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马关条约》假如李鸿章杀身成仁坚决不签会如何?

用户59231814169


《马关条约》的签订,再一次掀起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这对于有着几千年辉煌历史的古老帝国来说,这是一场“四千年大梦之唤醒”的悲哀。从此,中国国际地位一落千丈,极大地加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晚清政府的软弱无能,让百姓遭受着苦难,让中国千百年来的国土被割离出去,这一段屈辱历史,揭示了清王朝真正面目,让国家的内忧外患更加严重。代表清政府去签订这个不平等合约的李鸿章,为此他背负了终身骂名。

马关条约

后人至今都在叹息,如若当时李鸿章没有签订《马关条约》,而是选择杀生成仁,马关条约是否会因此不复存在呢?现在又会是怎样的历史局面呢?想要假设这种历史走向,就需要从这个不平等条约的主要内容说起。

签订《马关条约》后,清政府要给日本赔款2亿两白银,这可是一笔天文数字,这笔白银不仅是清政府三年的军政支出,更是日本等国民4年的收入。将这些白花花的银子送入日本人口袋以后,他们以此为契机,极大地加强了国力,也开始了对中国接下来长达半个世纪的侵略战争。如果当时清政府没有割地、没有赔款,或许结局真的能够改写。

甲午海战

事实上,比之武器装备相差悬殊的鸦片战争,鸦片战争并不存在这样的问题,事实上,当时清朝廷的武器,甚至大部分要比日本军队的先进。清朝所使用的武器弹药,很多都是从西方各国采购而来,而日本所使用的武器,相当部分是他们独立生产所得,也因此,受限于日本孱弱的技术实力,其性能远不如西方各国。况且,随着洋务运动的展开,清朝水师开始了解现代战争,不再是对现代化战争毫不了解的“土鳖”。

光从武器优势上做比较,清政府的军队实力就并不比日本人的差。而且,清政府的国土面积是日本岛国的40倍,人口更是日本的10倍之多,财政实力虽然大不如从前,可是也要远超出于日本5倍,有了充沛的人力、物力、财力做后盾,如果清朝廷坚持和日本血战到底,那么,最先崩溃的一定是日本。

中日谈判

更何况,中国国土广阔,战略纵深极深,无论是在空间上还是时间上,拉开一场规模巨大的持久战,死扛到底,一定会取得胜利。因为,日本再怎么说都是一个小国,长时间的持久战需要经济作为支撑,他们哪里有那么多的资源来和清朝打一场持久战。

当时在签订条约之前,日本在这侵华战争中已经是强弩之末,他们的军队伤亡人数巨大,物力、财力基本上消耗殆尽,所以,日本一直在强迫清朝廷赶快割地赔款,因为继续拖下去,最先倒下的一定是日本。

李鸿章

然而,就在这种装备优良,人力、物力较为充足的情况,统治者的决定却拖了极大的后腿。在签订条约之前,清政府面临着两个选择,一是选择继续抗战,二是选择割地赔款。比如当时的两广总督张之洞等人,就一直提出“迁都、勤王”的主张,光绪帝也是其中的主战派之一。

不过,众所周知,清廷真正的决定权掌握在慈禧等人手中,这些人都是“主和派”。慈禧主和的原因很简单,一方面,对光绪帝的打压是慈禧太后的重中之重;其次,慈禧只想好好过她的60大寿,一点都不希望有战事发生,最后,先天对列强软骨病的恐惧,使得签订这个条约,已经成了板上钉钉的事。这种有实力赢而无法赢的战争,其实才最令人心痛。


鸢飞九天2018


李鸿章从在《马关条约》上签字的那一刻起,便已经知道自己注定了将会承受无数人的唾骂,或是来自庙堂,或是来自江湖。

果然,当他签订条约的消息传回国内,顿时掀起了一片骂声,无数人斥之为“卖国贼”。对此,李鸿章无力辩解,慈禧也不敢轻易冒天下之不讳为他开脱,只能罢了他的官职,让他暂避锋芒。

实际上,清政府在派李鸿章赴日谈判之前,已经派过两次代表去日本谈判。

第一次是德国人德璀琳,但是人家日本人不认,德璀琳又不是清国人,你派来他干甚?

