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8 孔子31歲開始周遊列國,經費從何而來?

孔子31歲開始周遊列國,經費從何而來?

孔子周遊列國,需要經費,這經費來源,可能來自教學時的收入、做官時的俸祿,也不排除來自政府的資助,以及個別富裕學生所做的奉獻。現有文獻顯示,政府資助在孔子周遊列國時提供了關鍵支持。

辦私學的收入

私學不同於官學。周朝官學,專教貴族子弟,培養禮節和為官之道,不但不收學費,還管飯。而私學是民營的,財政不補貼,政府不資助,除非辦學者非常有錢,否則不可能不收學費。孔子的私學,學費怎麼收,收多少,是個問題。目前唯一的一手資料,只有《論語·述而》裡面孔子無意中透露的這一句:“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矣。”就這麼簡單的一句話,又有不同解釋。怎麼解釋,關鍵在於“束脩”。

傳統說法,“束”就是一束,有10 條;“脩”就是乾肉。周朝處理鮮肉,不讓它腐爛變質,有三種方式:一是“脯”,給肉抹上鹽再陰乾;二是“脩”,除了抹鹽,還抹上薑末、蔥末、肉桂末等佐料,完了再陰乾;“臘”呢,是在“脩”的基礎上進一步燻烤。如果“束脩”的“脩”是指乾肉,那麼很好理解,“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矣”。意思就是凡是交了10 條幹肉做學費的人,我沒有不教的。因為這個緣故,束脩在後來,直接指代學費。

但是新的說法來了:“束脩”就是“束脩”,“束”是裝束,“修”是修飾。春秋時,男人15 歲開始束髮,所以“束脩”是指15 歲的男子。孔子的意思是說,但凡15 歲以上的男生,我沒有不教的。

以上說法哪個正確,不知道,這裡也存疑。假如傳統說法符合事實,則孔子辦班近30 年,進賬應該不少。

但是這樣分析,並不完全合理。

孔子辦班多年,不會每年都收乾肉。他處在春秋晚期,商品經濟相當發達,各行各業索取報酬,要麼取布匹,要麼取糧食,要麼取銅幣,要麼取金餅,收人乾肉做報酬的,除孔子外,沒有他例,顯得很稀奇。所以我估計,即使孔子讓學生交10 條幹肉做學費,那也是老夫子某個學期饞肉太狠,突發奇想拿出的方案,到下個學期,很可能就不會再收乾肉了。

孔子辦私學,具體收入不可考,但不管怎麼說,學費是一定要收的,收到的學費一定夠他自己及其家人餬口,不然無法生存。有專家認為,孔子辦私學,完全是做奉獻,他的經濟來源,不是學費,而是助喪,也就是在人家辦喪事的時候做司儀。這種觀點,失之過迂,也缺乏文獻做支持。竊以為,孔子少年學儒,做司儀是拿手技能,要說偶爾幫人助喪,極有可能,但靠這個吃飯,有違孔子的宗旨。孔子對學生子夏說過:“汝為君子儒,毋為小人儒。”靠助喪為生,是小人儒。

在官學教書的收入

孔子辦私學,具體收入不可考,但他在官學裡教書時,卻有明確的薪水記錄。

公元前497 年,孔子55 歲,私學已經停辦,在魯國也做過了幾年官,不得志,前往衛國尋求機會。衛國國君衛靈公很賞識他,請他做官學的教授,教貴族子弟詩書禮儀和為政之道。孔子很高興。

衛靈公問:“您在魯國做官時,魯君給多少年薪?”孔子說:“俸粟六萬。”於是衛靈公也按年薪六萬給他發工資。

這裡說的年薪六萬,當然不是人民幣,也不是銅錢,是粟,即穀子,或者叫小米。六萬小米,究竟是六萬斤,還是六萬升、六萬鬥、六萬石呢?唐朝人張守節給《史記》做注,說是六萬鬥。這鬥,是周朝的鬥,一斗相當於唐朝三分之一斗,六萬鬥放到唐朝,只有兩千石,而唐朝高級官員年薪折成糧食,也就在兩千石左右。

唐朝一石,有60 升,能裝小米45 公斤。衛靈公每年發給孔子兩千石小米,重達90 噸。現在山東出產的小米,在北京超市每公斤標價6 元左右,90 噸小米,能賣50 多萬元。當然,用現在的糧食價格,算春秋時期的小米價值,得到的結果並不完全符合情理。

孔子那個時代,中原地帶主要的糧食作物不是大米,也不是小麥,而是穀子。官方發薪水,以及計算人們的口糧,一般都用穀子也就是小米做標準。

對於口糧,《周禮· 地官· 廩人》統計如下:“凡萬民之食,食者人四鬴,上也;人三鬴,中也;人二鬴,下也。”意思就是說,一個成年人,每月消耗掉4 鬴小米,這叫大飯量;每月消耗掉3 鬴小米,是中等飯量;每月只吃兩鬴小米,屬於很小的飯量。鬴,通“釜”。周朝一釜,是64升。周朝一升,是187.6 毫升(這個數據沒有直接的考古證據,是推算出來的)。所以一釜相當於現在12 升,能裝小米9 公斤。

在周朝,中等飯量的成年人,每人每月平均吃掉3 釜小米,共27 公斤,平均每人每天需要0.9 公斤的口糧。這個飯量,跟我們現代人是差不多的。

前面說過,孔子在衛國官學教書,年薪是90噸小米,夠將近280 個人吃一年,夠一個人吃將近280 年。這時孔子的寡母顏氏已經過世,孫子孔伋還沒有出生,家裡的至親,除了老婆亓官氏、兒子孔鯉,以及孔鯉的媳婦之外,估計就沒有其他人了。全家四口人,光算口糧的話,一年不過一千多公斤,孔子一年的工資,夠全家吃上幾十年。

