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2 南陽楊家大院傳奇(2)楊廷寶:從退學生到一代建築大師(上)

南陽楊家大院傳奇(2)楊廷寶:從退學生到一代建築大師(上)

南陽醫聖祠

醫聖祠就坐落在市區溫涼河畔,遙遙望去,氣勢宏偉的大門建築群便給人一種莊嚴和恢弘的感受。走近,邊登階而上邊仰望,更覺大門前那對漢風母子闕的巍峨壯觀,闕上翩翩欲飛的彩繪朱雀,屋頂光彩奪目的金黃琉璃瓦,則讓整個建築莊嚴中透著詳和,恢弘中帶著靈動。走過漢闕,邁進裝飾有青銅“輔首銜環”的朱漆大門,周邊市聲遁去,面前,是清雅古樸的中醫聖地,拱券形的大氣山門,漢代風格的肅穆拜殿……

建築總是具有雙重性,一方面在於其功能藝術,一方面在於其人文內涵。而醫聖祠主要建築的人文內涵,在於它不僅僅是紀念一代醫聖張仲景的中醫藥文化聖地,還在於參與並指導過其修復擴建的人不一般——楊廷寶,楊鶴汀長子,從南陽楊家大院走出去的建築大師,“近現代中國建築第一人”,和另一位中國建築學的泰斗級人物梁思成被人並稱為“南楊北梁”。

毫無疑問,楊廷寶是一代建築巨匠。我知道人們常津津樂道於他“民國時期設計了半個南京城”的成就,也讚歎其“一門兩院士”的傳奇佳話——當然,對一個在專業領域內足以讓我們高山仰止的名人來說,這的確是楊廷寶輝煌一生中值得濃墨書寫的方面,我也毫無例外地非常關注。但我同樣感興趣的,是他當年在南陽的成長環境,或者說,原生態家庭以及家鄉南陽,為他走上建築之路成就自己人生帶來的那些影響。

南陽楊家大院傳奇(2)楊廷寶:從退學生到一代建築大師(上)

楊廷寶

楊廷寶,曾被先生斷言絕對成不了什麼寶

感覺不少名人傳記中,善良、賢淑、堅強的母親是給予自己影響較大的人,但對1901年出生於南陽城東南七里許白河岸邊趙營村的楊廷寶來說,他的記憶裡是沒有生母的印象的:這位出身南陽城內孫坑米家的母親極有才華,識文達理,能書善畫,然而,生楊廷寶時,卻因產褥熱大出血去世。楊廷寶的生日就是母親的忌日,所以他一生從不過生日。雖失去生母,好在父親楊鶴汀教育孩子的態度以及他自身不屈不撓的革命鬥爭史,對楊廷寶等後人起到了舉足輕重的深遠影響。

幼時的楊廷寶並不出色,因自幼喪母,沉默內向且體弱多病,雖然五六歲時遵從父命入了私塾,但他無心讀書,最愛躲在自己的小屋裡,一遍遍地看母親生前的畫作。私塾先生非常嚴厲,在他授課下,楊廷寶先讀《百家姓》《三字經》《千家詩》,接著讀《詩經》《論語》等,每本書都得從頭背到尾。對這種死記硬背的教學方法,楊廷寶十分厭惡,學習因此一塌糊塗。私塾先生斷言說,廷寶絕對成不了什麼寶!那意思是說,這個娃成不了大器。

被老師斷言“成不了寶”的楊廷寶離開了私塾。父親楊鶴汀是如何對待這個看來不思進取不好好唸書的兒子呢?他並未責怪孩子,而是安慰楊廷寶說:“來日方長,不要灰心。你愛畫畫就畫畫,有空就臨臨帖練練字。”楊鶴汀長於詩詞書畫,他畫的五禽戲形象逼真,書法也相當有功底,於是楊廷寶在自己的小屋裡,細心觀察和臨摹父親畫的五禽戲譜及詩詞楷書和母親的遺作。半年後,那位私塾先生看到楊廷寶的書畫習作後十分驚訝:“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我看錯這孩子啦!”

楊鶴汀常教育子女要學文化學科學,要有一技之長、志在四方,守在家請吃坐穿最沒出息。他可不是光嘴上說說,事實上他的個人舉動對後代影響深遠。楊家雖祖上經商致富,但楊姓家族不少子弟全賴祖產為生,一無所長,楊鶴汀三子楊廷寊曾在文章中說:“(楊家子弟)有聚賭的,有吸毒的,有變賣田產的,有到字號內拉資金的。據說爺爺年終到商號內算賬,這個商號賠了,那個商號讓子弟將股金拉光了,氣得瘋瘋癲癲,人稱楊三瘋子。”因此到楊鶴汀一代,楊家已家境日衰。楊鶴汀兄弟二人,其弟弟就吸鴉片、賭博,家境敗落,子女生活困難,“叔父去世後,嬸母就常住我家。有位堂兄叫廷宴,中法大學畢業後,守在家裡吸食鴉片,解放前已將田產賣盡。”在這樣的家族環境中,楊鶴汀沒有隨波逐流墮入命運深淵,反而第一個走出封閉愚昧落後的小天地,積極投身辛亥革命的洪流,繼而辦實業辦教育辦自治,可謂生命不息奮鬥不止,為楊氏家族後人樹立了一個奮進的標杆。