第二次是张荫桓和邵友濂,但是都被日本人给赶了回来,原因便在于日本此时正“掐着清朝的脖子”想要攫取更多的利益,所谓“弱国无外交”不外如是。

对于让李鸿章作为谈判代表,说起来也是日本人的主意,他们在驱逐张、劭的时候挑明了说让清政府派恭亲王奕訢或者李鸿章来谈判,以示清政府谈判的诚意,慈禧放心奕訢去吗?显然不放心,所以只能是李鸿章。

李鸿章作为清政府代表去日本之时,距离张、劭赴日谈判已经过去了两月,日本人也已经拿到了更多利于谈判的筹码。

所以,清政府和李鸿章自认在声势上已经处在了下风,说是和谈,还不如说是乞和。

虽然指定了李鸿章作为清政府的“头等全权代表”去日本谈判,可是,对于怎么谈,清政府却还没达成一致意见,所以还得好好商量商量。

光绪皇帝说,不管怎样,不能割地!这是光绪皇帝设定的底线,但是能否实现却不好说。

所以,帝师翁同龢配合着光绪帝说了句,但是想要不割地很难,所以咱们应当努力用多赔钱来换取不割地的条件。

李鸿章也怕承担割地的骂名,所以也表示,“割地则不行,议不成则归耳”,反正不能割地,谈不拢的话我便回国!

为了能够达到不割地的目标,李鸿章还专程去拜访了英、德、俄等国公使,希望他们能够介入到这场谈判中来,只可惜当时各国各怀鬼胎,谁也不想出手,只想着再观望观望局势,也好趁机捞一捞好处。

当然,有说不能割地的声音,必然也会有主张割地的声音,如庆亲王奕劻便说了句,想要谈判成功,只能用割地。

最后,李鸿章守住了不割地的底线了吗?显然没有。

李鸿章在谈判过程中可以说极尽低声下气之姿态,说是摇尾乞怜也不为过,但是日本人自恃是战争的胜利者,所以始终不肯让步。

后来,他在结束了第三轮谈判之后返回住所的路上被一个叫小山丰太郎的日本人开枪击中左脸颊,也因此换来了“李鸿章挨一枪为清政府省了一个亿”的荒诞说法。

李鸿章带伤谈判时,日本人也没给他什么情面,伊藤博文一句“尚未下咽,饥甚”便呛得李鸿章哑口无言。

最后,清政府付出的代价是2亿两白银,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给日本,增开四个通商口岸,当然还少不了承认朝鲜为拥有独立主权的国家,不再是清朝的附属国。

李鸿章签完条约后,唉声叹气地回了国。

那么,如果李鸿章在谈判时拒绝在条约上签字,自杀以成仁的话,结果会如何?

李鸿章想不为清政府背锅,想不为慈禧背锅,最好的办法当然是不签字,只不过,李鸿章毕竟是慈禧的宠臣,和慈禧已经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利益关系,所以不可能不签。

但是,如果他不签的话,会如何呢?

对于李鸿章自己而言,他要是真敢不签字的话,他的名声当然不会这么臭,虽然他下令北洋舰队避战的事也会让他背上一定的骂名,但绝不至于会被骂的这么惨。

对于请政府而言,李鸿章拒绝签字的话,则会衍生出两种可能。

当时的日本不过刚刚崛起二三十年,它作为一个物质资源贫瘠的岛国,虽然从明治维新之后各方面取得了迅速的发展,可是经济体量仍然远不如清朝,这便注定了日本没有打消耗战、持久战的实力和底气。

从1894年7月25日开打到1895年3月19日李鸿章抵日,甲午战争已经打了近八个月,日本人究竟还能撑多久?如果继续打下去的话,日本的结局绝对不好看。

所以,如果李鸿章不签字的话,对于清政府最好的结果是清政府不再派人去日本谈判,而是咬咬牙继续和日本人打下去的话,日本至少有九成的可能性会被拖垮,然后最终输给清朝,毕竟清朝能赔得起2亿两白银,便能买得起军备继续往下打,这是第一种可能。

但是,让人无奈的是清朝从上到下已经被日本人给打怕了,不敢再继续打了,只想着能够委曲求全。

所以,即便李鸿章真的没有签字,真的在谈判过程中鼓起勇气杀身成仁的话,为了委曲求全,清政府最后还是会派别的人去乞和,也许是孙鸿章,也许是苟鸿章,总之,该赔的钱肯定还是得赔,该割的地还是得割,或许比之李鸿章会更惨,这是第二种可能。

