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曹操青梅煮酒論英雄,為什麼只邀請劉備,因為他的皇叔身份特殊嗎?

大馬哈魚12


首先我們要確定一點,在正史中,並沒有“煮酒論英雄”這一橋段,這是羅貫中先生根據相關記載在《三國演義》中的改編而有,“煮酒論英雄”的本質其實是在群雄逐鹿問鼎中原時的政治勢力站隊問題。



劉備在與漢獻帝扯上親戚之後,漢獻帝急於尋找能夠扳倒曹操的合作伙伴,便稱劉備為“劉皇叔”,漢獻帝這麼一聲“皇叔”,等於是把劉備拉到了自己陣營,也把劉備推到了曹操的對立面,曹操的謀臣荀彧勸曹操除掉劉備,以防劉備日後做大對其造成威脅,曹操嘴上雖說“實在吾掌握之中,吾何懼哉?!”其實他心裡也是有所顧慮,劉備仁義天下皆知,再加上關羽、張飛虎狼上將,於是曹操就想試探劉備,如果劉備稍有二心,或顯有志向遠大之人,曹操也是會藉機除掉劉備。


酒席之上,曹操先是試探劉備,誰可為天下英雄,劉備就在那裡裝瘋賣傻的把那幾個人都捋了一遍,譬如劉表、袁紹、袁術、孫策等等,生怕曹操擔心自己成其對手,被曹操稱為“英雄”,為的就是麻痺曹操,不過曹操關鍵一指劉備“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這可嚇壞了劉備,驚的掉了手中吃飯的筷子,也是天助劉備,一個驚雷響起,劉備機智曰“一震之威,乃至於此。”這在曹操看來,劉備不至於北一聲雷嚇到,操笑曰“丈夫亦畏雷乎?”這也是間接說明曹操放鬆了對劉備的警備之心。


回到住所後,劉備心想,我如果再不走,小命肯定得丟在著曹操手裡,即使他今天不殺我,我也是危在旦夕,第二天,恰逢討伐袁術,劉備就主動向曹操請纓,帶兵攻打袁術,曹操也是無心為難,支了五萬兵馬給予劉備,等的劉備兵馬催促跑遠後,曹操才被考較錢糧剛回來的郭嘉與程昱點透,再令許褚追趕,許褚也是個二愣子,追到後被劉備三兩言語打發,這正如“放龍入海、縱虎歸山”。


蘭陵郡主


劉備是唯一一個讓曹操總把他放在跟自己一個水平的人。

第一句就是最出名的,在官渡之戰前夕,煮酒的臺詞,當時他們到底交流了什麼現今已經很難說了,都說先主當時也受了衣帶詔為何秘而不發……其中有很大的可疑。

第二句是劉備岔腳帶著兵打袁術一去不回頭,董承東窗事發被宰了,曹操偏就不打袁術,要盯著劉備揍時候,諸將不解,曹操的說辭。人傑,曹操夸人一般都不這麼直白,曹孟德只誇他認為有實力的人。如果在他的地盤,他有一百種方法讓劉玄德待不下去,可你劉備,卻無可奈何。

最後一句,更加赤裸裸地說:

劉備,吾儔也。

這是什麼個情況?

儔是幾個意思?儔,侶也。最早的意思是伴侶同伴小夥伴的意思,老曹你能別這樣嗎?這好好打仗,別調戲人家先主可以嗎?

