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9 脾腎陽虛:陽氣虧虛,陰寒內盛,解之:溫腎健脾,化氣行水

什麼是脾腎陽虛?

中醫認為脾腎陽虛證多是因因脾腎兩髒陽氣虧虛,運化失職,水谷不運;陰寒內盛,功能減退;氣化失司,水氣內停所致的證候。

脾腎陽虛:陽氣虧虛,陰寒內盛,解之:溫腎健脾,化氣行水

為什麼會脾腎陽虛?

脾腎陽虛證病因

中醫認為導致陽氣不足或陽氣損傷的病因與心腎陽虛證相同。若勞倦太過,損傷脾氣,漸及脾陽,則易導致脾陽虛衰;房室不節,勞傷真元,命門火衰,腎陽虛微;脾陽虛證與腎陽虛證,亦可相互影響,導致脾腎陽虛證。

脾腎陽虛:陽氣虧虛,陰寒內盛,解之:溫腎健脾,化氣行水

脾腎陽虛證病機

脾腎陽虛證 脾屬土,腎屬水,脾能制水。脾腎陽氣充足則健運,氣化功能正常,使水液運行輸布有度有節有序,不致氾濫成患。

“腎為先天之本”,“脾為後天之本”,脾陽有賴於命門之火的溫煦生養,腎精也需後天脾胃氣血的不斷充盈培育。故二者在生理上互相依存,病理上互相影響。因脾陽根於腎陽,若腎陽虛,不能溫煦脾土,則脾陽虛衰,運化失職,即“火不生土”,出現洩瀉。

脾腎陽虛:陽氣虧虛,陰寒內盛,解之:溫腎健脾,化氣行水

正如張景嶽所說:“腎為胃之關,開竅於二陰,所以二便之開閉,皆腎臟之所主。今腎中陽氣不足,則命門火衰,而陰寒極盛之時,則令人洞洩不止也。”

若脾陽虛,水溼不運,制水無權,水液氾濫,則“土不制水”,漸損腎陽,形成脾腎陽虛,氣化失司,水腫進一步加重。

“夫人之所以得全其性命者,水與谷而已,水則腎主之,谷則脾主之,惟腎虛不能行水,惟脾虛不能制水,胃與脾合氣,胃為水穀之海,又因虛而不能傳化焉,故腎水氾濫,反得以浸漬脾土,於是三焦停滯,經絡壅塞,水滲於皮膚,注於肌肉而發腫矣”(《圖書集成·醫部全錄·腫脹門一·朱震亨心法》)。


脾腎陽虛:陽氣虧虛,陰寒內盛,解之:溫腎健脾,化氣行水

因此,脾腎陽虛證,常以水腫和洩瀉為常見。若脾腎陽虛日久,封藏失司,關門不利,元精脫陷,則可見腸虛滑洩,時時滑精;膀胱不藏,約束無權,則尿失禁;火衰陽微,氣化不及州都,則導致水腑枯竭而癃閉等病理轉歸。

脾腎陽虛症狀分析及調理方向

脾腎陽虛證以脾腎陽虛、陰寒內盛為特徵。主要臨床表現有:

1.形寒肢冷,面色晄白,腰膝痠軟,腹中冷痛。

2.久瀉久痢,五更洩瀉,下利清谷。

3.小便不利、肢體浮腫,甚則腹脹如鼓;或見小便頻數,餘瀝不盡,或夜尿頻多。

4.舌淡胖或邊有齒痕,舌苔白滑。

5.脈沉細無力。

脾腎陽虛:陽氣虧虛,陰寒內盛,解之:溫腎健脾,化氣行水

辯證要點:脾腎陽虛證 形寒肢冷,腰膝腹部冷痛,面色白,或全身浮腫,腰以下腫甚,小便短少,或久瀉久痢,黎明腹痛,腸鳴即瀉,瀉後則安,下利清谷,舌淡胖嫩,苔白滑,脈沉細遲。以陰寒內盛的肢冷和水氣內停的浮腫及運化失職的“五更洩”為臨床特徵。

調理方向:若以水腫為主,治療應溫腎健脾,化氣行水;若以五更洩瀉為主,治療應溫補脾腎,澀腸止瀉,

脾腎陽虛:陽氣虧虛,陰寒內盛,解之:溫腎健脾,化氣行水

重要提醒:

①文中未涉及到症狀的具體用藥,且內容僅供臨床思路參考,具體症狀還應辨證為主。

②圖片內容部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刪除。

③有任何不明白之處,請在私信及評論區留言,我將竭盡所能為您解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