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 二十四節氣之霜降預示著秋日已進入尾聲,而凜冬將至

二十四節氣之霜降預示著秋日已進入尾聲,而凜冬將至

二十四節氣之霜降預示著秋日已進入尾聲,而凜冬將至

一朝秋暮露成霜,幾份凝結幾份陽。

荷敗千池蕭瑟岸,棉白萬頃採收忙。

《霜降》左河水

每年公曆10月23日左右便是霜降,這是一年中的第十八個節氣,也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意味著冬季的初始。

俗話有講“霜降殺百草”。霜降節氣後,天氣漸冷、初霜出現,晝夜溫差變化大,植物漸漸失去生機,大地一片蕭索。

二十四節氣之霜降預示著秋日已進入尾聲,而凜冬將至

二十四節氣之霜降預示著秋日已進入尾聲,而凜冬將至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九月中,氣肅而凝,露結為霜矣。”

《二十四節氣解》曰:“氣肅而霜降,陰始凝也。寒露凝結為霜華,故此節氣命名為“霜降。”

雖說露結為霜,但此時只有黃河流域已見初霜。因此時菊花開,百花殺,所以又名“菊花霜”,其命名貼切,具有濃重節氣詩意。其餘地帶,南方平均溫度為16度,雲南、海南、臺灣、南海諸島則從不見霜,所謂“夏蟲不可語冰,南人不可語霜”。

古代將霜降分為三候:一候豺乃祭獸;二候草木黃落;三候蜇蟲鹹俯。豺狼類動物在霜降之後開始儲存過冬食物,它們會先將捕獲的獵物陳列後再食用;此時廣袤大地上,萬物凋零,草木紛紛枯黃落葉;蜇蟲在洞中垂頭收斂,進入冬眠狀態。

在古人看來,若豺狼沒有將獵物陳列祭天,則意味著國內武士沒有作為;若草木沒有枯黃凋零,則說明天地間陽氣失衡;若蜇蟲沒有進洞休眠,則預示百姓們可能要流離失所。

二十四節氣之霜降預示著秋日已進入尾聲,而凜冬將至

二十四節氣之霜降預示著秋日已進入尾聲,而凜冬將至

二十四節氣之霜降預示著秋日已進入尾聲,而凜冬將至

霜降三旬後,蓂餘一葉秋。

玄陰迎落日,涼魄盡殘鉤。

半夜灰移琯,明朝帝御裘。

潘安過今夕,休詠賦中愁。

《賦得九月盡(秋字)》元稹

對於農民來說,霜降是個極為重要的節氣。

諺語說得好:“霜降見霜,米穀滿倉”“霜降不起蔥,越長越要空”“霜降到,無老少”“滿地秸稈拔個盡,來年少生蟲和病”。

此時中國遼闊的北方,正在進行秋收收尾。將田中作物一併收取,之後還要將田地間秸稈處理乾淨,以免長菌生蟲,影響土地越冬。霜降過後的蔬菜水果都非常美味,此謂之“打霜”,菠菜、青菜、冬瓜、葡萄經霜,味道更佳。

二十四節氣之霜降預示著秋日已進入尾聲,而凜冬將至

二十四節氣之霜降預示著秋日已進入尾聲,而凜冬將至

對於廣大民眾來說,霜降的節氣風俗也很值得一過。

比如吃柿子。“霜降不摘柿,硬柿變軟柿”,霜降此日吃紅柿子,可以強生健體、疏通筋骨。有一些地方認為,此日吃柿可防止流涕、嘴唇乾裂,也有一些地方吃西紅柿。

比如賞菊花。霜降此日,有的富貴人家會在自家搭建小型菊花臺賞菊,北京文人們則多在天寧寺、陶然亭等地舉行菊花會。

比如賞紅葉。楓樹、黃櫨等,經霜潤紅若火花燃燒,燦爛滿山,非常值得一看。此時山間的清爽之氣,亦宜於健康。

比如秋日進補。民間有霜降吃羊肉、兔肉的習俗,據說過霜的兔肉、羊肉非常滋補,可治療腸胃疾病。

二十四節氣之霜降預示著秋日已進入尾聲,而凜冬將至

二十四節氣之霜降預示著秋日已進入尾聲,而凜冬將至

二十四節氣之霜降預示著秋日已進入尾聲,而凜冬將至

舊時習俗則有舉行儀式、掃墓等。古時霜降此日,武官彙集於廟中,向天空放空槍、放火炮,叫“打霜降”。據說“打霜降”後,神明不敢隨意對本地作物降下危害;霜降節氣內有寒衣節,需要向逝去祖宗、故人燒紙,燒紙代“送寒衣”,表達對故去親人的惦念。

面瘦頭斑四十四,遠謫江州為郡吏。

逢時棄置從不才,未老衰羸為何事。

火燒寒澗松為燼,霜降春林花委地。

遭時榮悴一時間,豈是昭昭上天意。

《謫居》白居易

霜降節氣亦要注意身體保養。

此時季節交替,容易感染呼吸道疾病,可多食用梨、蘋果、百果、洋蔥、橄欖、蘿蔔等,止咳生津、潤肺去燥;冬季將至,人們需要保護膝蓋、關節等處防止骨折。此節氣是一年中老年人骨折的高峰期,故需要注意保暖防寒、及時補鈣,不可運動過量,熱水泡腳、按揉迎香穴、戴保暖護膝等亦可。

二十四節氣之霜降預示著秋日已進入尾聲,而凜冬將至

二十四節氣之霜降預示著秋日已進入尾聲,而凜冬將至

至此,秋日已進入尾聲。

在秋葉墜落中,月影朦上寒影,輕霜覆上涼枝,人們將扇子收起,將薄衣壓入箱底。從瓜果初熟的立秋,到舉國歡慶的中秋,人人沐浴在秋光裡、沉浸在瓜果芬芳中,月轉星移,就到了深秋時。很難不讓人嗟嘆,這流年暗中偷換!

然而這便是上天莊重的旨意。在這收斂的季節,我們不再狂歡,如夏夜時圍坐在水邊濯足,看螢火蟲穿梭,高歌漫曲,擊掌歡愉……我們需要為漫長的冬日做準備,節約精力,對抗寒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