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4 岁月在这里停留了三千年,探访云南边境小城——沧源

驱车从大理出发往南,一路经过巍山、南涧、云县、耿马等地,随着气温逐渐升高,最终到达的地方叫做沧源,一个佤族自治县。全县总人口的85%都是佤族,中国近一半的佤族都在这里。

抵达沧源天色已晚,沧源县城酒店很多,人却很少,除了“摸你黑”狂欢节那几天之外,酒店又便宜又舒适。在县城入口处挑选了一家,休整片刻,便出门觅食。烧烤各地都差不多,沧源口味偏辣一些,就不多赘述。

次日,起床发现大雾弥漫,心想坏了,这天气定是什么也看不了,没想到吃个早餐的功夫就彻底放晴了。沧源特色早餐叫米干,与米线很像,口感却截然不同。放上豆豉、腌菜、油辣子等,爽滑可口,汤汁醇香。米干据说农贸市场附近的几家比较不错。吃完顺便再买一些爽口的凉拌木瓜、凉拌芒果、凉拌多依,带着路上吃。边疆少民地区,口味多以酸辣为主,很多水果都被用来凉拌。


岁月在这里停留了三千年,探访云南边境小城——沧源

米干

买好小零食,立马驾车出发,前往中国最后的原始村落——翁丁。翁丁意为连接之水,因小河在此连接得名。直到解放前仍然为原始部落,这里的佤族被称作“直过民族”,表示他们由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因此一些原始的习俗得以保留下来,包括他们的建筑仍然非常原始,五千多年前的河姆渡遗址中出土的建筑与这里非常相似,同为干栏式建筑。在炎热地区干栏式建筑不仅能够抵御蛇虫走兽,隔绝地面湿气,而且还冬暖夏凉。


岁月在这里停留了三千年,探访云南边境小城——沧源

建筑外观


岁月在这里停留了三千年,探访云南边境小城——沧源

还是跃层建筑


岁月在这里停留了三千年,探访云南边境小城——沧源

建筑内部

说到原始,一定对他们的生活习俗感兴趣,佤族人生性奔放,姑娘跳的“甩发舞”动作幅度大,极具爆发力,木鼓是佤族人非常重要的东西。说完这些常规的,再说一点少见的。过去的佤族人生活在原始社会,信奉原始的宗教,他们相信用人的头颅祭祀谷神、雨神,庄稼就会长得好,这属于“血祭”的一种。因此每年农历三月,佤族就会猎人头,把人头血洒在种子上,祈求风调雨顺。翁丁村内有人头桩,解放初期这里存放了170多个人头,现在仍然能看到部分人头骨。猎人头的习俗也导致了村寨之间互相残杀,解放后这种祭祀方式才被彻底根除,取而代之的是用牛头祭祀。

岁月在这里停留了三千年,探访云南边境小城——沧源

人头桩画面太过血腥,只放两张牛头的照片


岁月在这里停留了三千年,探访云南边境小城——沧源

翁丁目前由于地处偏远,游人不多,整体给人一种古朴的感觉,非常难得的没有商业化的东西。

岁月在这里停留了三千年,探访云南边境小城——沧源


岁月在这里停留了三千年,探访云南边境小城——沧源


岁月在这里停留了三千年,探访云南边境小城——沧源

佤族的特色美食很多,比较出名的是鸡肉烂饭,鸡肉煮到软烂,饭也煮到软烂,二者相融,加以简单的野菜相配,入口即化,唇齿留香。

岁月在这里停留了三千年,探访云南边境小城——沧源

还有腌制的各种水果,芒果、木瓜、橄榄、梨,看看朋友们能认出多少?

岁月在这里停留了三千年,探访云南边境小城——沧源

县城里还有一位老奶奶在卖粑粑卷,其味美也,不可言喻。

岁月在这里停留了三千年,探访云南边境小城——沧源

总体来说这里的口味比较重,偏酸偏辣。从翁丁回来吃点东西,和老奶奶买了一个粑粑卷,又出发去看崖画。崖画顾名思义是画在悬崖上的画,沧源崖画之众多,人物形象之丰富是世界罕见的。大约两百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共发现15处崖画,可辨认的图像近1200个。崖画创作于3000多年前新石器时期,据推测是由铁矿石和动物学混合制成颜料,描绘了古人狩猎、祭祀的画面。


岁月在这里停留了三千年,探访云南边境小城——沧源


岁月在这里停留了三千年,探访云南边境小城——沧源

沧源崖画现在尚未开发,此次前往遇上修路,弄得灰头土脸的。整个景区内只简单修了一条山脚到崖画的石板路。在参观过程中除我们之外只有两个人,虽然距离县城不远,可惜对于外人来说知名度不高。不过正是由于游客较少,崖画才得以保存。虽说灰头土脸但来得值,如果对历史人文类的景点不甚喜欢的朋友可能会觉得失望了。从崖画继续往里走,还有一个景点被称为“云南第一天坑”,不过修路的原因这次与它无缘了,期待下次再来一睹真容。

下一站临沧,据说那里的米线种类丰富,很有特色,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