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3 毛主席从不忌口,哪一样调味他却不吃?

毛主席从不忌口,哪一样调味他却不吃?

年逾90的程汝明,从1954年开始参与毛泽东的饮食服务,1958年进中南海,在毛泽东家和另一位厨师李锡吾共同主厨,至1976年离开,为毛泽东家庭服务了19个年头。

毛主席从不忌口,哪一样调味他却不吃?

毛主席从不忌口,哪一样调味他却不吃?

提到毛主席爱吃什么,程汝明兴致盎然地说毛主席吃东西没有什么忌口的,什么都能吃,他比较喜欢吃鱼,鳝鱼、泥鳅,他都爱吃。但是他不太爱吃大鱼,喜欢吃小鱼。对鱼肉,毛主席喜欢吃鱼腹部的肉,不喜欢吃脊背处的肉。

他说:“毛主席特别喜欢吃鱼头,我们常给他做沙锅鱼头、沙锅鱼脑。吃起鱼头来,毛主席就不忌讳了。我们常常给他炖两三斤重的大鱼头,煮熟了以后,把骨头剔除干净了给他吃。毛主席还喜欢吃牛肉、猪肉、羊肉……是肉他几乎都喜欢吃,社会上人们更熟知的是他老人家喜欢吃辣椒。但有一点很特别,就是我在毛主席那里发现他不吃酱油,无论做什么菜都不让放酱油。”

毛主席从不忌口,哪一样调味他却不吃?

毛主席从不忌口,哪一样调味他却不吃?

由于一些有关毛泽东的回忆和电影,许多地方都开有打着毛泽东旗号的毛家菜馆,菜馆的当家菜就是“毛式红烧肉”,可没有一处是不放酱油的。

程汝明听说,毛主席绝对不吃酱油,做什么菜都不让放酱油。他给毛主席做红烧肉,是将糖放在油里炒熬形成的红色。开始,程汝明只是听到说不让放酱油,但不知道毛主席为什么不吃酱油。

后来,是专列上一个叫刘耀方的服务员,勇敢地向毛泽东提问,“毛主席,你怎么不吃酱油啊?”毛主席告诉小刘,他最初是吃酱油的,后来他产生了腻烦心理。

毛主席从不忌口,哪一样调味他却不吃?

毛主席从不忌口,哪一样调味他却不吃?

因为他的家一度开过酱油作坊,存有一缸一缸的酱油。在一次偶然打开盖子的时候,他发现装着酱油的缸里飘着一层浮动的东西,从此再也不碰酱油了。程汝明说:“这个事除了做饭菜的师傅,连警卫员都不知道。”

程汝明说,除此之外,毛主席对做饭菜没有更多的要求,对饭菜的摆放也没有讲究。他也不喜欢在放菜的盘子里做什么点缀雕花之类的东西,这大概是他不喜欢华而不实的缘故。平时程汝明把菜做好后,习惯用个碗扣在上面,以防毛主席不能马上吃晾凉了。1958年,程汝明的生活又出现了一次大的变化。这年3月,中共中央在成都召开了工作会议,继续批评“反冒进”,毛泽东在会上发表了六次重要讲话。

毛主席从不忌口,哪一样调味他却不吃?

毛主席从不忌口,哪一样调味他却不吃?

这一次,程汝明不光是在专列上和李锡吾一起为毛主席主厨,还下了车,和李锡吾跟随毛主席住进了开会的宾馆。那次从南方回到北京,程汝明得到通知,下火车后跟李锡吾一起进中南海到了毛主席的家。

程汝明到毛泽东家中做饭菜,就从这一天开始。而他被正式安排进毛泽东家服务,是在这一年的下半年。程汝明住进了中南海,就住在毛泽东家也住的丰泽园的一栋两层小楼里。

毛主席从不忌口,哪一样调味他却不吃?

毛主席从不忌口,哪一样调味他却不吃?

毛主席从不忌口,哪一样调味他却不吃?

毛主席从不忌口,哪一样调味他却不吃?

程汝明能成为毛泽东家的厨师,在于他多年在专列上烹制的饭菜,赢得了毛泽东的认可。但厨艺的高低并不是唯一的标准,他为人正直、忠厚老实、性情随和,也是他中选的重要因素。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为毛泽东服务的厨师不止一个。程汝明进中南海以后,逐渐形成了以李锡吾为主,以程汝明为副的厨师班子。他们一中一西搭档,相得益彰,还带出了几个能为毛泽东做饭菜的更年轻的厨师。因为住进了中南海,和毛泽东在一个大院子里,程汝明开始了解到毛泽东的一些生活情况,也于细微处感知了一代伟人严格自律的嘉言懿行。毛主席女儿李讷身体不好,有时生病,毛主席会向交通科要个车,送李讷去医院。

毛主席从不忌口,哪一样调味他却不吃?

从车出门口,到车子回来,毛泽东都要求身边的管理员做好记录,然后按应付的钱到财务科交账。其他亲戚子女类似的情况用车,也都照此办理。这让程汝明很感动。

美国学者罗斯·特里尔曾在他的著作里,为此,发出这样的感慨:“就毛主席的盖世影响来看,只有罗斯福、列宁才能与之相提并论;如果就个人魅力与全球声望而言,他们又不及毛主席。毛主席,其实一直是劳苦大众的代言人,正因为如此,世界政治家们非常钦佩他,当第三世界领导人纷纷来华访问时,都请求一睹毛主席尊容。然而当他们就毛主席晚年的健康原因而未能如愿时,回国途中泪流满面……”

也缘如此,毛主席在向世人表现他富有魅力的一面时,也有其痛苦与脆弱的一面。纵观毛主席一生,以下九件事对毛主席带来巨大心理创伤,领袖的内心世界往往是孤寂而痛苦的,毛主席也概莫例外。

1.母亲匆匆离世,他,无限伤怀;

2.秋收起义后倍受打压,他,心在滴血;

3.第五次反“围剿”,他,被迫“袖手旁观”;

4.毛岸英英勇牺牲,他,心如刀绞;

5.“高、饶”事发,他,忍无可忍;

6.修补体制遭到挫折,他,目光迷茫;

7.“九一三事件”,他,伤痕累累;

8.周总理逝世,他,心力交瘁;

9.唐山大地震,他,默然流泪。

着重说说这最后一个吧,悲伤,对1976年的中国人民似乎丝毫没有怜悯。1月,伟大的周总理的逝世;到了这年仲夏时节,一场震惊中外的大地震几乎把唐山市连根拔起,死亡接近30万人,而这时的朱德刚辞世不久。

地震前,青蛙变得烦躁不安,熊猫则抱头嘶叫,老虎与牦牛都感觉到一场地震的到来而匍匐在地。地震到来时,毛主席虽然已不能多讲话,但仍十分关切灾难的情况,敦促身边的工作人员给他报告详情。他不忘关心百姓疾苦,仍坚持用颤巍巍的手亲自批阅有关灾情的报告,很多在场的人看到他如此神态,纷纷转身拭泪…… 毛主席告诉身边人:“负担太重,死亡是一种解脱。”以致后来他昏厥过去,久久不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