況且說這句話的時候還是赤壁之戰敗走時,老曹被劉備燒了船的情況下他還有這個閒心評論。

所以說,曹操是真心把劉備當老夥伴處的。

真是,仗——我就打著玩,我就圖個樂的事。

尤其是最後漢中之戰,老曹真是打完了就死,當年年尾親自跟劉備打完這最後一役,回了許都,一點不帶猶豫的,到年底就病死了。

最後輸了一回漢中給先主,他也算沒白折騰。

至於曹操為什麼要這麼看中劉備,說他和自己都是英雄,原因忒簡單了,因為劉備確實牛逼……

這麼說是中二了點。

兩人性格里都有些桀驁不馴的味道,都是志遠心大的人,同類總是能輕易發現彼此的。

曹操和劉備,都算是當時草根青年發家,只是劉備更草根一些,已經草根得不能更草根了。

三分天下,能得其一,那時候看劉備一路發跡簡直就是天方夜譚神話一樣的故事。

今天有人覺得他沒啥,不就是靠哭和忽悠嗎。

你現在出門哭一個忽悠一個去試試。

把你丟東漢末年還沒出城估計你就被人宰了。

知道歷史的,都知道我先主也是一點點打出來的江山;其中的艱難險阻不言而喻。



小鬍子說歷史


不單單是因為劉備的身份特殊,而且劉備皇叔的身份並沒有給他帶來多少資源。所以,筆者認為,單請劉備的原因有以下三條:

1.關張為將

劉備如果一個人,那在所有人眼裡都是不足為慮的。但是他手下的結義兄弟,關羽和張飛的加成,讓他在別人眼裡成了不可小視之人。

關羽,張飛,放在當時的三國,或許只有呂布可以拿來和他們單換,其他都不過是兩三刀性命不保的弱將。

而且,曹操對於關羽的喜愛由來已久,早在溫酒斬華雄時就已經有所展現。

所以,有關張作為情深兄弟,曹操自然對劉備有所忌憚。

2.皇族關係加成

劉備身為天子皇叔,在天子得知劉備到此後,便多方打聽和安排,讓劉備進宮,訴以委屈。

劉備和天子相顧無言,互相感嘆。天子更是授予劉備一道密旨,希望劉備能夠集合人馬,起兵勤王。

曹操自然知道,劉備對於這個軟弱無能的皇侄不會坐視不管的,所以單獨邀請劉備青梅煮酒論英雄,來試探口風。

3.劉備本身的野心

從諸侯大會上的初相見,到如今的帝都相處,曹操自始至終沒有小看過劉備。

因為在曹操看來,劉備只是暫時時運不佳,錢糧短缺,兵少將寡。但是憑藉劉備的仁政主張,招兵買馬,收買人心,或許有可能比自己的多疑謹慎更有用。

正是把劉備當成潛在敵人,曹操便越發認為劉備和袁紹、袁術等人不是一個等級的,不能相提並論。

所以煮酒會上,才會有“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


古今中外多少事


我是木子樹,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青梅煮酒,是《三國演義》裡面的精彩章節,也是三國曆史中著名的公案。曹操為什麼當時只邀劉備,我認為他的皇叔身份只佔一小部分,更多的是兩人早年的交往和英雄的惺惺相惜。

早年交往

按照王粲的記載,劉備在漢靈帝尚未駕崩的時候,曾經出現在洛陽,並且和曹操有所往來。

根據陳壽先主傳的記載,175年,劉備15歲,受母命遊學,成為盧植的弟子,馬融的徒孫。

根據後漢書的記載,十五歲的劉備在洛陽郊外的高等學府遊學。

先主不甚樂讀書,喜狗馬,音樂,美衣服。

顯然,劉備拿著宗族的錢,打獵,聽音樂會,出入高級場合,這些事都不可能發生在學校,所以應該是劉備在洛陽城內見世面!

