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歷史上十大丞相,你覺得都有誰?

木劍溫不勝


丞相這個官職起源於戰國時期的秦國,秦武王時期正式設置左、右丞相,是相邦的副手,這個時候的丞相與秦漢時期的丞相不同, 戰國時期君王以下最高官職是相或相邦,秦漢時期皇帝以下最高官職才是丞相。

雖然官職的叫法不同,但此處所說的丞相是指皇帝以下的百官之長,在一個國家的地位是處於一下之下,萬人之上的,是皇帝的副手,是輔佐皇帝執政的百官之首,權力及地位都非常高。

如果說到歷史上有名的丞相,以此人物所在的地位而劃分,而不必計較具體的官職叫法,個人覺得應該有以下人物,按歷史時間先後順序來做一個排名就是:

周公旦、管仲、呂不韋、李斯、蕭何、曹操、諸葛亮、房玄齡、魏徵、張居正。

一、周公旦

周公旦是周武王的弟弟,輔佐周武王成功討伐商紂王,周武王在滅掉商朝的後不久就去世了,周公旦作為周武王的弟弟,在周武王年幼的兒子周成王親政前,代為攝政,實際上週公旦起的就是後世的丞相作用。

況且當時周公旦的官職叫輔相,差不多就是丞相的意思,周公旦在位攝政七年時間,制定了一系列用以維護周王朝的典章制度,比如宗法制、嫡長子繼承製、禮樂制度、分封制等等,這些制度的制訂讓周王朝正式進入文明的禮樂社會。

周公旦制定的一系列制度統稱為周禮,是周朝統治的根基,這些制度影響了後世數千年的華夏社會,直到春秋晚期禮樂崩壞,周禮才開始走向衰弱,周朝也就逐漸走向滅亡,而作為周禮的總設計師,周公旦在整個周朝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絕對稱得上千古名相。

二、管仲

管仲是春秋早期輔佐齊桓公成為春秋第一任霸主的名相,管仲與齊桓公是歷史上最為合諧的君臣組之一, 管仲最初輔佐的是齊桓公的政敵公子糾,公子糾爭位失敗被殺,管仲也四處逃亡,但齊桓公在鮑叔臣的舉薦下,不計前嫌任用管仲為相。

管仲在輔佐齊桓公稱霸期間,為齊國的強盛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管仲是法家人物,治理齊國也是採用法家的一套理論,可以說管仲是法家最早的改革家之一。

管仲對齊國進行了大張棋鼓的改革,將整個齊國分為21個鄉,並將士、農、工、商各種職業細分到每個具體的鄉,進行合理分工,這可能是中國歷史上最早關於鄉的記載了,管仲還將國都之外的所有地區分為5屬,設置5大夫管理,加強行政管理,這也成為齊國曆史上的標準制度,齊國直到滅亡 ,還是採用管仲的這一套管理辦法。

管仲輔佐齊桓公稱霸,還提出歷史有名的政治口號“尊王攘夷”,作為周天子管理職能衰退後維護周朝統治的唯一切實可行的政治制度,管仲在春秋時期的影響力無人能及。

三、呂不韋

呂不韋是一個傳奇,是一個從地位卑賤的商人到地位尊崇的相國轉變的傳奇,呂不韋以商人敏銳、冒險、長遠的眼光,通過一系列的運作,成功將秦始皇的父親子楚推了秦國太子的位子,這簡單就是神話。

正是因為呂不韋將子楚推上秦國國君之位,才有了後來的秦始皇統一天下,可以說呂不韋居功至奇,呂不韋除了從商厲害,而且從政也輕車熟路,呂不韋在秦國當了十幾年的國相,為秦國的強大及後來的秦始皇統一天下打下了基礎。

呂不韋還編寫了《呂氏春秋》這部奇書,聲稱天下人如果能改變一個字,獎勵千金,這也就是一字千金這個典故的由來。

呂不韋因為嫪毐集團謀反事件受到牽連,被貶官流放,在流放途中呂不韋自殺而亡。

四、李斯

李斯是秦始皇時期的丞相,輔佐秦始皇統一天下的名相。李斯是一個很有才能的人,從最初呂不韋的門客一躍成為後來大秦帝國的丞相,也算是一個寒門也貴子的典範,同時李斯也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李斯的小篆寫得非常漂亮,李斯所作的《倉頡篇》七章是秦朝供人臨摹的學習課本,李斯的《諫逐客書》因為文筆流暢,辭藻華麗,成為歷史很有名的一篇文章,李斯是堅決擁立秦始皇採用郡縣制為數不多的官吏之一,秦國大部分的法律制度,都有李斯的參與制訂。

