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3 决定楚国霸主地位的邲之战,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晋国落得惨败

城濮之战结束后,晋文公称霸从此晋国成为了中原诸侯一致认为的第一诸侯,在晋文公去世后,楚国开始图谋中原的活动逐渐频繁,企图接管晋国的霸业,

公元前597年楚庄王率军伐郑,郑国向晋国求救,由于晋国的反应过慢导致郑国不敌楚军选择投降,楚庄王回师饮马黄河,同时晋军集结完毕,晋楚双方在黄河相遇。

决定楚国霸主地位的邲之战,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晋国落得惨败


晋的内部分歧

晋国中军将荀林父认为,晋军此次本是前来救援郑国的,既然现在郑国已经投降,那么晋国应该该撤军,毕竟现在的楚国强大,在这时候和楚国争雄存在很大的风险,晋国大可以在楚军回师之后再去讨伐郑国也不晚。士会也同意荀林父的想法,说用兵应当寻找机会行动,楚国讨伐郑国是因为郑国有二心,现在郑国投降了,楚军撤退,说明楚国是有德行的,以这样有德行的人作为敌人是不明智的。

决定楚国霸主地位的邲之战,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晋国落得惨败

晋国中军佐先縠却不这么认为,他说,晋国之所以能够称霸,是因为军队强盛,大臣有力,现在如果失去自己的同盟国郑国那就不算是强大,面对敌人选择退缩,那就是不够勇武,如果因为自己而失去了晋国霸主地位,那还不如去死了呢,整顿军队却临阵退缩,这种事情,其他人能做出来,他自己干不出来这种事。

  • 于是先縠就率军直接渡过了黄河。先縠独自率军渡河,势单力薄,打架都觉得很危险,韩厥就对荀林父说,如果先縠失败,那么荀作为中军元帅也是脱不了干系的,于是荀林父下令渡河。

楚国内部的讨论

楚庄王在攻打郑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又因为身处南方在此之前没有见国黄河,所以就带着大军饮马黄河也算是一种情怀,,但是听说晋军已经度过黄河,就打算直接班师回朝,黄河也不去了。

楚国也就战于和的问题展开了讨论,楚庄王的宠臣伍奢提出应该和晋国一战,但是楚国的令尹孙叔敖说,楚国去年攻打陈国,今年讨伐郑国,连年战争,将士疲惫,还调侃伍奢说,要是打不赢就是吃了伍奢的肉也不能谢罪。伍奢说,要是输了,自己的肉在晋国人手里,孙叔敖就是想吃也吃不到,要是赢了就是孙叔敖没有谋略。

决定楚国霸主地位的邲之战,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晋国落得惨败

孙叔敖已经准备撤军,伍奢就对楚庄王说,现在晋国的中军将荀林父刚刚上任,没有什么威信,他的副将先縠刚愎自用不听命令,三军将领各自行事,他们手下的士卒也就不知道听谁的了,此战晋军必败,况且现在国君逃避臣子,置社稷于何地?楚庄王就叫孙叔敖将军队开往黄河附近。

晋国和楚国双方的态度

两军对垒,楚国派使者来到晋国的军营,使者就说,寡君也就是楚国的国君年少的时候遭遇忧患,不善于辞令,当初楚国的先君征服国郑国,现在郑国有二心,所以特地前来训诫,那里敢挑衅晋国,诸位也不要再这里久留。士会就说,往昔周平王命令先君和郑国一起辅佐周王室,现在郑国不遵从先前的命令,所以晋军也是前来训诫郑国的。双方的意思都很明了,就是郑国对两个国家都有二心,所以并不希望晋楚两国开战。

决定楚国霸主地位的邲之战,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晋国落得惨败

但是先縠认为士会的说的华过于献媚软弱,所以就特地叫人追上楚国的使者说,晋君命令群臣不要让其他诸侯国的军队到达郑国的土地,不许逃避任何敌人,大成门都不敢违抗国君的命令。

晋楚议和,单车挑战

楚国的使者回去之后就吧事情详细告诉了楚庄王,楚庄王也明白现在晋楚双方都有主站和主和两派,要是真的开战那也不一定能打赢,所以又派使者前去议和,双方约定会盟的时间和地点,就在这个时候楚国的许伯就带着驾驶乐伯还有摄叔前去单车挑战。

决定楚国霸主地位的邲之战,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晋国落得惨败

许伯说,自己听说单兵挑战是驾着车举起旗子擦过地方的营垒然后返回,乐伯说,自己听说单兵挑战是驾车过去让射手射一支箭到地方营垒,然后射手驾车御手下车调整马匹,然后返回,摄叔说,自己听说车右要下车杀一个人,抓一个俘虏返回。至于真实的单车挑战是什么样的姬不得而知了,三个人就驾着车前去按各自的想法挑战。晋军就派兵追逐,这时候林间抛出一只麋鹿,乐伯射中麋鹿献给晋军,就被方回去了。

晋国的单兵挑战

晋国的魏锜看到这个单车挑战觉得好玩,于是自己也想玩一下,于是就去找中军将请命,但是没得到批准,于是就说,自己愿意出使楚国,荀林父同意了,结果也没出使,就带着两人也去单车挑战了,然后楚军追了出来,同样是射中了麋鹿,然后回去了。魏锜

赵旃也是故技重施,就在晚上带人前去挑战。楚军为两军,左广和右广,左广白天值班,右广晚上值班,楚庄王是个夜猫子,就在左广。晚上看人前来挑战,带着军队就追出去了。晋国怕着连续两次前去挑战,就派人前去追赵旃,楚国的潘臣看到尘土飞扬,以为晋军打过来了,就去报告孙叔敖。孙叔敖就说了一句很有名的话“宁我负人,无人负我”下令进军。

决定楚国霸主地位的邲之战,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晋国落得惨败

荀林父见楚军来犯便雷响战鼓,下了一道命令——先渡河者有赏。晋军慌乱之中抢船渡河,自相残杀,于是大败。

个人拙见

邲之战之后,楚庄王一跃成为诸侯霸主,晋国损失惨重,荀林父险些丢了性命。但是晋国的上军在士会的指导下事先做好了准备,且战且退,没有什么大的伤亡。

决定楚国霸主地位的邲之战,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晋国落得惨败

有人认为这场战争是意味,我个人认为实际上还是楚国内部蓄谋已久的,楚国先是派遣使者求和,但是却有士兵前去单车挑战,这应该不是出于个人的想法,而是在试探和离间晋军,也就是楚国人实际上是摸清了晋军内部的情形,所以才能取得如此大的胜利。同时晋国在处理分歧的能力上是不如楚军的,也称为了塔恩失败的最大原因


参考文献:《左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