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基本面穩定疊加回購 被低估的三生製藥(01530)配置價值凸顯

連續2日進行了總計149.35萬股的股票回購,這一市場風向標向投資者透露出三生製藥(01530)積極的買入信號。

近年來,隨著國內醫藥市場的發展重心逐漸向生物藥轉移,重磅生物藥現已成為各大製藥企業角逐的主戰場。作為一家產品管線覆蓋腫瘤、自身免疫等多領域的知名醫藥公司,三生製藥一直以來都處在國內創新生物藥行業的第一梯隊。

可是,三生製藥強勁的業務發展卻與其當前的估值表現形成較大反差。智通財經APP瞭解到,為提振投資者信心,維護公司投資價值,今年2月27日和28日,三生製藥兩度回購合計149.35萬股股份,總買入價約為1250.6萬港元,向市場釋放出積極信號。受此利好消息影響,3月2日,三生製藥股價收漲3.96%,報每股8.4港元,盤中最高漲幅達6.06%。

基本面稳定叠加回购 被低估的三生制药(01530)配置价值凸显

在港股市場,買入一家穩健增長是生物醫藥公司,估值邏輯的核心要素有三點:基本面狀況、研發和業務進展以及估值位置。從這三大要素出發,投資者可以對三生製藥未來估值及股價走勢的發展方向進行準確研判。

穩健基本面展現估值修復潛力

一家處在穩定增長階段的醫藥企業,在具備戰略眼光和長遠佈局的同時,還要擁有穩健的基本面狀況,以滿足公司中長期持續發展的需要。因此瞭解三生製藥穩健的基本面是讀懂其內在價值的第一步。

從歷史業績來看,三生製藥之所以能被投資者信任,在於公司整體業績超過市場預期。

三生製藥發佈的2019年半年報顯示,在財務方面,公司當期實現營業收入26.43億元,同比增長21.6%,正常化淨利潤達到7.52億元,同比增長34.1%。在強勁的業務增長驅動下,報告期內三生製藥的營收、毛利、正常化EBITDA以及正常化淨利潤等核心財務指標均實現了超過20%的增長。

基本面稳定叠加回购 被低估的三生制药(01530)配置价值凸显

產品銷售方面,智通財經APP瞭解到,報告期內,三生製藥的益賽普銷售額增長13.2%,市場份額為達到61.9 %;特比澳銷售額增長42%,市場份額增至72.5%;益比奧和賽博爾銷售額則增加5.8%,市場份額達到41.3%。可見,公司四大核心產品均在各自治療領域保持市場領先地位。在未來的銷售前景上,特比澳在持續多年高速增長後,目前競爭格局依然較好,預計可繼續維持增長;益比奧及賽博爾則作為成熟品種,未來也將保持穩定的收入。

在外界看來,四大核心產品中唯有益賽普存在增長變量,原因在於目前針對TNF-α靶點在國內已有9款已上市產品,且其中阿達木單抗原研藥修美樂已被納入國家醫保局公佈的2019年醫保目錄,另外在國內也有4款阿達木單抗生物仿製藥提交上市申請。僅從競品角度看,益賽普面臨的競爭格局似乎日益激烈,但實則整個中國市場生物製劑滲透率過低。

智通財經APP瞭解到,2018年國內生物類似藥市場規模僅有16億元,但隨著市場規模的基數不斷擴增,該市場將於2030年達到近600億元,2018-2030年的年複合增長率將達到35.1%。也就是說,益賽普的銷售天花板足夠高,適當的市場競爭對產品銷售的放量增長影響不大。

研發管線方面,三生製藥同樣加快了研發的進度。報告期內,公司投入研發支出2.64億元,同比增加48.2%。在研管線中共有32項在研藥物,其中生物藥22項、化藥10項,覆蓋腫瘤、自身免疫、代謝、腎科、皮膚等多個領域,提升了前沿治療藥物在國內的可及性。

基本面稳定叠加回购 被低估的三生制药(01530)配置价值凸显

從財務狀況、產品銷售以及研發管線這三個維度的情況,投資者不難看出,作為國內頭部的生物醫藥企業,三生製藥的基本面良好,可持續性較強。從公司經營的角度來看,短期內並不存在出現估值震盪的可能。

因此,造成三生製藥近期股價下跌更多源自外部風險。

智通財經APP瞭解到,目前公共衛生事件全球性蔓延正在持續,海外市場近期避險情緒飆升,歐美主要股市目前均大幅下跌10%以上,美股三大股指更是創下2008年以來最大單週跌幅。港股市場方面,恆生指數、恆生國企指數分別下跌4.32%、4.53%。在此背景下,港股生物醫藥板塊受到波及在所難免。

加之近期市場傳出三生製藥高層“離任”的消息,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資金的恐慌性出逃。但值得注意的是,所謂“高層離任”只是由於市場信息不對稱造成的投資者誤解。

三生製藥已經在2月27日發佈的電話會議說明會中對董事換屆及CFO問題作出解釋:董事換屆是公司財務投資人委派的變動;而所謂CFO翁木子,其本人並未正式入職,不是公司正式員工。事實證明,這兩事件對公司的長期發展並無影響。

