮,最終工農紅軍只剩下三萬餘人。這個傷亡真的是太過於慘重了。

在紅軍數量不多的情況下,蔣介石派來了二十萬大軍,對紅軍進行圍追堵截。他們想一舉殲滅工農紅軍。

說實話若是工農紅軍,再有李德他們指揮下去,後果真的是不堪設想。

不過還好,因為經過遵義會議之後,大家推薦了毛澤東作為黨和軍隊的唯一的領導人。

也就是說,此刻帶領工農紅軍和國民黨戰鬥的任務就落到了毛澤東的身上。

面對來勢洶洶的敵軍,還有在敵強我弱的形勢下,毛澤東對戰爭進行了深入的分析,最終他覺得我們要採用靈活的作戰方式,集中我軍優勢兵力,和國民黨做殊死拼搏。只有這樣,我們才有可能打敗國民黨反動派。

因為我軍人數少,作戰比較靈活,可以任意的在敵人的地盤上穿梭,而不被敵人發現。正是通過這種靈活作戰的方式,毛澤東帶領工農紅軍,四次渡過赤水河,對國民黨反動派造成了重大的打擊。

最後,國民黨不得不趕緊逃離。

正是在這樣緊急的情況下,毛澤東帶領工農紅軍,走出了困境,取得了四渡赤水戰役的偉大勝利。

這一次戰役的勝利,不僅挽救了黨和軍隊,更是挽救了中國以及廣大中國人民。恰恰也是在這一次戰役之後,工農紅軍開始從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勢發展的。

四渡赤水之戰,被毛澤東視為他這一生打的最為得意的一次戰役。當然了毛澤東的一生打的經典戰役有很多,比如說三大戰役等。

但是,赤水之戰絕對是讓毛澤東記憶猶新的,畢竟正是這一次戰役,毛澤東是帶領三萬紅軍,打敗了國民黨二十萬大軍。


漢史趣聞


解放戰爭時期,千里躍進大別山一戰的勝利,劉伯承就是在起著關鍵性的作用。而且這一次戰爭,在當時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

我們都知道,解放戰爭時期打響的時候,國共雙方一直都是對峙在黃河以北的戰場上。

很顯然對於我們人民解放軍來說,國民黨的軍隊,都集中在了北方戰場,這是對我軍十分的不利的。

畢竟我軍最為擅長的就是打運動戰,打游擊戰,越是地廣人稀,對我軍越是有利。

說白了地盤若是小了,不利於我軍的作戰。

再加上那時候,國民黨將領胡宗南對延安地區虎視眈眈。

在這種情況下,毛澤東想要急迫的打破這種局勢。最好能夠把國民黨的一部分軍隊,給引到長江以南去。

在這種情況下,劉伯承以及他帶領的中原野戰軍,就擔負起來了這個使命。


對於劉伯承來說,當時的他已經把生死置之度外了,既然要把軍隊,深入到長江以南,就必須要對敵人造成重要的打擊,只有這樣才有可能把敵人引到長江這一代來做戰。

在這種情況下,劉伯承就開始選擇了要到敵人最為密集的大別山地區。

可以說大別山就如同敵人的心臟一般。

若是劉伯承的軍隊,能夠突圍到這一地帶,他們就將會如同一把利劍,插在了敵人的心臟。

這絕對能夠給敵人帶來傷筋痛骨的打擊。

可是,想要靠著自己的孤軍,打到敵人的心臟地區真的是太不容易了。

當然也並不是沒有希望。

可以說只要每一個人,他們都抱著必死的決心,去打這一場戰役,還是有可能勝利的。

所以,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就是在劉伯承的號召下,他開始帶領著劉鄧大軍向大別山突圍了過去。

我們都知道在這裡劉伯承鼓勵戰士們“狹路相逢勇者勝”,不管遇到什麼樣敵人,只要我們拿出不怕死的精神,我們肯定是可以打敗他們的。

最終在這樣的鬥爭下,國民黨的軍隊,都被打的膽寒了。他們失去了一個又一個的軍事要塞。

最終劉伯承帶領的劉鄧大軍,贏得了大別山戰役的勝利。

此次戰役的勝利,用毛澤東的話來說,就是人民解放軍有防守到主動進攻的一個轉折點。

從此,中國各個地區,開啟瞭解放全國的熱潮。

可見,這一次勝利,對於人民解放軍來說,是多麼的重要。


不才講史


紅軍長征時,儘管突破了對手的四道封鎖線,但卻戰損非常嚴重,血戰湘江以後,由長征出發時的8萬多人,銳減至僅剩下3萬餘人。

再由李德、博古等人指揮下去,紅軍的命運真的不堪設想;遵義會議以後,毛澤東重歸軍隊的領導位置,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毛澤東分析了敵我態勢,決定集中優勢兵力,形成一個拳頭,採取靈活機動的作戰方式,對圍追堵截的對手實施重點打擊,突破對手的包圍圈。


於是,毛澤東指揮工農紅軍,在川黔滇邊地區進行的一次非常出色的運動戰,因為毛澤東這個關鍵人物,運籌帷幄,甩掉了對手數十萬重兵的圍追堵截,堪稱中國工農紅軍軍史上的神來之筆,教科書式的經典戰鬥案例,這就是紅軍歷史上有名的四渡赤水。

中央紅軍紅1、3、5、9軍團分三路先後從遵義、桐梓、松坎地區出發,擊潰黔軍的抵抗,打退尾追的川軍特遣支隊徐國瑄部、郭勳祺旅、潘佐旅等部,從元厚、土城向西渡過赤水河,即四渡赤水第一渡。

鑑於敵主力已大部被紅軍吸引到川滇邊境,黔北兵力空虛的背景下,毛澤東決定出敵不意的回師東進,再次折回貴州;紅軍先頭1個主力團先敵搶渡二郎灘,成功地掩護部隊在太平渡、二郎灘第二次渡過赤水河,在遵義地區作戰歷時五天,擊潰和殲滅敵2個師又8個團,俘敵3000餘人,是中央紅軍戰略轉移以來取得的一次最大的勝利,即四渡赤水第二渡。

敵企圖圍殲紅軍於遵義、鴨溪狹窄地區,毛澤東就決定將計就計,偽裝在遵義地區徘徊尋敵,以誘敵迫進,然後再轉兵西北,尋求新的機動;由紅3軍團向西南方向的金沙佯動,當敵吳奇偉部北渡烏江和滇軍孫渡部靠近紅軍之際,紅軍主力突然轉兵向北,從茅臺鎮第三次渡過赤水河,再入川南。

以上三渡赤水河,目的完全是為了迷惑和調動對手,中央紅軍進入川南,再次擺出北渡長江的態勢,對手再次把主力和注意力集中到川南時,毛澤東卻命令中央紅軍秘密迅速地從太平渡、二郎灘、九溪口第四次渡過赤水河。

在毛澤東的指揮下,中國工農紅軍先後四次渡過赤水河,在中國革命非常危險的關頭,挽救了這支工農武裝的軍隊;最終,歷經千辛萬苦,到達了陝北延安,從此在毛澤東的正確領導下,中國革命從勝利走向勝利,推翻了壓在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中華人民共和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