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0 泸州以前知名的老巷子至少有三十六个,如今很多只有名字了

泸州以前知名的老巷子至少有三十六个,如今很多只有名字了

今天的皂角巷

泸州人对巷子应该是有情结的,因为那句“酒好不怕巷子深”就起源自泸州。这段旧闻传说,还跟清代名臣张之洞有关。

在明清时代的泸州老城,除了那些著名的街道,一条条或宽或窄的小巷子,大小不一的分布在泸州的东西南北的老城四方,它们或是大户人家的过道联通马路,或是坊内道路为巷子。主要还是跟街相连。所谓有街有巷,无巷街不通之说。

汉代称城市干道为街,居住区内道路为巷。街字本指四通的道路。战国以后的里坊制城市,坊间道路称街,坊内道路称巷。

隋唐时,里坊面积增大,坊内开辟十字干道,称十字街,坊内支路称曲。

宋代以后的城市撤去坊墙,改为街巷制,沿用里坊制城市的方格网街道,并把坊内街、曲改造成以东西向为主的巷,以利建造南北向的住宅。

泸州以前知名的老巷子至少有三十六个,如今很多只有名字了

巷可直通干道,交通大为便利,但大片房屋密集,无坊墙阻隔,火灾极易蔓延。南宋初规定,街、巷每隔一百间的宽度留一条一丈宽的火巷(或称火弄)。元明两代沿用这种道路网。街和巷作为城镇道路的名称沿用至今。其实北京所谓的胡同就是巷。

这种方格网街加东西向巷的道路系统是中国宋代以后城市街道布局的主要方式。

泸州的巷子,别有一番风味,大的不多,崎岖不直的不小,泸州南城营沟头,在明清时代有着一条很深很长的酒巷。酒巷附近有8家手工作坊,据说泸州最好的酒就出自这八家。

其中,酒巷尽头的那家作坊因为其窖池建造得最早,所以,在8家手工酿酒作坊中最为有名。人们为了喝上好酒,都要到巷子最里面那一家去买。

泸州以前知名的老巷子至少有三十六个,如今很多只有名字了

传说在1873年的时候,中国洋务运动的代表张之洞出任四川的学政,他沿途饮酒做诗来到了泸州,刚上船,就闻到一股扑鼻的酒香。他心旷神怡,就请仆人给他打酒来。谁知仆人一去就是一个上午,日到中午,张之洞等得又饥又渴,才看见仆人慌慌张张抬着一坛酒一阵小跑。

正在生气之间,仆人打开酒坛,顿时酒香沁人心脾,张之洞连说好酒,好酒,于是猛饮一口,顿觉甘甜清爽,于是气也消了,问道,你是从哪里打来的酒?仆人连忙回答,小人听说营沟头温永盛作坊里的酒最好,所以,小人倒拐拐,走弯弯,穿过长长的酒巷到了最后一家温永盛作坊里买酒。张之洞点头微笑:真是酒好不怕巷子深啊。

这个张大人喝了泸州的美酒,也给泸州酒巷深深传播了美名。江阳沽酒客在做泸州老街的时候,发现有目可查的明清有名的巷子就有三十六个之多,即便到了今天,我们还有很多巷子变成了街名。

比如:肖巷子、皂角巷、育婴巷、余巷子、姜巷子、监墙巷、毛家巷、和巷子、头道巷子、二道巷子、黄桷巷、赵巷子、下水巷子、太平巷、天子店巷、上巷子、中巷子、下巷子、和平巷、苏家巷、过江楼巷、下盐巷、中盐巷、上盐巷、卿巷子、山巷子等等

当然还有很多没有记录在册的:灵官巷、左盐墙巷、右盐墙巷、汪家巷、萝卜巷、李家巷、支家巷、盐局巷等,老一辈的泸州人知道其名,至于来历,或含糊其辞,或众说纷纭,都成了老城的悬案了。

泸州以前知名的老巷子至少有三十六个,如今很多只有名字了

如今这些巷子,有的还在,大多数都成了地名。拿现在的肖巷子来说,笔者在读初中时候还有印象,完全没有如今这么宽,虽然也算如今也算巷子,但是当时才有川南古朴民居的味道,关键是,还有卖旧书的,小时候没什么零花钱,每次看到都走不动,从小爱书的我,注定这辈子,不适合打牌,只能与文字打交道了。

至于现在的皂角巷,据老一辈人说以前哪有这样开阔哦,窄的很,过得了黄包车就不错了。但是里面还有张飞庙,而且挨着杀猪巷,估计以前是屠宰的地方。张飞本来传说是屠夫,所以供奉他,大概是那些屠夫的主意吧。

其他很多巷子,已经很难找到了,照片也不好找,但是我还在努力收集中,之前我写了泸州一些过往的街道,我突然想再给这些泸州的老巷子,写一个传,每一个巷子都有它的历史过往,都有它深深的记忆,不管是飘着酒香,还是其他的故事,一定会让你感受到它独特的魅力。

所以泸州啊,我要继续讲述你的历史,那么你们愿意继续聆听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