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1 坤鵬論:30歲前,追隨好老闆比進好公司更重要

管理的本質在於用人,統治的根本在於治人,而領導的精髓則在於御人,領導的才幹,就是長於識人善用。

——林肯

坤鵬論:30歲前,追隨好老闆比進好公司更重要

坤鵬論前兩天看到一篇文章,講曾經在一個寢室上下鋪的兩個大學生,畢業後,一個去了金山,職位是直接向黎萬強(如今小米的三號人物)彙報,2010年雷軍創辦小米,他也跟著過去了,後來繼續跟著黎萬強,因為是第一批員工,自己也勤奮爭氣,拿了不少小米的期權,而另一個則選擇去了上市公司暴風,也拿了點小股。

兩人關係不錯,每每見面,去暴風的總是勸去小米的同學,掙得少,還累,何苦呢,趕緊趁年輕換地方吧,就這樣幾年過去了。

在小米的同學雖然也有過猶豫,但還是堅持下來了,結果最近小米準備IPO上市,按700億美元的估值換算,這哥們即將暴富成身家10億人民幣的小土豪。

兩個本來同一起跑線的好基友,都是普通人,都很努力勤奮,財富卻一下子差了十萬八千里,選擇小米的那位簡直就像坐上了宇宙速度的火箭。

這不禁讓坤鵬論想起李笑來在《七年就是一輩子》提到的“賺錢一定要快,要快到超越‘第二宇宙速度’,不然你飛不出去。”“賺錢慢是一種罪,原罪。”

正是基於這個概念,李笑來早早就實現了“睡後收入”,並靠比特幣成為幾十億級別富豪。

坤鵬論:30歲前,追隨好老闆比進好公司更重要

到這裡,你可能會說,前面那兩位同學的不同,完全是命。

古人曾說過,小富由儉,中富由命,大富由天,但坤鵬論卻認為,小富由勤,中富由擇,大富由天似乎更貼切些,人生中選擇比勤儉重要,大富不可奢求。

人的一生確實會遇到很多分岔路口,沒有誰能準確地預料到一個現在看來不好的分岔路口會最終會有一個更好的結果。

就算是天天高喊公司將會成為獨角獸的創業者,其實他們自己心裡根本也沒數。

世界上大部分人,就像你和我,其實皆凡人,資質平平,還都受過中國按部就班的傳統教育,要想成為馬雲、馬化騰難上加難,就算複製一個李笑來都實屬不易,所以,坤鵬論認為,最實在的選擇,只有快速進入快速發展的行業、群體和團隊,借勢比創勢更現實。

那麼如何清晰地認識到哪些行業未來會快速發展?

方法真的就像一層窗戶紙,一點就破。

坤鵬論一般會去看VC的投資數據,VC們整天都在尋找未來和下一個風口,他們往往會有自己獨特的信息來源和專業的研究團隊,所以肯定要比我們這些非專業的個體敏感、靠譜得多。

當然,你千萬不要偏聽偏信媒體上投資人的口若懸河,凡是能公開發表出來的,一是為了凸顯自己的高瞻遠矚,二是純為了公關宣傳,你要盯的是,他們投資款的真正流向,凡是大把資金流入的行業,大概率將是未來快速發展的行業。

人隨財走,錢向哪裡流,你就應該大踏步跟進,道理簡直到不像個道理——錢多速來!

坤鵬論:30歲前,追隨好老闆比進好公司更重要

坤鵬論還發現,人們在選擇時,常常還會忽視另一個重要選擇,那就是領導,上司,老闆,頭兒,老大!

在某種程度上講,跟對一個好老闆,比進一個好公司還重要!

那個叫做老闆的人,其實才是塑造你職業生涯的最重要角色,甚至還能成為改變你一生命運的人。

坤鵬論:30歲前,追隨好老闆比進好公司更重要

互聯網圈曾經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現任阿里執行副主席,十八羅漢最後一個加入者——蔡崇信,1999年,他還是北歐地區最大的工業控股公司Investor AB附屬公司InvestorAsiaLimited的副總裁及高級投資經理,主要負責該公司亞洲私募股本業務。

在趕赴杭州拜訪馬雲後,竟然提出放棄一切(包括年薪70萬美元),跟著馬雲一起幹,月薪500元也沒關係。甚至,他的家人,以及懷孕的妻子都強烈反對。

蔡崇信幫馬雲去註冊公司,在湖畔花園炎熱的夏夜,他揮著汗水對著白板和第一批員工講股份講權益,將十八份完全符合國際慣例的英文合同,叫馬雲和十八羅漢簽字畫押。

蔡崇信到來以後,將阿里巴巴做成了公司,並以正式合同的形式,將最初十八羅漢團隊的利益綁到了一起。

最終,蔡崇信成就瞭如今“馬雲背後的男人”這樣的美名,同時自己也成為2017年華人富豪榜第四十。

說個更近些的例子,像坤鵬論這樣不算成功的人生,也有至少兩位領導起到了關鍵作用。

第一位領導,在坤鵬論20多歲剛剛進入某家雜誌社三個月後,就被破格提拔成為主編,負責一本雜誌的經營,當時的自己,除了會寫文章外,既不懂經營,也從來沒做過管理,人還挺內向。