对于清政府而言,第一种可能发生的几率显然无限趋近于零。


宁糊涂


逸美轩居士曰:如果李鸿章宁愿自杀也不签《马关条约》,结局只有二个。

其一,在李鸿章死后清廷另派大员,与日本签约,这种可能性比较大。

其二,清廷放弃与日本签约,日本人与汉族地方政权合作,提前推翻满清朝廷。

事实上,在把太平天国邪教起义镇压下去以后,满清中央已经失去了对汉族大员掌控的地方政权的掌控。

好在当时掌控地方政权的汉族大员,多是悲天悯人的文人儒将,都在极力避免使老百姓陷入到新的战乱中去。

李鸿章奉满清朝廷之命到日本签订《马关条约》,不签约的话战争一定会漫延到全国。而当时革命党均在日本,而且联合生活在日本的炎黄子孙,在“驱逐鞑虏,恢复中华”旗号下,打击满清政权易如反掌,但满清垮台后,由谁来主持中国,则足以引发另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所以,李鸿章被迫代表清廷签暑马关条约,确实是不得已而为之,也是最有利于清廷的选择。

声明:根据广大网友提议,本人不欢迎喷子、毛粉、蛾粉、黑粉,发现直接拉黑,对不专业的评论恕不回复。



逸美轩居士




关于李鸿章在中国历史上是非常有争议的一个人物,前好些年是公认的卖国者,最近的这些年,又有不少人为他翻案,认为他是一个勇于任事的人,实际上是在为清政府背黑锅。

具体到《马关条约》签订之前的中日两国的大背景,我们可以放一下马后炮。1895年前后的日本跟30多年后的日本相比,可以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反过来我们看中国,应该说1895年的中国和抗战初期的中国并没有根本性的变化。但抗战时期的中国依然能够浴血奋战14年,最后迎来了胜利的一天。尽管付出了非常惨重的代价,但是也换来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可,也让中国成为联合国的五大常任理事国。

也就是说在1895年前后,如果清政府坚决和日本打到底,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清政府,这个结论是毫无疑问的。那为什么清政府一定要签订买过的投降条约呢?这是有当时的多种因素决定的,既可笑也可悲。



对于签订《马关条约》,清政府肯定是不情愿的,并且态度也不积极。态度最积极的是日本天皇,因为再不把这个条约签订下来,可能天皇就要下台了。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当时的日本经济并不发达,甚至可以说是相当落后。日本人为了准备对清政府的战争,付出了很大的牺牲,全国上下都在为海军赚钱,日本天皇也节衣缩食。


正是在日本国内上下一心的情况下,才换来了甲午战争的胜利。但是清政府是一个疆域非常辽阔的国家,想击败清政府就要在陆地上决战,当时的日本陆军并不是特别强大,虽然也把李鸿章的淮军打的七零八散。

首先打不下去的是日本人,战争已经进行了一年多。国土面积狭小的日本已经坚持不下去了,国内出现了饿死人的情况,甚至还爆发了农民起义。



在这样的背景下,日本政府需要迫切的尽快接触战争,从清政府这边拿到赔款,赶紧去挽救奄奄一息的日本经济和社会。表面上日军发起了强烈的攻势,实际上不过是强弩之末,逼迫清政府早日达成协议。

当李鸿章在日本遭到枪击的时候,日本天皇自杀的心都有了。李鸿章已受伤,中日双方的谈判就要延期,从清政府这边拿到大量赔款的时间也只能向后顺延。

日本天皇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担心在日本政府拿到赔款之前,日本在农民起义的冲击下就已经崩溃了。所以日本政府就给李鸿章提供了最好的医疗条件,甚至逼迫他尽快达成协议。

也就是说,李鸿章只要耍耍赖皮,在日本再耗上个一年半载。甚至李鸿章可以躺在病床上,说自己头晕,什么也做不了,估计日本政府很快就垮台了。



写到这个地方,我们就明白了,只要李鸿章不签订《马关条约》,说不定清政府利用日本内乱的机会发起一个大反攻,就能把日本变成中国的一个省。

但可悲的是,当时的清政府是一个非常落后腐朽的组织。对外的情报工作非常滞后,在甲午战争前对日本的战略意图一无所知,导致全面被动。在甲午战争后,对于日本国内的形势,依然是一无所知,所以才会稀里糊涂的签订了一个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如果李鸿章知道这一切,根本就不用杀身成仁。只要利用谈判的规则把时间拖延下去,日本国内就会打乱,经济上大破产,农民起义的怒火就会把日本摧垮。