由此可見,衛靈公待孔子不薄,孔子在衛國官學教書,拿的薪水不低。

私人考察,政府資助

孔子周遊列國,是從31 歲開始。那時候,他正在山東曲阜辦私學,大概給學生講課遇到難題了,在魯國找不到答案,決定動身去一趟當時所有諸侯國共同的首都——河南洛陽。這裡面的道理很簡單,首都嘛,人才扎堆的地方,又是政治中心,又是文化中心,其他地方解決不了的事兒,去首都一趟準能解決。

從山東曲阜去河南洛陽,全程不到500 公里。但孔子生不逢時,沒有汽車和火車,想到洛陽去,有條件就坐馬車,沒條件只能步行。來回走一趟,人吃馬嚼,路上住宿,到了目的地找人請教問題還得帶上禮物,算算這筆經費,還真夠孔子喝一壺的。

好在孔子有個學生,名叫南宮敬叔。此人是孔子收的第一批弟子,來頭不小,他的爸爸,姓孟名僖子,曾經是魯國大夫;他的哥哥,姓孟名懿子,正做魯國大夫。有朋友問了,怎麼他爸爸姓孟、哥哥姓孟,他自己卻姓南宮呢?那時候人的姓跟氏是分開的,南宮敬叔仍然姓孟,只因為不是嫡長子,不能繼承爸爸的官爵,需要單獨給自己改一個氏。

南宮敬叔聽說老師要去首都考察,覺得自己有責任幫老師申請一筆經費。他直接去找國君,先把孔子誇成一朵花,然後又說:“俺老師這回去洛陽,是想找尋一個答案,那就是咱們周朝當年為什麼會興旺,現在為什麼會衰落。這個答案要是找到了,對咱們魯國可是非常有利,所以俺老師要做的,是一項利國利民的大課題,您幹嗎不給他提供點兒課題資助呢?”

國君覺得有道理,大筆一揮,批給孔子一輛馬車,兩匹駿馬,還配了一名司機,路上的經費國家全包,另外讓南宮敬叔也跟著孔子一塊兒去。到洛陽後,孔子拜訪老子,請教萇弘,考察了一些名勝古蹟,然後順利返回魯國。

周遊列國的經費問題

去洛陽請教老子以後,孔子開始頻繁地到魯國周邊的幾個諸侯國去。

35 歲那年,去齊國。38 歲那年,去東周。55歲那年,去衛國。59 歲那年,又去衛國。60 歲那年,去宋國,然後又去鄭國、陳國。61 歲那年,離開陳國,來到蔡國。63 歲那年,再次到衛國。

齊國在今天山東。東周、鄭國、衛國、陳國、蔡國,都在今天河南。宋國的主要疆域,是在今天河南。傳說孔子還去過楚國,這楚國,主要疆域在今天湖北。史稱孔子周遊列國,他所周遊的,不過現在兩三個省而已,足跡所至,不出中原。

但有三點需要注意:

一、孔子到了諸國,一般都要居住一段時間。像在齊國,一住就是兩年。後來去衛國,因為受到衛靈公優待,住的年頭更多,在其他諸侯國碰壁之後,第一個想到的避難所,不是魯國老家,而是衛國。

二、不管到哪個諸侯國,孔子都不是一個人去。第一次到東周問禮,還帶了一名司機、一個南宮敬叔;後來去衛國、去鄭國、去宋國,七十二弟子當中除了在外做官的,大都跟著。

三、如前所說,當時交通落後。

有這三點因素存在,孔子周遊列國,那經費就成了一個大問題。他們師徒不是列子(列子,戰國前期思想家,是老子和莊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傳說列子貴虛尚玄,修道煉成御風之術,能夠御風而行,常在春天乘風而遊八荒),不可能御風而行,餓了也不能喝西北風,吃、住、行、抵達異國後的人際交往(孔子不管到哪個諸侯國去,都會提前預備一批禮物)都需要錢。

子貢不可能是主要的贊助商

這經費來源,有一個很關鍵的渠道就是他人贊助。譬如孔子去洛陽考察,魯國國君派車派人一路隨行,就是一例。

還有一例:魯國大夫季孫氏,曾經一次性送給孔子師徒小米1000 鍾。1000 鍾小米有90 噸,師徒70 多人都來吃,也能吃個三四年的。

孔子晚年回想舊事,很感激幫他申請經費的南宮敬叔和送他大量糧食的季孫大夫。孔子說:要沒有他們的贊助,我的“道”恐怕是沒辦法向外傳播的。

孔子的學生當中,子貢給人的印象一貫是很有錢的,很多人都認為,孔子周遊列國,子貢從經濟上做了不少貢獻。這個看法,有待於糾正。因為子貢比孔子小得多,當孔子周遊齊國、衛國等諸侯國的時候,他剛出生,沒機會給老師提供贊助。

事實上,孔子50多歲時候,在魯國已經為官幾年,先後做中都宰、司空、大司寇,年薪最高時90 噸小米(前面已分析並計算過,此處“俸粟六萬”即年薪90 噸小米),手裡應該也有一些積蓄,此後去衛、宋、陳、蔡等國,即使沒有贊助,也未必不能自力更生一段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