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为什么只邀请刘备,因为他的皇叔身份特殊吗?

大马哈鱼12


首先我们要确定一点,在正史中,并没有“煮酒论英雄”这一桥段,这是罗贯中先生根据相关记载在《三国演义》中的改编而有,“煮酒论英雄”的本质其实是在群雄逐鹿问鼎中原时的政治势力站队问题。



刘备在与汉献帝扯上亲戚之后,汉献帝急于寻找能够扳倒曹操的合作伙伴,便称刘备为“刘皇叔”,汉献帝这么一声“皇叔”,等于是把刘备拉到了自己阵营,也把刘备推到了曹操的对立面,曹操的谋臣荀彧劝曹操除掉刘备,以防刘备日后做大对其造成威胁,曹操嘴上虽说“实在吾掌握之中,吾何惧哉?!”其实他心里也是有所顾虑,刘备仁义天下皆知,再加上关羽、张飞虎狼上将,于是曹操就想试探刘备,如果刘备稍有二心,或显有志向远大之人,曹操也是会借机除掉刘备。


酒席之上,曹操先是试探刘备,谁可为天下英雄,刘备就在那里装疯卖傻的把那几个人都捋了一遍,譬如刘表、袁绍、袁术、孙策等等,生怕曹操担心自己成其对手,被曹操称为“英雄”,为的就是麻痹曹操,不过曹操关键一指刘备“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这可吓坏了刘备,惊的掉了手中吃饭的筷子,也是天助刘备,一个惊雷响起,刘备机智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这在曹操看来,刘备不至于北一声雷吓到,操笑曰“丈夫亦畏雷乎?”这也是间接说明曹操放松了对刘备的警备之心。


回到住所后,刘备心想,我如果再不走,小命肯定得丢在着曹操手里,即使他今天不杀我,我也是危在旦夕,第二天,恰逢讨伐袁术,刘备就主动向曹操请缨,带兵攻打袁术,曹操也是无心为难,支了五万兵马给予刘备,等的刘备兵马催促跑远后,曹操才被考较钱粮刚回来的郭嘉与程昱点透,再令许褚追赶,许褚也是个二愣子,追到后被刘备三两言语打发,这正如“放龙入海、纵虎归山”。


兰陵郡主


刘备是唯一一个让曹操总把他放在跟自己一个水平的人。

第一句就是最出名的,在官渡之战前夕,煮酒的台词,当时他们到底交流了什么现今已经很难说了,都说先主当时也受了衣带诏为何秘而不发……其中有很大的可疑。

第二句是刘备岔脚带着兵打袁术一去不回头,董承东窗事发被宰了,曹操偏就不打袁术,要盯着刘备揍时候,诸将不解,曹操的说辞。人杰,曹操夸人一般都不这么直白,曹孟德只夸他认为有实力的人。如果在他的地盘,他有一百种方法让刘玄德待不下去,可你刘备,却无可奈何。

最后一句,更加赤裸裸地说:

刘备,吾俦也。

这是什么个情况?

俦是几个意思?俦,侣也。最早的意思是伴侣同伴小伙伴的意思,老曹你能别这样吗?这好好打仗,别调戏人家先主可以吗?

况且说这句话的时候还是赤壁之战败走时,老曹被刘备烧了船的情况下他还有这个闲心评论。

所以说,曹操是真心把刘备当老伙伴处的。

真是,仗——我就打着玩,我就图个乐的事。

尤其是最后汉中之战,老曹真是打完了就死,当年年尾亲自跟刘备打完这最后一役,回了许都,一点不带犹豫的,到年底就病死了。

最后输了一回汉中给先主,他也算没白折腾。

至于曹操为什么要这么看中刘备,说他和自己都是英雄,原因忒简单了,因为刘备确实牛逼……

这么说是中二了点。

两人性格里都有些桀骜不驯的味道,都是志远心大的人,同类总是能轻易发现彼此的。

曹操和刘备,都算是当时草根青年发家,只是刘备更草根一些,已经草根得不能更草根了。

三分天下,能得其一,那时候看刘备一路发迹简直就是天方夜谭神话一样的故事。

今天有人觉得他没啥,不就是靠哭和忽悠吗。

你现在出门哭一个忽悠一个去试试。

把你丢东汉末年还没出城估计你就被人宰了。

知道历史的,都知道我先主也是一点点打出来的江山;其中的艰难险阻不言而喻。



小胡子说历史


不单单是因为刘备的身份特殊,而且刘备皇叔的身份并没有给他带来多少资源。所以,笔者认为,单请刘备的原因有以下三条:

1.关张为将

刘备如果一个人,那在所有人眼里都是不足为虑的。但是他手下的结义兄弟,关羽和张飞的加成,让他在别人眼里成了不可小视之人。

关羽,张飞,放在当时的三国,或许只有吕布可以拿来和他们单换,其他都不过是两三刀性命不保的弱将。

而且,曹操对于关羽的喜爱由来已久,早在温酒斩华雄时就已经有所展现。

所以,有关张作为情深兄弟,曹操自然对刘备有所忌惮。

2.皇族关系加成

刘备身为天子皇叔,在天子得知刘备到此后,便多方打听和安排,让刘备进宫,诉以委屈。

刘备和天子相顾无言,互相感叹。天子更是授予刘备一道密旨,希望刘备能够集合人马,起兵勤王。

曹操自然知道,刘备对于这个软弱无能的皇侄不会坐视不管的,所以单独邀请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来试探口风。

3.刘备本身的野心

从诸侯大会上的初相见,到如今的帝都相处,曹操自始至终没有小看过刘备。

因为在曹操看来,刘备只是暂时时运不佳,钱粮短缺,兵少将寡。但是凭借刘备的仁政主张,招兵买马,收买人心,或许有可能比自己的多疑谨慎更有用。

正是把刘备当成潜在敌人,曹操便越发认为刘备和袁绍、袁术等人不是一个等级的,不能相提并论。

所以煮酒会上,才会有“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古今中外多少事


我是木子树,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青梅煮酒,是《三国演义》里面的精彩章节,也是三国历史中著名的公案。曹操为什么当时只邀刘备,我认为他的皇叔身份只占一小部分,更多的是两人早年的交往和英雄的惺惺相惜。

早年交往

按照王粲的记载,刘备在汉灵帝尚未驾崩的时候,曾经出现在洛阳,并且和曹操有所往来。

根据陈寿先主传的记载,175年,刘备15岁,受母命游学,成为卢植的弟子,马融的徒孙。

根据后汉书的记载,十五岁的刘备在洛阳郊外的高等学府游学。

先主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

显然,刘备拿着宗族的钱,打猎,听音乐会,出入高级场合,这些事都不可能发生在学校,所以应该是刘备在洛阳城内见世面!

而这一年的曹操,二十一岁,根据三国志的记载,举孝廉,除洛阳北都尉。

所以得出结论,刘备第一次来到洛阳的时候,曹操已经担任洛阳北部尉,并在一年前棒打蹇硕的叔叔,和宦官们划清界限。

这个时候刘备作为卢植的弟子,的确有和曹操交往的时机。

惺惺相惜

当时在曹公营内的刘备并不是一个非常低调的人物,所谓闷声发大财这句话肯定不是说刘备,刘备是很高调的,虽然物质上出身穷困了点,却很会结交些当时的游侠豪杰,很有当初高祖遗风。以至于后来谁都知道刘备这个人,看得出他仗义,但是不够厚道。

程昱和郭嘉都表示这人早点控制为妙,不然就斩草除根。

曹操偏不,剑走偏锋么,当年孟德还是有几分自信甚至是自负;他老觉得自己能驾驭得住刘备。

何况,当时曹操拥有令人羡慕嫉妒恨资本,能文善武,美人有,谋士有,勇将更不少;手中还有汉献帝这个砝码。所谓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说他没有点自我膨胀是不可能的。

所谓英雄识英雄,两人性格里都有些桀骜不驯的味道,都是志远心大的人,同类总是能轻易发现彼此的。

曹操和刘备,都算是当时草根青年发家,只是刘备更草根一些,已经草根得不能更草根了。

所以两人颇有惺惺相惜之意,只不过曹操自负于能把刘备控制住。

个人看法,谢谢阅读!


木子树下看历史


曹操说那句话有戏谑刘备的意味,并非真的把刘备当英雄看待。根据当时情形,曹操势大而刘备羸弱,袁术、袁绍均败在了曹操手下,更莫说刘备了。刘备自称皇叔,有匡服汉室之雄心。但说归说,身逢乱世,唯有实力才敢称雄。

因此,曹操是以成功者姿态邀请刘备饮酒的,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故意抬高刘备,实则为炫耀自己,内心根本就没把势单力薄的刘备放眼里。不过,说者无意,听者却有心。当时那句戏谑的话,让刘备是惊慌失措,连筷子都吓掉地上了。

他怕曹操窥探出自己的野心而提前动手,那自己则是万劫不复了。好在曹操只是开玩笑,本就不是真心话,否则凭曹操的敏锐观察,刘备的失态是逃不过他眼睛的。当然,也另有一种猜测,那就是曹操试探刘备,看刘备的反应。