但可悲的是清政府是一个非常落后腐朽的组织,对当时的国际形势一无所知,就像是一个聋子瞎子。我们现在经常说:傻子太多骗子不够用了。当时的清政府就是那个大傻子,只会被西方列强当做一个玩偶踢来踢去。


新知传习阁


《马关条约》签不签决定权不在李鸿章,而是在于慈禧和光绪,李鸿章不签换个人签就是。

其实在晚清历史上,很多人都过高估计了李鸿章的权力,把他想象成了一个权臣。但是实际上慈禧自借着中法战争之机,把恭亲王奕䜣免职,排斥出全力中枢以后,就牢牢的把所有的权力握在手中。

慈禧一方面通过扶持李鸿章和他的淮军,以此做种中央政府直属武力压制地方督抚。但是另一方面,慈禧又以地方督抚和朝中的清流来制约李鸿章。所以李鸿章最多只能算重臣,却不是权臣,权力没有那么大。虽然李鸿章签了很多不平等条约,但是他谈判过程和是否签字,都是经过请示才进行的,仅仅是作为一个执行者签字而已。

以《马关条约》为例,在1895年4月1日李鸿章拿到日方的和约底稿以后,就立即将和约底稿中的条款全部电告总理衙门,并认为赔款太多,割让辽东半岛危害极大,不宜同意。总理衙门在接到电报以后,就上奏光绪。光绪召见众臣商议。

在商议时大家都认为李鸿章意见正确,不过由于前线屡战屡败,礼亲王世铎、庆亲王奕劻、恭亲王奕䜣、孙毓汶等人都认为无法再战,主张放弃台湾尽力保住奉天,翁同龢则认为台湾也不能放弃。而慈禧则高调表示“两地皆不可弃”,甚至认为不惜再战。

然而无论是翁同龢还是慈禧,对于如何再战都没有任何实质性建议,所以最后商议结果只能给李鸿章一个含糊其辞的回答,要求他和日本再议。

这种含糊其辞的回答自然没什么用,既然清政府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反击措施,日本在4月10日的谈判中明确告诉李鸿章,除了同意把赔款从3亿降到2亿外,其他条件不变,并且拒绝再议,只有“允”和“不允”两个选择。李鸿章只能请求将最后答复日期延迟到4月14日,并立即把会谈结果告知国内。

此时日本已经开始在旅顺集结部队,准备对北京发起直接攻击,在这种情况下,面对日本强硬态度的清廷无计可施,最后只有致电李鸿章,同意按照日方要求签字。

所以到此时清廷已经决定答应日本所有条件,李鸿章是否愿意签字已经毫无意义,不愿意一个电报就能把他免职,让使团里其他人签字即可。


不沉的经远


那李鸿章就是后人传颂的志士!


用户9610265037192


1894年的时候,大清的电报密码本为日方所破译,首食恶果的就是英国商务船和船上的2000名大清官兵,在清政府与日方谈判时,李鸿章与国内的一切沟通也尽在日方掌握,这就是日本人狮子大张口外加死活不还价的原因,后来日方迫于在国际舆论上的压力以及列强想要插手条约签订的行动,也就是说因为外力原因,日方才免除一部分,这与李鸿章脸上是否中枪没有多大关系,日本人的贪婪本性造成它不会具备如此“爱心”。

清廷无论在战争还是在谈判上都呈绝对的劣势,自己的底牌永远被日本人所掌握,从电报中日本人已经充分解读了其中的关键信息,同时也看到了清政府的无能与懦弱。《马关条约》的签订,令中国的领土主权进一步遭到破坏,赔款方面,给中国百姓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经济遭受打击,列强对中国大规模倾销谋取暴利,而中国矿产资源被疯狂掠夺,成为再次侵略中国的战争资源。

面对这段屈辱史,很多朋友不禁要问,如果《马关条约》不被签订,或者说李鸿章坚决不签订此条约,那么历史的走向将会是怎样的呢?