而這一年的曹操,二十一歲,根據三國志的記載,舉孝廉,除洛陽北都尉。

所以得出結論,劉備第一次來到洛陽的時候,曹操已經擔任洛陽北部尉,並在一年前棒打蹇碩的叔叔,和宦官們劃清界限。

這個時候劉備作為盧植的弟子,的確有和曹操交往的時機。

惺惺相惜

當時在曹公營內的劉備並不是一個非常低調的人物,所謂悶聲發大財這句話肯定不是說劉備,劉備是很高調的,雖然物質上出身窮困了點,卻很會結交些當時的遊俠豪傑,很有當初高祖遺風。以至於後來誰都知道劉備這個人,看得出他仗義,但是不夠厚道。

程昱和郭嘉都表示這人早點控制為妙,不然就斬草除根。

曹操偏不,劍走偏鋒麼,當年孟德還是有幾分自信甚至是自負;他老覺得自己能駕馭得住劉備。

何況,當時曹操擁有令人羨慕嫉妒恨資本,能文善武,美人有,謀士有,勇將更不少;手中還有漢獻帝這個砝碼。所謂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說他沒有點自我膨脹是不可能的。

所謂英雄識英雄,兩人性格里都有些桀驁不馴的味道,都是志遠心大的人,同類總是能輕易發現彼此的。

曹操和劉備,都算是當時草根青年發家,只是劉備更草根一些,已經草根得不能更草根了。

所以兩人頗有惺惺相惜之意,只不過曹操自負於能把劉備控制住。

個人看法,謝謝閱讀!


木子樹下看歷史


曹操說那句話有戲謔劉備的意味,並非真的把劉備當英雄看待。根據當時情形,曹操勢大而劉備羸弱,袁術、袁紹均敗在了曹操手下,更莫說劉備了。劉備自稱皇叔,有匡服漢室之雄心。但說歸說,身逢亂世,唯有實力才敢稱雄。

因此,曹操是以成功者姿態邀請劉備飲酒的,說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故意抬高劉備,實則為炫耀自己,內心根本就沒把勢單力薄的劉備放眼裡。不過,說者無意,聽者卻有心。當時那句戲謔的話,讓劉備是驚慌失措,連筷子都嚇掉地上了。

他怕曹操窺探出自己的野心而提前動手,那自己則是萬劫不復了。好在曹操只是開玩笑,本就不是真心話,否則憑曹操的敏銳觀察,劉備的失態是逃不過他眼睛的。當然,也另有一種猜測,那就是曹操試探劉備,看劉備的反應。

好在劉備不斷稱讚曹操的功績,而自己卻十分低調,又巧妙掩飾了自己的驚慌,沒讓曹操看出什麼破綻來。後來,劉備能成大事,除了天命如此之外,也與他這一能隱忍的品質有關係。


詩雨花魂


曹操在和劉備交談時,曾說了一句,天下英雄,唯有劉備和曹操。當曹操找劉備煮酒論英雄時,劉備是曹操手下的人,所以曹操需要試探劉備,看他是否會背叛自己。至於為什麼只要邀請劉備,那是因為如果自己身邊的人不摸透的話,以曹操多疑的性格肯定不會放心。不邀請其他人:第一,不在曹操手下。第二,曹操本人也清楚其他人註定是敵人,沒有交談的必要!第三,其他人不值得曹操去在意。





Am初然


曹操煮酒論英雄,為什麼只邀請了劉備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我們都知道曹操煮酒論英雄目的是為了試探劉備,那麼他為什麼不試探別人,偏偏只試探劉備呢?我的觀點如下。


曹操看出了劉備的才能。

當時劉備只不過是寄人籬下,不過曹操他看出了劉備的才能,他知道劉備不僅僅只是一個只知道打仗的人。他有才能有謀略,在曹操的意識中,劉備分明已經具備了帝王的才能。這讓他內心很不安,因此他想要通過宴請劉備來試探劉備。

天下英雄,唯操與備耳。

這是曹操當時說的話,可以看出在此之前,曹操就把劉備當作了一個英雄。讓曹操產生這種觀點的原因,就是因為他看到了劉備的一些才能。這也讓他產生了警惕的心理,因此才有了煮酒論英雄這一出。

鑑於劉備的身份

劉備之前稱自己為中山晉王之後,後來漢獻帝還與劉備認了親。劉備是皇叔的身份,就已經坐實了。

但是要知道這時候曹操剛剛挾天子以令諸侯。曹操是一個生性多疑的人,劉備的到來不僅不讓他覺得這可能是漢獻帝的一步棋。因此他想要試探一下劉備。

曹操看出了劉備的野心

我們都知道曹操煮酒論英雄是為了試探劉備,那麼他為什麼要試探劉備,僅僅是因為他有才能又有一個皇叔的身份嗎?

