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 印度出售國有資產改善財政赤字,談何容易

亞太日報評論員 張浩

為控制財政赤字規模,印度莫迪政府日前批准大規模國企私有化方案,出售政府掌握的幾家大型國企股權,包括巴拉特石油公司(BPCL)、印度航運公司、THDCIL電力公司、東北電力公司(NEEPCO)以及集裝箱有限公司(CONCOR)等,允許政府在部分國有企業裡持股比例低於51%。這意味著印度開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國企私有化進程。

印度出售國有資產改善財政赤字,談何容易

被下調的主權信用級別

印度此次出售大量國有資產,目的就是要換取足夠資金去填補財政赤字,同時還要給莫迪政府推出的公路、鐵路等基礎設施項目投資籌措資金。今年第一季度,印度GDP增長率為5.8%,由於印度經濟增長速度放緩,印度政府財政收入下降,為刺激經濟發展,莫迪又推出減稅計劃,直接導致印度政府損失1.45萬億盧比(202億美元)稅收收入。

今年11月,穆迪主權風險集團將印度主權信用評級展望從“穩定”下調至“負面”,原因就是印度財政赤字巨大。穆迪分析認為,印度新減稅計劃也無法幫助刺激經濟增長。印度赤字有多少?今年,印度財政支出是27.8萬億盧比(3875億美元),財政收入為20.8萬億盧比(2901億美元),財政赤字為7萬億盧比(約980億美元)。

印度出售國有資產改善財政赤字,談何容易

這個財政赤字數額佔印度國內生產總值(GDP)比值超過3.3%,可能導致印度主權債務評級進一步降低,因此印度不得不推出出售國有資產計劃。這或許是印度目前能夠快速得到資金的唯一方式。

出售規模巨大

鉅額財政赤字會讓印度政府失去官方主導的投資能力,也會失去對市場的宏觀調控能力,從而導致投資信心下降、固定資產投資不足,經濟後勁不足,最終使得整個經濟面臨崩盤風險。印度此次準備出售的幾家國有企業政府持有股權,總額將達到1.05萬億盧比(約147億美元)收益,雖然不能完全填平印度政府2019年度財政赤字,但足以把2019-2020財年財政赤字控制在國內生產總值(GDP)的3.3%以內,避免評級機構繼續下調印度主權信用級別。

印度此次出售國有資產只是一個開始。印度政府還計劃在2020年3月前,向市場出售23家國有企業資產,涉及行業涵蓋大部分領域,比如鐵路、航空、電信、工業製造業、採礦業、銀行業、石油化工、發電和輸電等產業,甚至是一些戰略性資產,為了方便這些資產快速出售,印度還制定了放寬外資准入方案。

印度出售國有資產改善財政赤字,談何容易

印度2019年修改了外國直接投資政策(FDI),放寬外資直接投資零售、航空、建築、電力、煤礦等行業的限制,並且還將放開保險、航空、媒體等產業的投資限制,等於把自己的市場徹底交給國際資產經營,以便於大量吸引投資,加快基礎設施建設,走出經濟低迷困境。這些投資將主要流向莫迪今年4月承諾的公路、鐵路等基礎設施建設,估計未來五年內需要投資100萬億盧比(約1.44萬億美元)資金,印度財政壓力依然非常巨大。

經濟發展還需新出路

變賣這些國有資產後,印度政府手裡剩下的國有資產將僅存474億美元,也就是說,印度此次已經變賣大約五分之一國有資產,即便如此依然不能填平財政赤字,如果印度不能依靠新政策快速走出財政低迷,那麼這些“豪賭”般的基礎設施投資,就會變成印度新的財政包袱,印度想要走出困境,依靠出售國有資產、全面開放市場還遠遠不夠。

印度雖然不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但卻擁有最多的勞動力人口。由於印度平均教育水平低下、大部分地區思想封閉僵化、傳統陳規陋習無法突破等原因,印度勞動力在世界上並不受歡迎,加之印度女性社會地位低,對生產力發展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所以印度無法把人口優勢轉化為生產力優勢和消費市場優勢。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分析,印度將會在5年後超過美國成為僅次於中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屆時,印度對全球經濟增長貢獻將會達到15.5%。IMF的預計是基於全球經濟增長保持3%的均速,但印度需要保持7%左右的GDP增長率,但就目前印度經濟增長表現來看,想要維持在全球經濟增長中貢獻13.5%的份額都非常困難,更別說繼續提高了。可以說,印度已經走過了經濟爆發式、粗放式增長的階段,印度現在需要突破一個瓶頸,需要不斷優化產業結構、人才結構,才能找到出路,只有產業升級才能帶來收入提升,才能拉動市場消費,從而帶來新一輪經濟快速增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