其实,这个问题是有先决条件的,那就是当时的清政府是否能够态度坚决的继续战斗,如果打,虽然暂时处于劣势,但是看日本当时国内糟糕的国力和民生情况,日本很难撑过2年,西安又不是没去过,接着打呗,那时候的日本陆军比海军差得远,日本完全没有能力进行常年连续作战。

日本人也要靠压榨国民才能凑齐军费,在残酷的压榨下,当时的日本不少地方都爆发了农民暴动,社会动荡不安,八个月的战争,日军多方用兵,早已精疲力竭、财政拮据,海军、陆军军备空虚,已经到了无钱采买的程度(所以才要求清廷留下战略物资),如果不惜一战,日本即便不战败,其国内的严峻形势也会迅速将其拖入深渊。

就战力而言,看台湾的反抗斗争就知道了,“非专业”级别的抵抗力量也能给日本陆军3.5万人的伤亡,还死了一个亲王。当然,推测永远是推测,即便打赢了,清廷也还是要面对一个打一群的局面,利益将会进一步被瓜分,清廷统治阶层的失策和短视造成积弱百年,这种态势是无法以一两场战斗的胜利来扭转的,但这绝不能作为不战而降的借口。刘坤一、董福祥等人所辖部队有实力与日军一战,绝不至于一触即溃,还没打便已怂这是找不出任何借口的。

最终还是要面对相同的局面就不打?这种观点是极其错误的!想想左宗棠,如果没有左宗棠誓死一战的决心和令列强心惊的魄力,曾纪泽如何直着腰杆和俄国谈判。左宗棠的赫赫战功和大无畏的精神是曾纪泽的有力后盾,同时也是谈判的有力武器,而打都不打或者一触即溃不敢再战,将会进一步刺激列强的贪欲使他们更加肆无忌惮。被打断脊梁的清廷才是真正落后挨打、屈辱百年的真正根源。

我们假设三种结果,战胜、战败、持续战争状态,而无论战事和结果如何发展,最终的局面恐怕都是列强们为了自身在华利益而参与进来进行调停。

清廷战胜。不会割让土地,省下的赔款虽然不知道会被慈禧挥霍多少,但是总比养肥日本人,让他们继续侵略的好,要知道,正是这笔战争赔款让日本民众群情沸腾,不断侵略中国的小日本才会有当时如此良好的民众支持基础。

为了更好的攥取在华利益,列强们需要一个稳定的权利中枢来进行有效控制,这群强盗当然不希望看到一个强大的中国崛起,所以如果日本战败,他们会参与进来进行拉偏手式的和谈,然后看准机会,再次下手瓜分更多利益,一对多的局面不会扭转,以日本人的狼子野心也绝不会善罢甘休,他会继续积蓄力量进行报复和侵略。

清廷战败。又一次西狩的开始,列强同样会参与进来,为了维护自己的在华利益,他们不会让清廷统治彻底崩盘,所以日本虽然战胜,但是也不过是获得几乎相同的利益,因为再多的利益,清廷也决计拿不出来了。

即便清廷愿意拿,列强们出于眼红和对过度瓜分,竭泽而渔的担忧,也会让日本人的要求有所节制,这在《马关条约》签订过程中就有所体现,日本也是看出苗头担心坏事才答应让步。

还有一点,日本后来归还辽东半岛也是因为俄、法、德三国干涉,这充分说明,如果日本人所切的“蛋糕”过大,会招致列强的不满和忌惮。至于慈禧,当初列强们为了自身利益,放弃了惩戒“首恶”慈禧,日本人想动也是动不了的。

清廷和日方如果进行常年持续战争,列强们同样无法接受,列强还是会参与进来,至于理由无非就是他们所谓的“担忧”,归根结底还是为了列强自己的利益,他们既不乐见中华崛起,也不乐意某一方势力过度攥取利益竭泽而渔,当时的清廷就是列强面前的蛋糕俄而已。

如果李鸿章拒不签订《马关条约》那么战争还会持续,也就会出现如上的三种可能,但是这种假设实在太假,一是李鸿章并不具备杀身成仁的勇气,二是他不签约自有其他人签订。

而清政府的腰,着实够软,全权代表李鸿章在日本遭受枪击,清政府连个抗议声明都不敢发,实在是怂的可怕,《马关条约》是李鸿章签订的?其实就是清政府软弱无能和毫无下限的忍让,才造成了条约的签订,即便李鸿章不签,奕訢也会签订,毫无意外。

