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0 民間傳奇故事,大將軍韓信在淮陽留下令人唏噓的故事

大將軍韓信與淮陽平信橋的故事

王明見

說起淮陽縣城大同街西門口的平信橋,就不得不講漢高祖劉邦智擒大將軍韓信的故事。

民間傳奇故事,大將軍韓信在淮陽留下令人唏噓的故事

韓信,秦末淮陰人,沒落貴族出身。其幼年就胸懷大志,曾受屠夫胯下之辱,也曾受漂絮老婦憐食,後得到漂母啟發,仗劍充軍。初從項羽,後經多方輾轉歸順漢主劉邦,經蕭何力薦被拜為大將軍。

韓信不負眾望,他帶領大軍出奇制勝,所向披廉,伐魏、舉趙、降燕、破楚將龍且於濰水,定齊地。在劉邦麾下建立蓋世功業,被封為齊王。漢五年,與漢師相會圍項羽於垓下,逼得項羽於烏江岸邊刎頸自盡,後被劉邦徙封為楚王。韓信與蕭何、張良並稱漢興三傑。

民間傳奇故事,大將軍韓信在淮陽留下令人唏噓的故事

項羽敗亡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201年,韓信收留敵將鍾離昧被告發。本來韓信功高蓋主,就令漢高祖心存芥蒂。加上這一事件,更使高祖劉邦大怒,欲親征討伐韓信,被謀士陳平勸止。漢高祖六年,陳平獻計道:“南方有云夢澤,以天子令召諸侯在雲夢澤會獵,陳城(今淮陽縣城)在韓信封地西界,且在去雲夢澤的馳道上,令諸侯們在陳城會合,到時候韓信必出城迎候、令武士擒拿即可。

劉邦採用陳平之計,故到湖北雲夢澤巡察、命韓信隻身前往陳城之地迎駕。

再說韓信,韓信聞召後非常恐懼、有心叛離劉邦、又恐負劉邦知遇之恩。內心猶豫不決之時,有手下人獻計:斬鍾離味人頭、獻劉邦以示忠心。鍾離味聞言怒斥韓信:“只要有我在軍中,你見劉邦無性命之虞,但你賣友媚主不是君子!”言畢自殺。韓信果然持其頭出陳城西門迎候劉邦、被武土捉拿,載歸洛陽。

民間傳奇故事,大將軍韓信在淮陽留下令人唏噓的故事

當韓信的囚車從淮陽西門經過時、淮陽百姓均知韓信此去必凶多吉少。劉邦因其無反叛實狀,貶其為淮陰候,但一直被軟禁在京城。

漢高祖十一年,劉邦北征平叛。因禁在長安都城的淮陰侯韓信,被劉邦夫人呂后及謀士蕭何算計,誘騙至洛陽長樂宮鍾室被眾言女殺害。

後人在韓信墓前的祠堂書有對聯:“生死兩婦人、成敗一蕭何”,恰如其分地詮釋了韓信一生。韓信死後、劉邦以道家“陰陽五行”論中陽克陰的理論,把韓信的落難地陳郡更名為淮陽國、封兒子劉友為淮陽王、內隱含黜治淮陰侯韓信之意,使其永世不得翻身!

而淮陽百姓因韓信被捉於陳地,為不忘其在陳作戰功績,便改準陽西門為平信門,門外護城河上拱橋改名為平信橋、城西鄉改稱“平信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