好在刘备不断称赞曹操的功绩,而自己却十分低调,又巧妙掩饰了自己的惊慌,没让曹操看出什么破绽来。后来,刘备能成大事,除了天命如此之外,也与他这一能隐忍的品质有关系。


诗雨花魂


曹操在和刘备交谈时,曾说了一句,天下英雄,唯有刘备和曹操。当曹操找刘备煮酒论英雄时,刘备是曹操手下的人,所以曹操需要试探刘备,看他是否会背叛自己。至于为什么只要邀请刘备,那是因为如果自己身边的人不摸透的话,以曹操多疑的性格肯定不会放心。不邀请其他人:第一,不在曹操手下。第二,曹操本人也清楚其他人注定是敌人,没有交谈的必要!第三,其他人不值得曹操去在意。





Am初然


曹操煮酒论英雄,为什么只邀请了刘备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我们都知道曹操煮酒论英雄目的是为了试探刘备,那么他为什么不试探别人,偏偏只试探刘备呢?我的观点如下。


曹操看出了刘备的才能。

当时刘备只不过是寄人篱下,不过曹操他看出了刘备的才能,他知道刘备不仅仅只是一个只知道打仗的人。他有才能有谋略,在曹操的意识中,刘备分明已经具备了帝王的才能。这让他内心很不安,因此他想要通过宴请刘备来试探刘备。

天下英雄,唯操与备耳。

这是曹操当时说的话,可以看出在此之前,曹操就把刘备当作了一个英雄。让曹操产生这种观点的原因,就是因为他看到了刘备的一些才能。这也让他产生了警惕的心理,因此才有了煮酒论英雄这一出。

鉴于刘备的身份

刘备之前称自己为中山晋王之后,后来汉献帝还与刘备认了亲。刘备是皇叔的身份,就已经坐实了。

但是要知道这时候曹操刚刚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是一个生性多疑的人,刘备的到来不仅不让他觉得这可能是汉献帝的一步棋。因此他想要试探一下刘备。

曹操看出了刘备的野心

我们都知道曹操煮酒论英雄是为了试探刘备,那么他为什么要试探刘备,仅仅是因为他有才能又有一个皇叔的身份吗?

我们不妨分析一下曹操试探其实是出于一种忌惮,那么他到底在忌惮什么?他忌惮的是刘备变得强大,那么他将会影响自己争夺天下。

但是刘备能够与曹操争夺天下,必须要有这样的条件,首先他必须要有才能,手底下有人才等。但是最重要的是刘备必须有想要争夺天下的野心,才能够调用其他的这些条件。

因此曹操必须要确定,刘备有没有争夺天下的野心。于是他在之前就有可能在刘备身边住下各种眼线,毕竟刘备是寄人篱下。

他有可能通过自己的眼线得知刘备的一些小动作,从而推断出刘备可能有野心这一结论,但是猜测毕竟只是猜测,曹操必须要验证自己的结论,因此他才邀请刘备来煮酒。


以上便是我关于“曹操煮酒论英雄,为什么只邀请刘备”这一问题的观点,感谢大家的阅读。

(文|奉旨说史)


奉旨说史


青梅煮酒论英雄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经典片段,在小说中,曹操本意便是试探刘备。当时刘备已经轻飘飘的一句话送走了吕布,回到许昌后也自称是中山靖王之后,和皇帝攀上了亲戚。曹操因为刘备的身份想要试探一下刘备这也说得过去,而青梅煮酒论英雄这件事本身,应该是一个偶然事件。并不是曹操想要聊一聊天下英雄,所以找来了刘备,而是刘备在应对曹操的质疑的过程中,东拉西扯,找来天下英雄做挡箭牌,最后曹操一句“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吓得刘备筷子都拿不住了,这是小说中的正常逻辑。

这其中激烈的对话和一问一答,都是罗贯中写小说的时候加进去的,只有最后曹操说的那一句话在《三国志》中有所记载,这也体现了《三国演义》既表现了一部分真实的历史,又包含着罗贯中的艺术加工,使得小说更加脍炙人口。

而“青梅煮酒”中的煮酒,其实并不是我们现在理解的温酒的意思,而是当时的一种饮品,类似于现在的黄酒,那个青梅当然就是下酒菜了。当时的刘备原本每天在家里种菜,韬光养晦,就是希望曹操不要注意到自己,没曾想曹操还真怀疑到了刘备头上。曹操借着喝酒的机会试探刘备,谁知刘备还真上套,东拉西扯咱先不提,人家一说你是英雄,吓得筷子都掉了。虽然小说中刘备用雷声进行了掩饰,但曹操不可能看不出来刘备的心虚,刘备对曹操的盘算也心知肚明,在这一环节的博弈过后,刘备和曹操的关系彻底破裂了。

