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王羲之筆法的終極祕訣之《九用》

唐朝著名書法家,理論家張懷瓘在他的著作《玉堂禁經》中談到了張旭的筆法“

九用”。所謂九用就是是書寫過程中輔以九種小動作,讓所書寫出來的字體呈現千姿萬態的變化。現先將“九用”摘錄如下,然後再結合它們在起筆、行筆和收筆中的運用,進行逐個解釋。

九用可以歸類為:

起筆三個動作:馭鋒、蹲鋒、衄(nǜ)鋒。

行筆兩個動作:趯(yuè)鋒、按筆。

收筆三個動作:挫筆、頓筆、揭筆。

最後一個連接動作:踆(cún)鋒

先說起筆動作:

1.馭鋒

王羲之筆法的終極秘訣之《九用》

馭鋒就是起筆垂直落筆直撞紙面,通常用在目,其等這些筆畫橫豎交接的位置。因為這個交接的位置看不清起筆,所以起筆可以暗藏其中。

2.蹲鋒

王羲之筆法的終極秘訣之《九用》
  • 蹲鋒就是筆尖先輕入紙,筆肚再依次下蹲。通常用在比較直的筆畫,讓這些較直的筆畫產生一些變化,不至於索然無味。

3.衄鋒

王羲之筆法的終極秘訣之《九用》


王羲之筆法的終極秘訣之《九用》


王羲之筆法的終極秘訣之《九用》


王羲之筆法的終極秘訣之《九用》


衄鋒就是起筆的時候扭動筆芯,讓筆鋒轉換方向。這種方向的轉換一是為了承接上面的筆畫。一個鏈接下一筆時調整筆鋒。通常扭動的方向都是兩個以上。甚至有些書家會扭動三次,四次的都有。需要自己在臨帖時仔細觀察,並且思考他為什麼起筆需要這樣轉換筆鋒。通常衄鋒都是一個很自然的動作。

行筆兩個動作:趯鋒、按筆。

1.趯鋒

王羲之筆法的終極秘訣之《九用》

趯鋒也叫鱗勒,你可以把它理解為中鋒用筆。這行筆過程放大了看一筆是由一圈一圈的圓圈排列而成,像魚鱗一樣。行筆過程會遲澀。可以感覺到筆尖和紙的摩擦力導致筆尖跳動。趯鋒的線條可以分尖鋒線和側鋒線。尖峰線即書寫時只用的筆的尖尖部分就是常說的一分筆。側鋒線就是按下去深一點,用到了筆肚即二分筆和三分筆。可以參考褚遂良大字陰符經的用筆。這種趯鋒運用非常多。王羲之的集字聖教序基本都是用趯鋒完成的。並且用的尖峰線居多。通篇用筆基本都是用到筆的尖尖部分。

2.按筆

王羲之筆法的終極秘訣之《九用》

按筆出自於章草的磔法。就是捺筆時按下筆鋒,讓筆毫在紙面鋪開。通常用在各種捺畫。


收筆三個動作:挫筆、頓筆、揭筆。

1.挫筆

王羲之筆法的終極秘訣之《九用》


王羲之筆法的終極秘訣之《九用》


挫筆就是收筆過程快速推進,產生收筆的斷筆效果。通常用在絞絲旁的下三點等等。

2.頓筆

王羲之筆法的終極秘訣之《九用》


王羲之筆法的終極秘訣之《九用》

頓筆 就是收筆時停頓駐鋒收圓尾。通常用在橫豎,撇捺也會出現。垂露豎就是我們最常見的頓筆收尾。

3.揭筆

王羲之筆法的終極秘訣之《九用》


王羲之筆法的終極秘訣之《九用》

揭筆即側鋒平發收尖尾,形同鳥的爪子。通常出現在捺畫收筆。當然撇也可以使用揭筆來增加趣味。如我下圖這個成字:

王羲之筆法的終極秘訣之《九用》


最後一個連接筆法踆(cún)鋒留給大家自己去發現和思考。


玉堂禁經中說到,而至張旭始弘八法,次演五勢,更備九用。則萬字無不該於此。墨道之妙,無不由之以成也。

也就是說掌握了這九用的方法,在臨帖中處處思考九用在各個書家手中如何靈活運用。將他融為自己的筆法,這墨趣的大道將向你敞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