1910年,楊廷寶9歲時,楊鶴汀送他到南陽城上了小學。1911年,身為南陽同盟會負責人的楊鶴汀因武裝起義計劃失敗而被清政府通緝,楊廷寶是楊鶴汀長子,更在緝拿之首。因此他和繼母李氏從城裡逃回趙營村,隨後祖母又讓他和堂弟結伴星夜逃往親戚家避難。1912年2月,馬雲卿率革命軍揮戈北上,在楊鶴汀等人的配合下勝利光復南陽,楊鶴汀被任命為辛亥革命後首任南陽知府。但不久南北議和,革命政權落入袁世凱之手,馬雲卿被殺害。楊鶴汀出於反袁棄官而去,楊家又經歷了第二次劫難,直到倒袁勝利,才逐漸恢復生機。革命、動盪,父親關心國計民生的所作所為,讓楊廷寶心中樹下了發奮圖強、報國報民的志向。

南陽楊家大院傳奇(2)楊廷寶:從退學生到一代建築大師(上)

楊廷寶與父親楊鶴汀

幼年家鄉南陽的生活,影響了楊廷寶一生

早年喪母,楊廷寶是不幸的。但幸運的是,他有一個充分理解他的父親,還有來自祖母和繼母李氏的疼愛。幼年時,家中往來的,也多是一些有名的文化界人士,加上南陽豐厚的歷史底蘊,耳濡目染和潛移默化的薰陶,為他日後成功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可以說,幼年家鄉南陽的生活,影響了他的一生。

楊鶴汀並不是一個擅長交際的人。楊廷寊曾回憶說,當年南陽縣長趙芝庭多次到楊家請楊鶴汀出來當縣參議會議長,“趙芝庭開口老師、閉口學生地和父親說話,父親閉上眼睛不說話。後來父親讓我陪他躲到鄉下,趙又趕到鄉下。”後來楊廷寊和南陽《前鋒報》的中共地下黨員張林翰、王駿遠、秦子純等交換意見,他們認為楊鶴汀出來當議長比其他人當好,楊廷寊便勸父親接受了,“然而像董作賓、徐炳昶、熊伯乾、王可亭、水子立、胡繡堂等文化界人來我家時,父親總是喜笑相迎,與他們談笑風生,有時還共進午餐。”

其中,楊鶴汀好友、南陽名士王可亭是楊家常客,來家時總是留住幾天。王可亭知識淵博,識天文知地理通音律好書畫,成了楊廷寶的啟蒙恩師。《南陽文史資料》載,王可亭是清末秀才,常以南陽古今人物對中華民族發展的卓越貢獻,重複提示楊廷寶:作為南陽人既是感到光彩,就要效法先賢,樹立大志,報效國家。不僅如此,王可亭還是宛屬十三縣知名的武術高手,楊廷寶跟這位恩師還學會了少林拳、形意拳、猴拳等健身之術,從少年到老年習武強身從未中斷。

南陽楊家大院傳奇(2)楊廷寶:從退學生到一代建築大師(上)

1982年5月楊廷寶(前排右四)在家鄉醫聖祠張仲景墓前

關於幼年在家鄉南陽的生活,楊廷寶一直記憶猶新。1981年6月,他在《新華日報》上發文回憶自己如何開始搞建築的,文中說,“一個人年紀大了記憶力會逐漸衰退,可是幼年時代的事情有許多還記得很清楚,閉起眼睛好像就在眼前,有些小事能不知不覺地影響著人的一生。”他回憶家鄉小朋友玩的風箏有意思,例如用竹篾糊紙做的蟬和娛蚣都能迎風放得很高,眼睛還能轉動。父親有一位朋友,雖然沒有讀過書,但他能用木頭製成紡紗機,比傳統的紡紗機效率高得多。這些利用物理機械的原理做出來的玩具和機械,在他童年記憶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說起南陽是漢代張衡的家鄉,“他是石橋鎮鄂城寺的人,我到姑母家總要經過他的墓地。我父親常講張衡製作渾天儀的故事。夏日夜晚,他還教我認識天上的星宿,從天河兩岸的牛郎織女星談到傳說中鵲橋相會的故事。這些都引起了我極大的興趣。”

在從事什麼職業上,幼年的生活也影響著楊廷寶的決定,他說:“我從小愛畫畫,後來讀小學時,遇到一位同學畫得很好,我受他的影響,漸成嗜好。1915年我考進北京清華大學,學了生物,又學了兩年物理。後來出國要填寫學科志願,填什麼呢?我考慮過將來學習機械,一度想從事天文,也想學習繪畫,幼年時代的經歷影響著我的決定。我在清華學校六年中,學校正在修建大禮堂、圖書館、體育館與科學館,我從砌牆到蓋頂都經常去看。我看到建築學是雕刻、繪畫藝術和多門科學技術的綜合科學,涉及的知識非常廣泛,能滿足我多方面的興趣,因此,我選擇了建築的專業。我體會到,幼年時期除廣泛地學習書本知識外,還要向生活學習,培養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觀察力。幼年養成的品德、興趣和學習習慣,往往能決定一個人今後的一生……”

就在1912年秋,僅上了三年小學的楊廷寶考入河南留美預備學校(河南大學前身)——文史資料及楊廷寶本人都說他12歲離開南陽去上學,看來是照老規矩說的虛歲,我覺得說11歲比較合適。1915年還沒畢業,因學校經費緊張要縮小規模,14歲的楊廷寶又提前報考北京清華留美預備學校(清華大學前身),當年該校在河南僅分配錄取七個名額,楊廷寶不僅考進了“水木清華”,且他的成績為七人之首,全省第一! (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