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6 終於找到了,太極拳內勁基本功鍛鍊方法,收藏了

終於找到了,太極拳內勁基本功鍛鍊方法,收藏了

在內家拳練習中,太極、無極、八卦、五行所指含義絕非與道家、易學有直接關係,其所指是拳學修練過程中的寓義。其寓義在整個練功過程中的規律:在練勁過程中是指各種勁的成份與練法;在練體過程中是指以氣血貫通人身奇經八脈及正經十二脈。

內功初級階段是:易筋。為練養階段,意的本質是指感覺。

內功中級階段是:易骨。為蓄養階段,意的本質是感覺與意向結合。

內功高級階段是:洗髓。為涵養階段,意的本質是以神意合一的感覺與身體動作融貫為一體。

太極乃無極而生,欲得太極先求無極。無極乃是混圓一體而不分陰陽。對練太極拳而言,是指先練出整勁,進一步再將整勁練活。內勁的基礎勁是人身的筋產生的勁,筋的勁有感知,有彈力。

一 、練筋勁的方法——前後移蕩的混元整勁

1.預備式

①站步要雙腳踩在米字方形的中心位。

②左腳向前邁步,前腳豎直,踩在直邊上;後腳與前腳方向45度撇開,踩在對角線上。成左(右)弓步,此為楊式太極拳的四正步。弓步要儘量拉開,肩與胯平面向前,即腰(上身)轉向前腳(正前)方向,雙手前伸平扶胸前。

2.前後移蕩運動

運動過程重心水平移動不許起伏,初期階段要儘量不用肌肉力來完成動作。向前移動時後胯儘量放鬆,往後移動時身體隨退隨左轉不超過45度;身手隨之做搖磨狀,既練腰胯平移又練旋轉,運動過程腿不許蹬勁,只求伸展開。踩四方正步可支撐八面來力,全身感覺要一體,一動整動。人的感覺:內家拳的“意”,首先要儘量少使肌肉力來完成動作。這樣左右弓步,順逆旋轉如此練習前後移蕩的混元整勁。這之後才能練松。

平送腰胯的練習,要注意的是心裡心態的平靜放鬆。

二、基本功一的練法——手臂由後向前向上撩拋掄甩與身勁結合的蕩弸勁

站步與前面敘述一樣以左式為例。

以左手掌心扶貼左腰腎處,肩、臂、肘、腕均不許用肌肉勁,儘量放鬆不使勁。右胳膊從肩到手要絕對放鬆不許使勁,右手自然下墜,右掌心自後向前向上撩、拋、掄、甩,向後掄甩時,手心隨身體後移轉腕向後。臂掄立圓配合身體做前後移動,身向後移動時動轉角度不超過45度。

向前移動時在重心仍在後位將身形轉正再向前移動。最關鍵是後胯關節盡力放鬆,原則是不使勁。此動是以身體前後平移加旋轉帶動肩臂手掄動,立身要中正,中正不僅指身直也是指肩、腰、胯向正方向。含胸是在揉(推)手時運用,拔背是指將脊椎上下拉直,上至頭頂下至尾閭一線貫穿。

練筋勁的目的是練前後移蕩的混元整勁,身腿所練猶是船和桅杆前後平移之勁。手臂所練撩,拋與身勁結合的蕩弸(péng〈形〉本指弓強勁有力。弸,弓彊貌。猶充滿,弸,滿也)勁。在運動中身體不能有起伏,要時常體會將感覺充滿全身整動如一與空氣磨擦的感受。

眼向前平視,眼前之物、景,皆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心無雜念,頭隨身轉,方向一致,不得亂轉。從腳底以上所有關節都不要使肌肉勁儘量放鬆,腳底著力在腳的內緣,腿的裡側。數量由100至500個不等,以不累為標準,以身正松活重心不過為準則。此過程要一年半。

談一談怎樣松,太極拳的松不能只松,筋骨肌肉、精神意識、動作運行、心裡心態也要放鬆,心的松才是真正的松;全身所有關節包括手,腳趾的關節俱要放鬆。自身能在個人練習中能放鬆是其一,在與它人接手論勁時,身體任何部位受力或刺激後均要能放鬆,尤其是心裡狀態更要放鬆,不能有懼怕感,心裡也不許有慌亂及其抵抗意識的行為動作等。

深一層講,人的潛意識也是深層意識也要能最大限度地放鬆,呼吸也分深淺練,功要的也是深層呼吸。練松初步是不使或少使勁,儘量偷懶用勁,能達到標準的完成動作而用勁越小越好。筋在松的狀態伸長是養筋勁為彈簧勁,骨在松加意感收縮內氣入骨為沉勁。松沉勁由腳底貫穿所有關節骨骼直達末梢為通勁。

掄甩行程是整圓,由後向前側重於下半圓行程的感覺。目的是將周身之勁、形、動,轉練整,練出一體混圓勁。

弓步左腳在前,一定要練夠數量,且要逐步增加不要練太過數量。

內氣產生後,應以先貫通“帶脈”;繼而“骨縫”張開;氣行於筋膜骨肉之間以感覺引之前行,能起作用方能稱為有“意”了。後以意引內氣貫通任督二脈做周天運行才能收斂內氣入骨、入髓,此階段以完成無極勁的煅煉,進入太極勁煅煉的開始。到此階段動作靈活性有了一個飛躍,勁有了一定的威力。

三、基本功二的練法——手臂由後向上向前掄劈拍與身勁結合的蕩弸勁

仍以左式為例。

站立與前述不變,進一步要求全腳掌著地受力要平均,腳的感覺要在整個腳底與地結合緊密的所有部位。向前運行時,後胯關節骨縫必須鬆開,向前向下運動絕不能使勁蹬腿,只要求伸張開就行了。身體在運行過程中,絕對不能有起伏否則無效,做的過程中儘量放鬆。

此式是在向前運行時,手從後向上,手心向前進行,掄,劈,拍的動作。向後時手自然隨慣性甩動只加手腕翻轉而已,運動過程中要體會以身的前後移動帶動肩膀、肘、腕、手掌、指的感覺,和向後身體動轉四十五度及迴轉正向前移的感覺。左手依然掌心向前(應為向後?)掌指朝下貼扶於左腰腎處。

此式與前一式相合構成一個整圓,前式由後向前上掄,後式由後向上前下掄。

此基本功勁煉成後便是混元整力經。單式練法轉化成內勁就是發人的火藥勁,自身是槍,敵手是彈。神機一動,敵隨手而出簡單至極。

此基本功練法,如能向前做兩個方式各為五百次,加起來左邊一千下,右邊一千下,共兩千下,一次做完而不覺累方可算功成。此功法一般要練到一年半左右的時間才能達到要求。

此式起點是手平伸從下抬起手心朝下與肩平開始做下落向後,向上同時轉手腕手心向上向前掄甩,[上式]。[下式]起式起點是手平伸從下抬起手心朝下與肩平開始轉手腕手心向上向後向下向前掄甩。下式練的是由下往上往前撩棚勁,上式是練由後向前向下向後的按採勁,當年恩師說此功法如練兩千而不累者,其功力,出一拳必將常人擊起擊出,就是功力小花活多的所謂太極高人也承受不了此勁,在下親自體悟恩師此說實實在在。

注意:手指有麻木感是肩、肘、腕、掌、指的關節沒放鬆,其次是自身氣血不旺造成氣血不暢,梢節供血不足所引起,儘量放鬆去做,實在受不了可換另一隻手再做,以後逐漸就好了,初練內家拳法有麻感是正常的,不要恐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