我們不妨分析一下曹操試探其實是出於一種忌憚,那麼他到底在忌憚什麼?他忌憚的是劉備變得強大,那麼他將會影響自己爭奪天下。

但是劉備能夠與曹操爭奪天下,必須要有這樣的條件,首先他必須要有才能,手底下有人才等。但是最重要的是劉備必須有想要爭奪天下的野心,才能夠調用其他的這些條件。

因此曹操必須要確定,劉備有沒有爭奪天下的野心。於是他在之前就有可能在劉備身邊住下各種眼線,畢竟劉備是寄人籬下。

他有可能通過自己的眼線得知劉備的一些小動作,從而推斷出劉備可能有野心這一結論,但是猜測畢竟只是猜測,曹操必須要驗證自己的結論,因此他才邀請劉備來煮酒。


以上便是我關於“曹操煮酒論英雄,為什麼只邀請劉備”這一問題的觀點,感謝大家的閱讀。

(文|奉旨說史)


奉旨說史


青梅煮酒論英雄是三國演義中的一個經典片段,在小說中,曹操本意便是試探劉備。當時劉備已經輕飄飄的一句話送走了呂布,回到許昌後也自稱是中山靖王之後,和皇帝攀上了親戚。曹操因為劉備的身份想要試探一下劉備這也說得過去,而青梅煮酒論英雄這件事本身,應該是一個偶然事件。並不是曹操想要聊一聊天下英雄,所以找來了劉備,而是劉備在應對曹操的質疑的過程中,東拉西扯,找來天下英雄做擋箭牌,最後曹操一句“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嚇得劉備筷子都拿不住了,這是小說中的正常邏輯。

這其中激烈的對話和一問一答,都是羅貫中寫小說的時候加進去的,只有最後曹操說的那一句話在《三國志》中有所記載,這也體現了《三國演義》既表現了一部分真實的歷史,又包含著羅貫中的藝術加工,使得小說更加膾炙人口。

而“青梅煮酒”中的煮酒,其實並不是我們現在理解的溫酒的意思,而是當時的一種飲品,類似於現在的黃酒,那個青梅當然就是下酒菜了。當時的劉備原本每天在家裡種菜,韜光養晦,就是希望曹操不要注意到自己,沒曾想曹操還真懷疑到了劉備頭上。曹操藉著喝酒的機會試探劉備,誰知劉備還真上套,東拉西扯咱先不提,人家一說你是英雄,嚇得筷子都掉了。雖然小說中劉備用雷聲進行了掩飾,但曹操不可能看不出來劉備的心虛,劉備對曹操的盤算也心知肚明,在這一環節的博弈過後,劉備和曹操的關係徹底破裂了。

在隨後的衣帶詔事件中劉備毫無保留的刺殺曹操,事發後,曹操也親證劉備,此間活捉了關羽。劉備也乾脆投奔了袁紹,此後曹劉二人就再沒有了交集,有的盡是戰場上的刀光劍影。

槓精讀史,歡迎指正,我們評論區見……


槓精讀史


曹操在徐州戰罷呂布,帶著劉備回到許都。漢獻帝見到劉皇叔,表現的非常熱情和倚重,加之其對曹操弄權的不滿,於是便有了“衣帶詔”事件。後來曹操與天子一起許田圍獵,藉以試探大臣對於自己稱帝的反應,關羽當時想殺曹操被劉備使眼色制止。劉備雖然對天子的處境深感痛心,但是被形勢所限也只能韜光養晦、深居簡出,在家裡種菜度日。

