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離開了祠堂、族譜,傳統的姓氏族群文化的依託是什麼?

舊書樓看門人


樓主只提到祠堂、族譜,其實還應加上祖墳,這三樣讀懂了就讀懂了中華傳統文化,祠堂、族譜、祖墳是中華獨有的文化傳統,祠堂供奉祖宗牌位,族譜傳承家人血脈,祖墳先人安眠之所,祀之以感其德。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一直靠祠堂、族譜、祖墳維繫著,家國情懷,個體是小家,祠堂、族譜是大家,每個人都是家的一份子,思宗追源,有傳承,有希望。家的力量聚在一起成了中國。

其實,祠堂、族譜、祖墳在中華傳承中,在大陸曾失去過,在破舊立新,掃除一切牛鬼蛇神時期,祠堂充公,族譜付之一炬,民間宗教信仰被禁,很多傳統的東西在這時期成了斷層。木偶戲班沒有了、民間戲班沒有了,有的是紅小將,唱的是新歌曲。

長達十年的歲月!

中華文化根深蒂固,有自我修復能力,十年過後大部分都慢慢的恢復到以前的模樣,所以,提問者提出的問題,是一道假設題,在中華這片土地上,祠堂會永遠存在下去,族譜也會一直修訂下去,沒了這些傳統文化,中華民族失去了根,中華民族也就不存在了!

現在,祖墳因為殯葬改革,死人都要爬出來繳費,以後可能真的會消失。是有些傳統正在失去,如春節的一貼春聯、放鞭炮的良俗因為人為的干預,正在慢慢地失去……





嶼上日光


燧人氏為萬物名指的是圖騰時代,這個時代造就了伏義女媧和神農炎帝,離開族譜沒有問題,記住法天敬祖的農耕文化與圖騰就知道我們從那裡來。


天舟110538601


族群文化可以說是中國另一個高度集權、高度自治的生存體系。


也因為族群文化的存在,中國幾千年的封建社會制度才能穩定的存在下去。


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一些糟粕的東西確實丟棄了,但一些珍貴的東西也遺失了。


在日常工作中看到了很多祠堂年久失修垮塌,古村落只剩下留守老人,但這個村子卻明明有著優秀醇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不免讓人惋惜。


舊書樓看門人


有隨身遷移時由宗廟啟回的牌位,無牌位的有人有宗地之土石,無牌位土石的有家鄉帶來物器用具記念物品,都失去,有家居擺設方式,擺設模式失去,有衣著習慣,衣著習慣失去,有幼時神話,也失,有幼時玩伴及場景在話詞背景內與夢中,再失有媽媽奶奶姥姥做的飯菜味道。

都失,有語聲口音,再失,有膚色毛色骨骼,也失,有門齒殘留。

悟空問看後咱也在其上留上點啥


味哎兒


家規,家訓。有些姓氏人才輩出,便是因為有好的風氣。


西北老狼8


分家是最好的國策!勤者,能者,德者發財。自由發展,各自主張。而所謂族譜族規,吃人的藉口而已!封建主義不必抬頭了!


靜裡水聲1


已沒有依託了,其實我很嚮往。希望能有個地方帶上妻子和孩子去緬懷祖輩,去感受祖輩的不易,感恩祖輩的付出,去學習祖輩的優點,將祖輩的優良方面傳承下去。


真金道人道真話


文明薪火傳承至今,祠堂宗牒功不可歿。廣袤鄉村民寨,無盡開明紳士,既是修祠建廟辦學之菩薩再世,亦是倡耕讀民習,舉慈孝家風,推禮義良俗的中堅力量。其間,姓氏文化本質,實乃道德之敬畏、信仰之凝聚,須要敬重有加才是。


聞魯生


我想精神層層面依託的是家風的傳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