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9 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助推農民致富——湘蓮種植技術

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助推農民致富——湘蓮種植技術

湘蓮籽

別名藕、荷、水芙蓉。原產中國、印度,在我國大約有3000多年的栽培史,主要分佈在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洞庭湖、太湖一帶,湖南、福建、江西是主要產區。

湘蓮全身是寶。鮮藕可做菜、加工藕;粉、蓮蕊、蓮芯、花、須、殼、荷梗均可入藥;蓮子營養豐富,是一種很好的滋補品。湘蓮是我省傳統產品,除供應國內市場外,在東南亞、港澳臺市場上也很受歡迎。

湘蓮在湖南省種植歷史悠久,農民在種蓮方面積累了很豐富的經驗,有一整套的高產栽培技術措施,但近幾年來,由於湘蓮生產的發展,新品種的選育和推廣,新的病蟲害發生和防治,湘蓮生產技術有了很大的更新,有必要將湘蓮高產栽培技術作進一步的調整、規範和推廣。其主要栽培技術是:

一、精選良種和優質種藕

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助推農民致富——湘蓮種植技術

選用良種和優質種藕是奪取湘蓮高產的基礎,通過實踐,適宜推廣的良種有寸三蓮65號、芙蓉蓮、太空蓮。

1、寸三蓮:原產湘潭縣,是湘蓮中的極品。4月上旬至下旬栽植,7月下旬至10月上旬採收,喜淺水、淺泥,開花多,花紅色,每蓬蓮子25-30粒,畝產蓮子70-100公斤,每公斤680-720粒,宜加工通心白蓮、其色白、質細、易煮,是優良的傳統出口產品,具有早熟、高產、品質好的優點,適宜蓮—稻套作。

2、芙蓉蓮:系寸三蓮65號與建蓮雜交育成,生長勢強、發苗早、走標快,蓮大粒粗,產量高,品質優。

3、太空蓮,是農技人員將寸三蓮種子通過衛星發射中心送入太空,接受太空中宇宙射線幅射回收,經過六年的篩選、培育、中試種植、選育而成,該品種具有分枝力強,單逢大,蓮數多,結實粒高,性狀穩定,抗病能力強,產量高等優點,畝產較寸三蓮高20-30公斤,尤其是太空蓮36號,畝產殼蓮可達150公斤以上,是目前重點推廣的種植品種。

(1)種藕要求:藕身健壯、粗壯、節間短、無損傷、無病害。

(2)種藕類型:不帶子藕的整支母藕標準:藕身與頂芽粗壯、整齊,每支藕具有2~3節,無病蟲害,具有本品種特徵;帶子藕的種藕標準:每支具有3節完整的藕,並帶有1~2個子藕,且其子藕同母藕同側方向生長,使抽生的藕鞭有規則地伸長。要求符合本品種特徵,母藕及子藕的頂芽無損傷,無病蟲害;子藕作種藕的標準:子藕粗壯,至少有2節以上充分成熟的藕身,頂芽、其它芽無損傷,活力旺盛。

二、蓮田選擇

應選擇排灌條件好,水源充足,土質肥沃疏鬆,泥腳適中的沙質土壤或紫沙泥肥沃水田,且保肥保水,光照充足,田底平整,耕作層在20cm以上。

三、精細整地、施足基肥。

蓮田應冬種曬垡,實輪作,冬耕曬垡時深翻15-20cm開展翻耕時,每畝施入石灰50公斤,在3月上旬灌淺水施入豬牛糞、凼肥、餅肥等,栽藕前在3月中下旬將藕田精細整平,使其泥爛如漿,即可栽藕。

湘蓮生長期長,需肥較多,基肥應以有機肥為主,畝施人畜糞500公斤,土雜肥30-50擔,磷肥40-50公斤,餅肥80-100公斤,鉀肥8-10公斤,或湘蓮專用複合肥100公斤,不宜施用碳銨。

