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2 他们长了天眼?那些曾为“国运”把脉的预言者



我们常常迷惑于国家的未来走向,只因我们总是生活在现实的种种细微末结中。历史是现实的轨迹,现实是即刻,人们只生活在即刻,但历史的蛛网无时不刻不缠绕着活人的思绪,所有的现实都将成为历史,所有的历史都指向现在,所有的现在都能昭示未来。


他们长了天眼?那些曾为“国运”把脉的预言者


太史公司马迁的“大秦预言”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深陷大泽乡倾盆大雨中的屯长陈胜吴广,带领900名穷苦农民在两名秦吏押送下,日夜兼程赶往渔阳,但已不可能按期到达。按照秦的酷律规定,凡所征戍边兵丁,不按时到达指定地点者,是要一律处斩的。——天下苦秦久矣!

九百多人争取活下去总比被斩首强,仅仅因为一句装神弄鬼的“大楚兴,陈胜王”!秦末马车兵团快速奔向终点,华夏历史上最著名的两只蝴蝶扇动了微弱的翅膀,不可一世的大秦帝国立即陷入旷日持久的战乱之中,直至土崩瓦解。太史公云:“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曾国藩幕僚的“大清预言”


他们长了天眼?那些曾为“国运”把脉的预言者


1867年,曾国藩曾和幕僚赵烈文私下秘密探讨过清朝的命运,赵文烈说清朝已经暮气沉沉,将来必先从中央崩溃开始,地方出现割据的局面!他断言:不出五十年,大清将会面临灭亡的危险。当时曾国藩还不愿意相信,认为清王朝只要再励精图治,是可以再次出现王朝中兴的气象。但后来随着曾在中央任职的经历日深,其对朝廷腐败的现象也不断确切知悉。并为当朝的危机深感忧虑,此时他开始相信了赵文烈当时的预言!

妄议朝廷覆灭可是死罪啊,有实力割据称帝的曾国藩不可能不知道,为何没有制止幕僚赵烈文?为何如此忧心忡忡而胆大妄为呢?

赵文烈对时局的洞悉让后人感叹不已。历史的发展也如其所洞见的那样准确。辉煌一时的大清王朝在经历了风雨飘摇之后,于1911年被革命军推翻,存在276多年的清朝烟消云散。其实,对于这种预见也并没有什么太高明的地方,因为对一个腐败的王朝来说,灭亡是迟早的事情;只是历史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凭证,让我们了解在一个朝代结束的时候有过这样精彩的预言,结论是什么呢?失民心者失天下,自古皆然!


王国维的“共和预言”


他们长了天眼?那些曾为“国运”把脉的预言者


早在1898年,王国维便预言了戊戌变法的失败,随后又预言了义和团运动的兴起。民国以后,王国维的诸多预见也颇有见地。如,在一战进行中即表示,“欧战不知何时了,战后纽约恐将代伦敦而执天下之牛耳。”只是王国维的议论多在书信中体现而少有闻者。

1924年,王国维在上书溥仪的奏折中即以决然的口吻表示:“我昏不知,乃见他人之落井而辄追于后,争民横夺,处士横议,以共和始者,必以共产终!”

1924年,国民党联合苏俄拟行北伐,北方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并行逼宫,王国维沉痛地记述了溥仪出宫的过程:“十月九日之变,维等随车驾出宫。白刃炸弹,夹车而行,比至潜邸,守以兵卒,近段、张入都,始行撤去,而革命大憝,行且入都,冯氏军队尚踞禁御。赤化之祸,旦夕不测。”1927年北伐军兴后,王国维投昆明湖而殉,死前留下一份遗书:“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


徐志摩的“血海预言”


他们长了天眼?那些曾为“国运”把脉的预言者


北洋期间另一位预言家诗人徐志摩被历史忽略了……

“他们相信天堂是有的,可以实现的,但在现世界与那天堂的中间却隔着一座海,一座血污海,人类泅得过这血海,才能登彼岸,他们决定先实现那血海。”——这是1925年徐志摩在莫斯科的感想,写在了给《晨报副刊》的文章里。这一年春天,他乘火车途经苏俄去意大利。这段话在九十多年后的今天读来,不得不钦佩诗人惊人的预见能力。

那时胡适、鲁迅等大师学者都不同意徐志摩的观点。1926年,胡适途经苏俄去英国,他的行程和徐志摩极其相似,也是在莫斯科逗留三天,但观感和徐志摩很不相同。胡适在给朋友的信中表示,“苏俄在此做一个空前的伟大政治新试验;他们有理想,有计划,有绝对的信心。”

人们对诗人徐志摩津津乐道的是他与林徽因、陆小曼等人的恋爱故事,而不会在意诗人超出同时代所有人的天才预判。泄露天机的徐志摩于1931年11月19日飞机撞山吻火而死。


白俄罗斯作家的“苏联预言”

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白俄罗斯作家和记者阿列克谢耶维奇曾经写过思考切尔诺贝利核灾难新的作品《切尔诺贝利的回忆》。她在获奖后说,切尔诺贝利灾难过去了30年,但我们从未真正反思那场大灾难。人类如不正视这个问题,必将为此付出更惨重的代价。当然,还有比环保更重要的,就是凡事讲真话、凭良心,因为一切都将葬送于谎言,毁于昧了良心。

苏军1979年开始入侵阿富汗10年,久攻不下深陷战争的泥潭,在战场上少数官兵得了精神病,他们不知道为谁而战、最终精神崩溃。切尔诺贝利核灾难致使苏联人丧失了对体制的信仰,入侵阿富汗等旷日持久的军事扩张拖垮了苏联,苏联解体印证了徐志摩惊世骇俗的谶语。

在全球化时代的此刻,人类目前正处于一个难于预知的未来历史拐点,美洲和亚洲的蝴蝶正在扇动微弱的翅膀……人们常常深陷现实的漩涡中而不知,我们正处在历史的拐点而浑然不觉,知道的常常是极少数独立思想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