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1 精準臨摹之我見(原創)

精準臨摹之我見

莊允超

這些年醉心翰墨,一刻不敢懈怠。北上南下,輾轉多地上課學習。其間各種書學理論紛至沓來,各有特色,當時也感覺到大受啟發,深以為然。爾後則付諸實際,卻又惶惶不知其所云……

精準臨摹之我見(原創)

其中大行其道的“精準臨摹”這些年最為諸多專業人士所奉為經典論述,這個理論源自孫過庭書譜:察之者尚精,擬之者貴似。網絡上有觀點如是說:“於是很多人陷入象的誤區,認為臨帖就要字形臨得象,所以一味的描形畫狀,甚至勾描出縈帶和牽絲。書寫過程沒有節奏,沒有律動,描完之後,便認為達到對臨的標準了,這實際上是大錯特錯,買櫝還珠了。實際上,讓王羲之本人以同樣的筆法、節奏、速度去臨自己的字帖,在字形、空間和偶然效果上,也不可能分毫不差。換個角度,我們自己的簽名,能在不描畫的情況下臨個分毫不差的嗎?”

筆者的觀點認為,不論是怎麼臨摹,最高的目標還是為了在吸收古人法帖營養的基礎上,創作出古不乖時,今不同弊的優秀作品。

精準臨摹之我見(原創)

以筆者自身經歷,自幼跟隨爺爺學習書法。因其書法在本地及周邊影響很大,以致於學習他的作品風格者很多。他經常告誡我以及他的學生們:“學我者生,似我者死”。他反對這種只臨摹他作品外在結構特點的學習,他曾語重心長的說,古人云: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很多人模仿他的字體,卻不知道他書法風格的形成是靠日積月累的大量臨帖和思考而逐漸演變而成的。刻意的追求外在的形似而不去追根求源是不可能在書法上有所作為!每當我臨習其他碑帖給他看的時候,無論臨的質量如何,他總是首先肯定這種學習探索的方法是對的。

爺爺不但如此說,他也身體力行,年屆八旬還在讀帖,臨帖,並想方設法的把對帖的理解化為己用。他常說:藝無止境,沒有哪一個書法家說自己已經成功了,在藝術的求索中我們永遠都是一個新兵。在對碑帖的學習上他教導我要:臨其形,探其源,悟其神,最終化為己用。

精準臨摹之我見(原創)

臨其形也就我們今天所說的“精準臨摹”。

如何臨其形?古人把書法臨摹分為幾個階段:先摹後臨,然後依次為對臨、背臨、意臨、創臨。在最初對一本字帖的學習,我們可以採取單鉤的辦法:把薄紙覆在字帖上,用硬筆將運筆路線畫出來,畫的過程是一個觀察思考的過程,又是一個鍛鍊的過程。這種看似笨拙的辦法其實是最有效的。後續幾個階段都離不開這種訓練打下的基礎。從這一點來說,精準臨摹是極其有效的,但這不應該是一個書法家追求的終極目標。也就是說不能亦步亦趨地踩著前人的腳印,當然也不可能踩那麼準,要不然也就沒有筆跡鑑定這個學說了。至於江湖傳說的美院科班學員為了臨摹精準,拿尺子、量角器去逐個字,逐行去把距離,夾角度都精確到微米,有耐心也可以去試試,只要為了:察之者尚精,擬之者貴似,倒也無可厚非。只要知道精準臨摹是為了以後的追根溯源,化為己用就善莫大焉了。

精準臨摹之我見(原創)

筆者認為精準臨摹是為了後續的探其源,悟其神做準備的。悟其源從字面理解就是追根溯源,知其然,然後知其所以然。這個階段對於書法愛好者而言尤為重要!如何悟其源,這是一個用心求證和思考的過程。高山墜石是何姿,千里陣雲是何態……細細研磨,觸類旁通。

至於探其神,則是隻可意會 不可言傳了,如何窺探其中神妙之處,這可能要得益於書者的綜合素質了,詩詞歌賦,撫琴品茗,坐禪論道……俱可為書所用,皆可悟得書之大道。臨其形,探其源,悟其神,最終化為己用,至此者,可謂書家。

精準臨摹之我見(原創)

唐太宗《帝範》卷四:“取法於上,僅得為中,取法於中,故為其下。” 南宋詩論家嚴羽《滄浪詩話》:“學其上,僅得其中;學其中,斯為下矣。謹記古賢語句,這是我們學習書法也是做其他任何事情的金科玉律。在學習書法的道路上,我們要做到不困於形式上的外在表象,要勇於探索,善於思考,才能有所收穫!

筆者天資愚鈍,且用功不勤,對於學書的一些見解也只是泛泛而談。但是有想法總比沒有想法強,願與諸君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