四、適時栽插

1、以氣溫穩定通過12℃,田中泥凼水溫在15℃以上方可插藕,一般是清明前後。遇寒潮和低溫天氣不能栽插。

2、搞好種藕消毒:種藕用綠亨1號2000倍液浸24小時。土壤消毒,每畝用20克綠亨一號拌細土撒施。

3、栽插密度:太空蓮、寸三蓮每畝50凼,芙蓉蓮每畝40凼,每凼3-4支,定植時開好溝,插植深度10-13cm將種藕放好後再蓋6-8cm的稀泥,栽後一星期,發現有藕枝浮出要重新埋好,發現缺苗立即補種,保證全苗。

4、栽插後灌10cm深水保溫。

五、田間管理

1、科學灌水,合理灌溉:湘蓮喜溼潤。要求:水位穩定忌暴漲暴落,淺不能脫皮、破皮,深不能淹沒荷葉。在4-5月時,寒潮天宜深,晴天宜淺,促早生快發,6月夏至後溫度在25℃以上晴天,灌水10-15cm,後期開花結實,保蕾降溫、防高溫燙傷。水層深度可加到15-18cm。

2、補蔸齊苗。留種備用,無備用的可從發標好的地方調整,同時調整蓮鞭,消除老藕。

3、及時中耕追肥,蓮田中耕追肥宜爭前不拖後。蓮苗滿田前結束(5月上旬第一次,6月中旬第二次,7月上旬第三次),施有機肥時必須要用腐熟的人畜糞。苗肥在5月上中旬追施,每畝用尿素5公斤,氯化鉀10公斤,鈣鎂磷肥10公斤均勻撒施在凼外1.5m範圍內。

4、撒噴施好微肥:①在第二次中耕時,畝施硫磺粉5公斤(拌細土撒施);②在盛花期前15天左右,畝施硼砂2.5公斤,兌水100公斤噴施;③盛花期間用0.5%磷酸二氫鉀液噴施2-3次。

5、適當摘葉:新植蓮田,7月上中旬摘除無花立葉1-2次,以後每採收一個蓮蓬,隨手將同節位蓮葉摘除,但要注意田間分佈均勻,氣溫下降新生葉很少時,不再摘葉。

六、病蟲害防治:

1、腐敗病:①土壤消毒;②種藕消毒;③不在發病田中取藕種,選用粗壯藕種;④搞好輪作;⑤在始病期和盛病期每畝用綠亨一號10克兌水50公斤噴霧。

2、湘蓮主要蟲害有斜紋夜蛾、蚜蟲、水蛆等,斜紋夜蛾要勤檢查早發現,及時摘除卵塊或病蟲密集的荷葉,並將幼蟲捏死踩入泥裡,也可用BT乳劑800倍液,阿維菌劑或90%的晶體敵百蟲1000倍液噴施,每隔15天1次。

蚜蟲:可與防治斜紋夜蛾時兼治,單獨發生時用10%的蚜蝨淨15克/畝或2.5%撲蝨蚜20克/畝進行防治。

水蛆,危害嚴重時用殺蘇等藥劑防治。

湘蓮田內禁止使用高毒農藥。

七、湘蓮採收

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助推農民致富——湘蓮種植技術

加工白蓮的在蓮籽由綠變成紫褐色時採收(七成熟)。

加工肉蓮的在蓮蓬呈青褐色,蓮子呈黑色,蓮子與蓮蓬稍現裂痕時採收。

八、加工

1、剝蓮

將蓮子從蓮蓬中剝出,用半月型的蓮刀在蓮子腰部輕輕向前一推,使蓮殼對腰分開兩半,剝出蓮肉再摸去種皮。

2、通心

選用與蓮心同粗的小竹籤(直徑1.5mm~2.0mm),對準蓮子底部有凸出的部位向前一捅, 捅出蓮心。

3、乾燥

將通了心的蓮子用清水漂洗乾淨,放入烘篩中進行烘曬(一邊烘一邊曬),當天必須烘曬乾燥。

九、留種:蓮藕一般就地越冬留種,留種田冬季保持一層淺水,不能幹燥,以免凍壞藕種,發生腐敗病的蓮田不能作種藕田。

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助推農民致富——湘蓮種植技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