但李鸿章真的是冤枉的替罪羊么?至少不全是如此。在换约之前,因为形势上的变化,清廷还是具有讨价还价条件的,但为李鸿章所阻,还没与日方沟通,就私自以日方为借口抵制后续商定。

李鸿章还有什么借口呢?他说台湾和辽南之地“原非我之所有”,啥原因呢,他觉得辽南是朝鲜的,抗击荷兰侵略者的郑成功有日本血统。

俄、法、德这些侵略者尚且在为辽东半岛努力,清廷哪能没人就此事沟通呢,光绪在巨大的内部压力下将这个任务交给了李鸿章,而李鸿章以“无可商,无可改”为由,拒绝进一步沟通,于是就上演了讽刺的一幕,外国强盗们在为清廷“争取利益”,而李鸿章却拒绝再次沟通,连尝试都不肯尝试一次就直接回绝皇帝。

既然能那么果断的回绝再商定计划,为何就不能果断拒绝《马关条约》的签订呢?证明条约的签订不是没有李鸿章责任的,只不过他所应承担的责任是不应该比清廷更大的。

台湾省人民奋力抗击日本侵略者,并给日军带来极大的伤亡数字,清廷知道么?光绪帝知道么?全都知道,所以着令李鸿章就台湾问题再次与日本商议“挽回万一之法”,李鸿章则根本不与日方联系,直接告诉皇帝“为大局计,不敢孟浪”,意思是说,我可不敢草率行事,其实所谓的“孟浪”是指光绪帝,事后又千方百计不耐其烦的反复催促清廷换约,所以光绪帝才会被引发暴怒,而此时的李鸿章在干什么呢?他密令伍廷芳“速电东京,促我换约”,这不是吃里扒外又是什么呢?


古今通史


甲午战败水师覆灭马关条约是城下之盟非鉴不可,光绪帝本意想令吏部尚书帝师翁同龢去鉴,但这条老泥丘百般拒往,慈禧太后万般无奈只有令李鸿章前往,中堂深知鉴约之困局必成身后骂名。乃忍辱负重背黑锅的前往,仅一个多月的据理据争,使伊腾博文被迫改约少赔了一亿多两白银,代价是伤了右眼,难不成须光绪帝鉴吗?中堂若不鉴约🇯🇵日本帝国主义会继续北上攻打京机,所以必鉴无后路。如此忠君体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代奇相,仅被后世污为卖国贼岂不悲呼?








94310417小云


老佛爷不点头谁敢签?就算李鸿章杀身成仁自杀,新上位的也会遵旨签合同。有关国家大事大臣们做不了做,必要汇报给太后决定,太后不点头下圣旨谁敢签,下了圣旨谁又敢不签,就是死了也改变不了慈禧太后的决定。


雅阁居士闲逸雅居


《马关条约》说白了,是以俄帝国主义为首的斡旋下,日本侵略者给予清政府的一个台阶下。

这个台阶,日方国内民众其实并不认同。他们的目标是击垮清政府,乃至占领整个东三省。这自然不是小日本的白日梦。

事实上,日本侵略者仅仅只用了五小时,在黄海战役,击溃丁汝昌,击沉北洋舰队四艘主力舰,而日方仅仅只损失了一艘战舰。

就在黄海战役结束四个月后,日本侵略者的舰队出现在威海卫,所余的北洋战舰不是被击沉,就是被俘获,海军提督丁汝昌等几位重要将领纷纷以自裁来维护军人尊严。由此北洋舰队便成为历史的代名词。

要知道清军与日军的人数之比为二比一,约6万对2.5万。但人多并没有成为优势。就在李鸿章与日方签订《马关条约》时,暗中日本人还准备了一手。

万一情况有变,倭寇们打算从南满和山东半岛对北京进行钳形进攻,虽说清军已集结15-20万兵力守在直隶北部。

也就说,如果李鸿章自私来个杀身成仁,不错,他自己倒是成了英雄,但可伶的是整个清政府子民。

日方自然巴不得你不签,给台阶你不下,那我继续侵略,扩大侵略利益,国际上我也有理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