但正是為了這份寶貴的信任,坤鵬論拼出全力,甚至在一年的時間裡,基本沒有過過週末。後來,和團隊小夥伴一起把雜誌帶到了發行量新高,並實現了盈利。

在這期間,坤鵬論為了克服內向,每次要當眾講話前,都會提前把講話稿背熟,並不斷演練,還拉著女朋友旁聽,指出問題所在。

很累,但年輕,更多的是成長的快樂,這段時間是坤鵬論的人生加速期。

第二位領導,集團的總裁,一位非常值得尊敬的職業經理人,除了同樣給予充分信任外,她還教會了坤鵬論什麼才是先進的管理,如何經營公司。至今,坤鵬論還在沿用她所教導的方法進行著管理實踐。

坤鵬論:30歲前,追隨好老闆比進好公司更重要

總結下來,坤鵬論認為,好老闆常常具備以下這樣的特點。

1.信任,這份信任是建立在你做出成績的基礎之上,如果你一旦通過老闆的信任考驗,接下來,他會給予你100%的信任,放手讓你去嘗試,即使錯了,他也會充分包容,只要你不在同一個地方跌倒,他的信任永遠不變。

士為知己者死,自古以來,信任的力量可以讓人潛力爆發,不用揚鞭自奮蹄,老闆對你的期望越高,你成長得越快。

羅斯福曾說過:“一位最佳領導者,是一位知人善任者,而在下屬甘心從事其職守時,領導要有自我約束力量,而不插手干涉他們。”

2.不會讓你舒服,好老闆從來不會讓下屬躺在舒適區,總是不停地鼓勵著你,激發著你,鞭策著你,向前向前向前!一件事你說三天完成,他會說,明天下班前交給我,某項任務你說不可能,他會說,沒有試憑什麼說不行,這樣的老闆,往往會給人簡單粗暴,不通情也不達理的印象。

但,當屢屢把不可能幹成可能後,你就會發現,自己的成長竟然如此迅速。

嚴師出高徒,嚴苛的老闆總會帶出執行力強的高效員工,他們其實是在幫你挑戰人性弱點。

有人曾說過:“你心裡罵過很多個你的上級,你也能找出他們一堆毛病,但以後你就會發現,他們之所以能成為領導,正是因為有一堆讓你不舒服的毛病,而那些讓你特舒服的人都成為不了領導,老好人缺乏競爭力。”

3.善於用人,優秀的老闆常常有雙伯樂的眼睛,他們堅信天生我才必有用,沒有一個人十全十美,全才可遇不可求,這方面的缺點很可能會成為另一方面的優勢。

所以,不會對任何一個員工一棒子打死,甚至還會設定規則,給別人不止一次機會,德魯克曾說過:“管理者的任務,無非就是要充分運用每一個人的長處,共同完成任務。”

他們甚至能從和你的聊天中,發現你在其他方面的潛質,然後鼓勵你去進行新的嘗試,在你戰戰兢兢跨進陌生職位時,他常說的一句話是:“試吧,你肯定行!”

在這樣好老闆的帶領下,員工各個都像打了雞血般把自己的擅長做到極致。

4.給我建議和選擇而不是讓我決定,坤鵬論遇到的第二位領導就是這樣的典範,每次和她彙報工作,不光要做好詳盡地準備,以備她的各種各樣問題,因為只要有一個不能順暢正確回答,那就自己乖乖回去重新準備,而且還要在做出幾個建議,因為她總會問,你怎麼考慮?為什麼這樣麼考慮?

遇到這樣只做選擇題的老闆,你應該謝天謝地,他是在有意識地鍛鍊你的思維,培養你的獨立思考能力,甚至可以說,是把你當未來的老闆培養。因為每次精細的準備,都是讓你看清事情的全貌,每次“你怎麼考慮”,是讓你站在更高、更深的角度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一個好的領導人善於把追隨者培養成領導者。

5.德才兼備,德為先,這也是坤鵬論第二位好領導給出的選人標準。

如今,“成功者就得不要臉”的觀念大行其道,但把時間線拉長,凡是不要臉,道德水平低的人,都走不遠,有句俗話說得好,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坤鵬論看多了品德有缺陷卻一時得志的人,最終都要還回去的事例。所以,選員工如此,選老闆則更要以此為準。

坤鵬論:30歲前,追隨好老闆比進好公司更重要

馬雲曾說過:“一個人30歲之前,追隨一個好老闆,比進入一個好公司更重要。”

這個世界上好老闆永遠比好員工珍稀,我們最常見的情況是這樣的,大部分公司,都會有一個每天坐在那裡,你卻不知道他在幹嘛的領導。都會有一個既沒能力又自以為是的領導。都會有一個只顧自己不管手下的領導。都會有一個對上阿諛奉承,對下道貌岸然的領導。都會有一個把承諾當放屁的領導。都會有一個出了事就把責任往下屬身上推的領導。

年輕人,選擇先從選老闆開始!

請您關注本頭條號,坤鵬論自2016年初成立至今,是包括今日頭條、雪球、搜狐、網易、新浪等多家著名網站或自媒體平臺的特約專家或特約專欄作者,目前已累計發表原創文章與問答3000餘篇,文章傳播被轉載量超過300餘萬次,文章總閱讀量近4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