近期三生製藥股價的震盪,疊加了公共衛生事件以及信息不對稱事件帶來的雙重影響,導致現在市場資金處在出逃和觀望狀態。但公司穩健的基本面依然是其估值穩定的根本,隨著業務的持續增長以及創新研發的進度不斷推進,公司估值修復的潛力巨大。

業務進展順利提振市場信心

相比於公司股票回購,理性的投資者更在意公司當前實際的業務進展情況,畢竟業務持續穩定推進才能真正給予投資者買入的信心。於是三生製藥在此時公佈最新的研發進展和業務推進情況就顯得尤為重要。

在研發進展方面,302H(伊尼妥單抗)預計在今年上半年獲批上市;公司還將在今年開展多項新產品註冊臨床試驗;並計劃今年向NMPA和FDA提交多項新產品的IND申請。

此外在2月25日,三生製藥用於治療重度嗜酸性粒細胞性哮喘的重組抗白細胞介素-5(IL-5)人源化單抗成功獲批。

智通財經APP瞭解到,近年來,作為免疫調節藥物研發領域的重要靶點,IL-5已經在哮喘治療領域發揮了重要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國內目前尚無IL-5抗體藥物獲批,也就是說,這是國內首家IND申報並獲批的抗IL5抗體項目。

研發穩步推進同時,在國際投資與合作方面,三生製藥的動作也是異常迅速。

2019年12月,三生製藥和位於瑞士的國際領先的雙特異抗體公司 Numab Therapeutics達成合作協議。根據協議,公司在今後3年內有權在 Numab研發平臺上選取5個全新雙特異抗體分子並擁有其在大中華區的開發和商業化專用許可權。

同月20日,三生製藥投資了位於歐洲的一家專注於發現和研發用於治療視網膜變性疾病和中樞神經系統障礙的創新基因療法的生物製藥公司GenSight。該增資的認購價合計900萬歐元,由三生製藥與Sofinnova(GenSight Biologics的主要投資者)分別認購500萬歐元和400萬歐元。根據協議,三生製藥將獲得有關GenSight兩項領先產品在大中華區的潛在許可、聯合開發、生產包括生產的優先選擇權,包括用於治療Leber遺傳性視神經病變(LHON)的 GS010和用於治療色素性視網膜炎的GS030。

而到2月26日,美國生物醫藥風投公司MPM Capital和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共同宣佈成功籌集1億美元的MPM腫瘤創新基金 (INV)。要知道三生製藥便是INV的LP投資者,並且公司還向IRF捐款用於支持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進行早期癌症研究。根據INV框架規定,“MPM有權優先獲得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某些技術的商業化授權”。

這說明三生製藥將會有更廣泛更領先的途徑第一手瞭解和接觸到國際上最先進的研發技術平臺和產品,為後續的戰略合作搶得先機,搶佔未來創新藥賽道制高點。

在產品銷售方面,2月28日,公司核心產品益賽普在菲律賓正式上市。益賽普在菲律賓上市後,將激活當地市場競爭態勢、大幅提升當地藥品可及性。

而登陸菲律賓只是三生製藥進行海外擴張的一個縮影。截止目前,益賽普已經在東南亞5個國家,全球15個市場獲得進口許可。在海外市場的不斷拓展,很顯然將為公司注入強勁的增長動力。畢竟,據智通財經APP觀察,全球自身免疫治療市場規模巨大,2022年市場規模將到達1000億美元。而隨著原研藥專利到期,該市場將在未來10年逐步讓位於生物類似藥,此時進軍海外,無疑將對三生製藥未來的業績預期產生較大的積極影響。

但是作為港股無可爭議的生物製藥龍頭,三生製藥當前的估值與其強勁的業務增長和拓展實力卻不相匹配。

短期震盪後迎來“掘金時刻”

隨著三生製藥持續進行國內市場拓展以及國際化佈局,研發管線不斷落地,未來有望成為海內外生物製劑市場的巨頭。公司目前的穩健增長已給投資者巨大的想象空間。

相比之下,公司的估值增長卻跟不上其強勁的業績增長。

智通財經APP瞭解到,目前三生製藥的市值僅有213億港元。從具體估值數據來看,截至3月2日收盤,公司股價為每股8.4港元,PE(TTM)僅17.3倍。對比近三年公司的估值數據不難發現,在經過短期的股價震盪後,目前公司已偏離估值中樞,處在估值底部,明顯被低估。

基本面稳定叠加回购 被低估的三生制药(01530)配置价值凸显

通常來說,股票回購可以在提升投資者對公司投資信心的同時促使股價回升,能夠穩定並提高投資者持有股份的市場流通價值。當一家被低估的白馬股實現股票回購時,正是投資者的一個不可多得的投資機會。

並且由於近期信息不對稱造成的市場誤解已被公司澄清,公司股價已不具備繼續大幅下探的空間。因此憑藉穩健的基本面和持續的業務增長,三生製藥即將踏上價值迴歸“快車道”。對於投資者而言,現在正是買入的好時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