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 来,吃碗疙瘩汤垫个底

到朋友家中做客,吃饭时却不见老人登桌,一问才得知,老人偶染小恙,没有胃口,对大鱼大肉、珍肴醇醪不感兴趣,只想要一碗煮得软烂的疙瘩汤充饥。心头不由感慨,人不论到了哪个年纪,想要改换口味,最先想到的就是一碗朴实的疙瘩汤。

来,吃碗疙瘩汤垫个底

疙瘩汤

疙瘩汤在南北各地都广受欢迎,原因无他,缘其制作简便,且适合不同年龄和身份,不同体质的人。《红楼梦》里面,宝玉挨了父亲的打,起不了床,跟贾母撒娇说想要吃小荷叶小莲蓬的疙瘩汤——用打造成莲蓬状的银模子,把揉好的面粉压成形,置于荷叶上蒸熟,再把吸附了荷叶清香的面疙瘩添入熬好的鸡汤,就是一道调剂口味的疙瘩汤了。

来,吃碗疙瘩汤垫个底

姑娘们,先吃碗疙瘩汤垫个底

过去我一直以为是贾府的生活豪奢,疙瘩汤才吃得如此讲究,后来发现,这种吃法在清代其实颇为流行。《清稗类钞》里记有一种“面老鼠”,是用热水把面粉调稀匀,把鸡汤烧沸,用筷子把面浆拨入,另把鲜菜心焯熟,一同就食。因煮熟的面疙瘩大小不一,形如鼠状,故名为“面老鼠”,实际上就是豪华版疙瘩汤的另类演绎。

当然了,不论“面老鼠”还是小荷叶小莲蓬疙瘩汤,都太过奢华,并不是每家都能承受得起,但疙瘩汤的普适魅力,亦正体现于此,富有富的吃法,穷也有穷的吃法。清代小说《三侠五义》中,贫寒的渔家夫妇救起落水的富家小姐,无以进奉,就“舀上一瓢水,找出小米面,做了一碗热腾腾的白水小米面的疙瘩汤,端到小姐面前”。我尚幼时,父母每天在外面工作,无力顾及我中午的饭食,我最惯常的解决办法,就是做一顿疙瘩汤。我时常想,疙瘩汤多受人好评,除了易于烹调,滋味养人,也与许多人记忆里始终存有一份抹拭不去的温馨怀旧情结,多有关系。

来,吃碗疙瘩汤垫个底

面老鼠

除了传统的吃法,近年还时有新版本的疙瘩汤被推出。我曾在一家面食馆吃过一碗酱拌疙瘩,其美味,令人至今仍是思之不置。面疙瘩是用高筋面粉加上鸡蛋揉制,本身的味道并不明显,鲜美全靠汤底。而用母鸡熬出来的高汤,很显火候和功底,看起来不太油,香浓内蕴,清鲜滋味都充分渗透到了面疙瘩里。至于拌酱,是用火腿、瑶柱、虾仁、蘑菇一道烹制的,临上桌前才舀一勺到面疙瘩上。油汪汪的,吃在嘴里绵软筋道,鲜滑又不失弹性,到最后,连汤汁酱汁都被吃得一滴不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