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2 千阳家风家训故事——“耿直廉吏”郭钦

“宁为天子拉马坠蹬,不为奸雄出谋划策”,这是西汉廉吏丞相司直郭钦在王莽篡位后,始终坚守的信念。身为司直,郭钦“掌左丞相,举不法”,执法不避权贵,为民造福。而他留给后人“为政清廉正直,勤恳亲民”的精神始终影响着一代代千阳人。

千阳家风家训故事——“耿直廉吏”郭钦

郭钦, 西汉隃麋县(今陕西千阳县南寨镇大寨村)人,汉哀帝时为丞相司直。西汉在我国历史上经历二百一十年,期间的外忧内患数不胜数。郭钦在汉成帝时已为官朝堂,这时正是西汉走下坡路的时候。中央统治集团内部,女宠争势,外戚争权。当时佞臣董贤依宠仗势,建造别墅、坟墓,庞大豪华,耗资以万万计,文武百官明哲保身,缄口不言,任凭董贤、王莽这些祸国殃民的佞臣横行霸道。而在这国难当头之际,敢于主持正义,拯救国家黎民百姓于水火之中的贤臣志士却寥寥无几,只有丞相王嘉,司直郭钦、尚书郑崇、中常侍王闳等人,将个人功名利禄、人身安危置之度外。郭钦无畏,上书弹劾,受权贵排挤。然而哀帝昏庸,斥降其为卢奴县(今河北定县)令。元始元年,平帝刘衎即位,董贤罢官自杀,郭钦升任南郡(旧治在今湖北省江陵县东南)太守。当时汉平帝年幼,政由外戚王莽居摄。王莽有篡位野心,郭钦以与奸为伍而耻,遂不仕于莽,愤然称病辞官,回归故里。遁迹县境,卧不出户,卒于家。

千阳家风家训故事——“耿直廉吏”郭钦

郭钦的一生,离不开年幼时父辈对他宽严相济的教育和影响。郭钦也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优秀好家风。学业上刻苦努力、生活上尊老爱幼;为官之后,勤政爱民,清廉正直,秉公执法,嫉恶如仇,两袖清风,为百姓兴利除弊,弹劾贪官污吏,深得百姓拥戴;他不畏权贵,面对奸臣董贤一手遮天,颠倒黑白残害忠良的卑虐行径,主动上报朝堂,誓死不渝奸臣同流合污;巡访期间,他面对权贵,不卑不亢,足智多谋,巧妙应对,一举将其铲除。对于误入歧途的良家子弟,他悉心引导,热心帮扶,使其改邪归正,为己所用。

历史是一面镜子,它映刻着过去,也照亮着现实和未来。明代,邑人将郭钦入祀“乡贤”。天启元年(1621),知县夏之时将郭钦入祀“三贤”(燕伋、郭钦、段秀实)祠,夏之时说:“为什么要创建三贤祠?为了使人知我土累有如是之正学,亦刚风烈彩之士,拟人振其风流。”

千阳家风家训故事——“耿直廉吏”郭钦

清光绪十三年(1887),知县李嘉绩在千阳县南寨镇大寨村为郭钦立碑留念,碑铭:汉丞相司直卢奴令南郡太守郭公故里。

透过历史这面镜子,我们不啻收到来自西汉丞相司直郭钦刚正不阿、亲民爱民的高洁德为的精神洗礼,郭钦官虽不高,位不十分大,但他为民、近民、亲民、爱民之心却可昭比日月,留给千阳人的无尽的“精神食粮”,进而激发了我们热爱生活、向往和平的情愫,使我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大义,行走大道,塑造大美,让世界更光明,让人家更温暖,让祖国更强大,让未来更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