對於天子和劉備的一切,盡在曹操掌握之中,一日正逢青梅成熟,便邀請劉備一起共飲青梅酒。整個過程,曹操只談了兩個問題,第一是其對於龍的認識,第二是與劉備探討誰為天下之英雄。很多人認為曹操此舉是為了試探劉備,但是以曹操的聰明和手下謀士的睿智,對於劉備是英雄其實早有論定,所以不必專門邀此再試探、驗證什麼,而此次邀請劉備的目的一來是向劉備展示自己的眼光和實力,二來是為了警告劉備。也即毛澤東經常說的“一邊拉一邊打”的政策吧。

曹操問劉備,當今天下誰可成為英雄。劉備自然不會將自己的認識和盤托出,他只將當今世上目前比較大的幾個諸侯一一列舉了出來,但都被曹操否定了,而且曹操對於各路諸侯的認識非常之精準:

袁紹——色厲膽薄,好謀無斷,幹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袁術——冢中枯骨,早晚必擒之!

劉表——虛名無實,非英雄也。

劉璋——雖系宗室,乃守戶之犬耳,何足為英雄!

孫策——藉父之名,非英雄也。

張繡、張魯、韓遂等——此等碌碌小人,何足掛齒!

而後曹操告訴劉備:“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者也,當今天下之英雄,獨使君與操耳!”劉備為了掩飾自己的震驚,用自己對於響雷的恐懼遮掩了過去,但其實他們都非常清楚對方心裡在想什麼。另外拋開面上的意思,曹操沒有講出來的意思還有兩個:

其一、雖然你劉備是英雄,但也是在我掌握之中、無可奈何之英雄;

其二、“一山不容二虎”,我們兩個是不可能同時存在的,如果你不與我相爭我們相安無事,如果你與我相爭,那麼我們只能存在一個!

曹操此人胸懷大志,早已把自己定位到天下英豪的隊伍之中,而且曹操看人的水平極高,但是人對於跟自己水平一樣的人,總有一種惺惺相惜之情。曹操這樣的英雄也不例外。他對於跟自己一樣能稱為英雄的劉備的情感是非常複雜的。一方面從心裡佩服劉備的英雄氣概,另一方面又不想此英雄與自己為敵。所以藉此青梅煮酒之際,一面藉以震懾之,一面希望征服之。


光正環保灑水車霧森


題主您好,青梅煮酒論英雄曹操只說了劉備。身份是一方面,另外我個人覺得是曹操認為劉備有幾個優勢。建安四年後,劉備依附於曹操。當時,他是左將軍。他沒有自己的領地,但是張飛和關羽兩個人對於他不離不棄,曹操對劉備的刮目相看。具體原因如下文幾個點:

1.曹操和劉備非常相似。他們都是白手起家,各自為戰。而且,他們都被打敗了多次,從不說放棄的人。這是一個很好的品格和資歷。畢竟,經驗也是一種非常罕見的資格。

2.劉備有識人的能力,人緣很好

關羽張飛都是他發掘的人才,並且很會拉攏這些人才,他走到哪都能接交到朋友。曹操手下的謀士郭嘉、程昱等人對劉備的看法和評價也是比較高的。

3.劉備註重講義,正所謂無信而不立,古人更看重誠信這一點。這是劉備對於拉攏人心做的最好的點,大丈夫做事情能屈能伸;劉備重視所謂“不信不立”,這也是吸引人心的優勢。而且,劉備是一個晚熟的人,有一定的氣度,做事情不會衝動,也不會隨意暴露自己的想法。

4.家境好,噱頭多

劉備,據說他是中山靖王之後當朝天子的皇叔。一方面,他爬上皇室的高枝,昇華了自己的家庭背景。另一方面也會嚇到很多人。畢竟,皇室後裔的身份在古代仍然非常有用。


不知道大家認為劉備還有什麼樣的英雄氣概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