在随后的衣带诏事件中刘备毫无保留的刺杀曹操,事发后,曹操也亲证刘备,此间活捉了关羽。刘备也干脆投奔了袁绍,此后曹刘二人就再没有了交集,有的尽是战场上的刀光剑影。

杠精读史,欢迎指正,我们评论区见……


杠精读史


曹操在徐州战罢吕布,带着刘备回到许都。汉献帝见到刘皇叔,表现的非常热情和倚重,加之其对曹操弄权的不满,于是便有了“衣带诏”事件。后来曹操与天子一起许田围猎,借以试探大臣对于自己称帝的反应,关羽当时想杀曹操被刘备使眼色制止。刘备虽然对天子的处境深感痛心,但是被形势所限也只能韬光养晦、深居简出,在家里种菜度日。

对于天子和刘备的一切,尽在曹操掌握之中,一日正逢青梅成熟,便邀请刘备一起共饮青梅酒。整个过程,曹操只谈了两个问题,第一是其对于龙的认识,第二是与刘备探讨谁为天下之英雄。很多人认为曹操此举是为了试探刘备,但是以曹操的聪明和手下谋士的睿智,对于刘备是英雄其实早有论定,所以不必专门邀此再试探、验证什么,而此次邀请刘备的目的一来是向刘备展示自己的眼光和实力,二来是为了警告刘备。也即毛泽东经常说的“一边拉一边打”的政策吧。

曹操问刘备,当今天下谁可成为英雄。刘备自然不会将自己的认识和盘托出,他只将当今世上目前比较大的几个诸侯一一列举了出来,但都被曹操否定了,而且曹操对于各路诸侯的认识非常之精准:

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袁术——冢中枯骨,早晚必擒之!

刘表——虚名无实,非英雄也。

刘璋——虽系宗室,乃守户之犬耳,何足为英雄!

孙策——藉父之名,非英雄也。

张绣、张鲁、韩遂等——此等碌碌小人,何足挂齿!

而后曹操告诉刘备:“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当今天下之英雄,独使君与操耳!”刘备为了掩饰自己的震惊,用自己对于响雷的恐惧遮掩了过去,但其实他们都非常清楚对方心里在想什么。另外抛开面上的意思,曹操没有讲出来的意思还有两个:

其一、虽然你刘备是英雄,但也是在我掌握之中、无可奈何之英雄;

其二、“一山不容二虎”,我们两个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如果你不与我相争我们相安无事,如果你与我相争,那么我们只能存在一个!

曹操此人胸怀大志,早已把自己定位到天下英豪的队伍之中,而且曹操看人的水平极高,但是人对于跟自己水平一样的人,总有一种惺惺相惜之情。曹操这样的英雄也不例外。他对于跟自己一样能称为英雄的刘备的情感是非常复杂的。一方面从心里佩服刘备的英雄气概,另一方面又不想此英雄与自己为敌。所以借此青梅煮酒之际,一面借以震慑之,一面希望征服之。


光正环保洒水车雾森


题主您好,青梅煮酒论英雄曹操只说了刘备。身份是一方面,另外我个人觉得是曹操认为刘备有几个优势。建安四年后,刘备依附于曹操。当时,他是左将军。他没有自己的领地,但是张飞和关羽两个人对于他不离不弃,曹操对刘备的刮目相看。具体原因如下文几个点:

1.曹操和刘备非常相似。他们都是白手起家,各自为战。而且,他们都被打败了多次,从不说放弃的人。这是一个很好的品格和资历。毕竟,经验也是一种非常罕见的资格。

2.刘备有识人的能力,人缘很好

关羽张飞都是他发掘的人才,并且很会拉拢这些人才,他走到哪都能接交到朋友。曹操手下的谋士郭嘉、程昱等人对刘备的看法和评价也是比较高的。

3.刘备注重讲义,正所谓无信而不立,古人更看重诚信这一点。这是刘备对于拉拢人心做的最好的点,大丈夫做事情能屈能伸;刘备重视所谓“不信不立”,这也是吸引人心的优势。而且,刘备是一个晚熟的人,有一定的气度,做事情不会冲动,也不会随意暴露自己的想法。

4.家境好,噱头多

刘备,据说他是中山靖王之后当朝天子的皇叔。一方面,他爬上皇室的高枝,升华了自己的家庭背景。另一方面也会吓到很多人。毕竟,皇室后裔的身份在古代仍然非常有用。


不知道大家认为刘备还有什么样的英雄气概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