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8 首艘国产航母的舰载相控阵雷达,比“辽宁”舰更牛!

首艘国产航母的舰载相控阵雷达,比“辽宁”舰更牛!

国产新航母的舰岛上,雷达的弧形外罩已经被矩形平板天线所替代,同时雷达天线阵面也由正转偏

2018年8月26日,首艘国产航母离港开始进行第二次海试,从而表明国产新航母向前又迈进了一大步。我国的第一艘航母是 “辽宁”舰,它是在俄罗斯“瓦良格”号航母的基础上改装、升级而来,舰载电子系统最大的变化就是将国产052C型“中华神盾”驱逐舰上的346型有源相控阵雷达移植到航母上,因此赋予了航母极强的远程目标探测、监视和跟踪能力,使得它的远程预警探测能力,大大优于俄罗斯海军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但从昨天公布的新航母海试画面来看,首艘国产航母安装了更新的舰载相控阵雷达,在各个方面都比“辽宁”号上的雷达更强。

取消天线气冷装置,雷达探测性能大幅提升

从国产新航母舰岛外形上可以明显看出,原先安装在“辽宁”舰上的346型舰载有源相控阵雷达的圆弧形防护罩,在新航母上变成了平整的平板。也就意味着,就像052C型驱逐舰向052D型驱逐舰改进发展一样,新航母采用了类似052D型驱逐舰上346A型改进型雷达的相关技术,雷达天线形状趋近为正方形,取消了346型相控阵的弧形外罩,天线总体面积也进一步提升。所谓弧形外罩,其实就是346型雷达的大型气冷制冷冷却系统,是为了解决雷达天线发热量过大的问题而准备的。

但新航母雷达上,弧形外罩没有了,这表明气冷系统已被取消,表明新航母的舰载雷达T/R组件性能大幅改善,不但解决了发热过高的难题,而且功率也有进一步提升。对于雷达而言,这意味着雷达波的探测分辨能力和探测距离都有一定提升。预计新雷达的探测距离可达300~350千米,比“辽宁”舰稍远50千米左右;监视和分辨小目标的能力则提高更多,能在更远的距离发现敌方掠海飞行的飞机、无人机和巡航导弹。

首艘国产航母的舰载相控阵雷达,比“辽宁”舰更牛!

除 “辽宁”号航空母舰的舰岛,可以看到,有弧形外罩的346型雷达,安装在舰岛正前方

为隐身,雷达安装位置由正改“偏”

除了雷达天线本身有显著技术提升外,新航母舰载相控阵雷达的安装位置也有显著变化。

“辽宁”舰舰岛上的346型相控阵雷达的天线面板是正向面对航向正前方,同时前部雷达天线面板和侧面天线雷达面板之间的转角是直角。由于正面天线面板面积很大,对于前侧的敌方雷达波而言,相控阵雷达天线阵面构成了一个非常大的反射面,镜面反射效应使得舰岛的雷达反射截面积信号特征大幅增加,这对于隐身是非常不利的。同时,正面雷达天线面板和侧面雷达天线面板之间的直角,也对雷达波的散射和舰岛隐身效果不利。

而在新航母上,则充分考虑到隐身效果,346A型舰载雷达的相控阵雷达天线阵面不再正对着航向正前方方向,而是两个阵面分别向左右偏出几十度角,这样一来雷达天线阵面就可以对主要来自正前方的探测信号进行散射,将雷达回波散射向其他次要方向,降低敌方雷达探测效果。而同样的,由于346A型舰载雷达总共有4块,因此舰岛后方两侧的两块雷达天线阵面,肯定也分别朝向左后方和右后方,航母的后向雷达截面积特征也因此进一步缩小。同时,新的设计还将两个雷达天线阵面之间的直角夹角切出一刀,多切出一个反射面,多反射面设计也有利于对雷达波的散射,提高隐身能力。

结语

从舰载相控阵雷达的升级和改变来看,新航母相比“辽宁”舰,可谓有了方方面面的全面进步,相信随着该舰进一步安装和试验的完成,肯定还有更多新的升级改进细节被披露出来。(来源:兵工科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