李斯因為參與了沙丘政變,與趙高、胡亥合流,之後在政治鬥爭中失敗,輸給了趙高,被趙高誣陷,從而被腰斬於咸陽。

五、蕭何

蕭何是西漢開國名相,輔佐劉邦從一縣之吏成為一國之相,劉邦曾經說過:守衛國家,安撫百姓,提供軍餉,使運糧的道路暢通,我不如蕭何。劉邦在統一天下之後,將蕭何定為第一功臣,可見劉邦對蕭何的看重。

蕭何在劉邦整個反秦戰爭和楚漢戰爭中,都是在後方默默守護,提供各種資源,管理內政,幾乎掌控了劉邦全部的根據地,劉邦在前線即使打得全軍覆沒,也都是蕭何在後方為劉邦提供了一切,正是因為蕭何的鼎力支持,劉邦才最終在戰爭中勝出。

蕭何作為西漢第一名相,不僅為劉邦提供了後勤保證,而且為西漢制定了大量的制度,所謂的漢承秦制基本上就是蕭何的功勞,劉邦作為第一個進入咸陽的諸侯,蕭何做的第一件事就收集秦朝的文獻資料、戶口帳本、山川地圖,以備將來之用,正是因為蕭何所做的一切,劉邦才能從天下的形勢如此熟悉,才能最終勝出。

六、曹操

曹操是自漢武帝廢除丞相制度後,兩漢首個恢復丞相制度的第一人,曹操以官宦之後,在東漢末年的亂世之中,僅用了二十年時間,就統一了整個北方,雖然曹操沒能統一天下,但曹操在當時確實屬於雄才大略的存在。

三國時期,英雄輩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的曹操能夠脫穎而出,不得不說曹操是一個非常有能力,有手腕的人,在成功“挾天子以令諸侯”後,利用天子的名聲發號施令,最終建立了三國最強大的曹魏政權。

雖然曹操恢復丞相制度是奪權的表現,但整個曹操政權的每一塊土地都是曹操用武力和智力打下來的,曹操本質上不是一個纂位者,而是一個創業者。

七、諸葛亮

歷史上有名的千古一相諸葛亮,是三國時期劉備建立的蜀漢政權的丞相,諸葛亮之所以出名,是因為他在歷史上的形象是絕對的正面典型,既是忠心的正面教材,也是鞠躬盡瘁的正面典型。

諸葛亮的諸多事蹟歷來為人所稱頌,比如他受劉備託孤,嘔心瀝血地為了蜀漢政權奉獻了畢生的精力和心血,最終死在了北伐的戰場上,諸葛亮雖手握大權,卻沒有傳承權力,諸葛亮雖身居高位,卻沒有以權謀私,諸葛亮雖權傾朝野,卻沒有獨斷專行,諸葛亮雖五次北伐,卻沒有窮兵黷武。

諸葛亮是一個完美的人,是中國歷史上最完美的丞相,無論是才能,還是人品,又或者是忠心程度,都堪稱是丞相中的典範。

八、魏徵

魏徵是唐太宗李世民時期的宰相,類似於丞相,以直言敢諫出名,唐太宗所創立的“貞觀之治”有一半的功勞是魏徵的。

唐太宗李世民是歷史上有名的賢君,正所謂賢君才能聽取正確的諫言,也只有在賢君手下才能產生正直不阿的官吏,魏徵能夠堅持自己的原則和觀點,給予李世民正確的意見,並且從來不擔心自己因為勸諫皇帝而產生不安。

封建社會的皇權是至高無上的,尤其到了漢之後的朝代更是如此,皇帝的身邊總是一幫阿諛奉承的人,但魏徵卻是一個非常的另類存在,成為貞觀之治的照妖鏡一般,形成了一股清明的政治。

九、王安石

王安石是北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改革家,在宋神宗時期,王安石被拜為相,開始主持北宋時期的熙寧變法,也稱為王安石變法,意圖改變北宋的現行狀態,實行富國強兵的道路。

王安石的親法涉及到國家的各個方面,比如財政、科舉、軍事等等,由於新法得罪了守舊勢力,再加上皇帝的意志不堅定,守舊勢力的反撲,新法僅維持幾年就失敗了。雖然變法失敗,但王安石只是被罷官,沒有遭到殘酷的政治迫害。

同時,王安石還是同時期的著名文學家,有不少詩歌、詞、散文流傳後世。

十、張居正

張居正是明朝萬曆皇帝的首輔,相當於丞相,張居正在成為首輔之後對明朝進行了十年時間的執政,是明朝中後期發展的黃金時期,是明朝的回光反照,也是明朝中後期最輝煌的歷史。

張居正執政期間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改革財稅、增加收入、整頓吏治、加強國防軍事,使明朝中後期的國力進入了一個全新時期。

由於張居正清正嚴明,又是萬曆皇帝的老師,對萬曆皇帝管理過於嚴格,受到萬曆皇帝的猜忌,張居正去世後,被萬曆皇帝清算,抄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