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7 風水學者曾祥裕蘭州之行走訪白雲觀——淺談風水與道教的關係

蘭州之行走訪白雲觀

——淺談風水與道教的關係

曾祥裕 曾海亮

寒冬我的甘肅之行,走進蘭州,朋友小黨陪我走進市區白雲觀,他說這是甘肅有名道觀。

風水學者曾祥裕蘭州之行走訪白雲觀——淺談風水與道教的關係
風水學者曾祥裕蘭州之行走訪白雲觀——淺談風水與道教的關係

白雲觀也叫 呂祖廟,位於蘭州濱河中路南側,東鄰 中山橋,始建於清 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是由 陝甘總督 瑚松額捐俸修建的,也是古代蘭州 三觀之一。

據介紹,白雲觀原有上下兩處,上觀位於極壽山,建於清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今已不復存在;下觀位於雷壇河入黃河口之東,濱河東路西端南側,北臨黃河“白馬浪”,與河對面的“金城關”遙相呼應。

現在人們所說的白雲觀,即指下觀。它是清代陝甘總督瑚松額所建。

據陳墉白雲觀碑記記載:“嘉慶以來,呂洞賓屢次凌波徐行於白馬波上,以至‘萬目共瞻’”。瑚松額上任的第二年,蘭州鄉紳紛紛請求為“呂翁”修建一座祠堂,以“棲仰”呂仙之“靈”。

瑚松額遂讓風水先生擇地建祠,選中“城西北隅,大河之滸,闢地樹宮”,即今白雲觀所在地。宮成,命名“白雲觀”,專事奉祀呂洞賓。

風水學者曾祥裕蘭州之行走訪白雲觀——淺談風水與道教的關係
風水學者曾祥裕蘭州之行走訪白雲觀——淺談風水與道教的關係
風水學者曾祥裕蘭州之行走訪白雲觀——淺談風水與道教的關係
風水學者曾祥裕蘭州之行走訪白雲觀——淺談風水與道教的關係

白雲觀座南向北,是一座呈中軸對稱的古建築群。由大門、戲樓、牌坊、大殿、啟聖殿及東西雲水堂、東西道院構成。正門共有三個大門,中門拱上題有“升雲得路”四個蒼勁有力的大字。入門後,為一進三院的古式院落。

院內古槐遮天蔽日,松柏挺拔秀麗,啟聖殿後,建有一座結構精巧,匠心獨具的三層“八仙閣”,四周由“瀟湘軒”、“鶴鹿亭”、“聚仙亭”、“四照亭”等古建築烘托其外。“八仙閣”後,便是“群仙樓”。在“聚仙亭”畔架有一橋,迴廊曲折,名曰:“飛仙橋”,連接南仙軒與西道院,過橋,便是“來仙軒”。

白雲觀供有呂洞賓塑像,供桌上擺有抽籤筒,供桌前設有事籤、藥籤等各類籤方。

小黨很信白雲觀的籤,他這次又虔誠抽了一簽。

他對我說,籤很靈,道出了他現在的處境。

我從不抽籤和卜卦,奉行“聽天由命,事在人為”。

但我對道教著迷,漫遊神州大地考察了不少名觀。

道觀發展至今,已成為道教信仰和修道者的聖地和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以道德倫理教化的場所。

風水學者曾祥裕蘭州之行走訪白雲觀——淺談風水與道教的關係

我之所以喜歡道家,還因為我的中醫和風水職業,理論源於道家。

風水本來就是道教組成部分。風水奉行道教理念“天人合一”與“道法自然”。

道家認為天地是一大宇宙,人身是一小天地。地球也是一個有生機的大生命,就如人身一樣。人體有骨骼、血脈、五臟、六腑、耳目口鼻以及大小便等等,地球也是一樣,它有生機,不可輕易毀傷它。

秉承道教理念的風水重於自然界與人的協調,通過對人的外部世界——居住環境的考察,建立人與自然界的良好關係從而保證人的健康與心理滿足,其核心是如何選取人在自然界中生存的最佳位置,以獲取大自然的庇護與恩寵。

同樣,易醫相通,風水講藏風聚氣,中醫則講養真氣,要保住先天之氣不被後天事物所幹擾。

樓宇烈先生認為維護整個生命、治療人的身體用兩句話就能概括:去其所本無,復其所固有。這就是道家的葆性命之真,恢復其天然和諧。天和就是保真氣,或曰保元氣。

風水學者曾祥裕蘭州之行走訪白雲觀——淺談風水與道教的關係
風水學者曾祥裕蘭州之行走訪白雲觀——淺談風水與道教的關係
風水學者曾祥裕蘭州之行走訪白雲觀——淺談風水與道教的關係
風水學者曾祥裕蘭州之行走訪白雲觀——淺談風水與道教的關係
風水學者曾祥裕蘭州之行走訪白雲觀——淺談風水與道教的關係
風水學者曾祥裕蘭州之行走訪白雲觀——淺談風水與道教的關係
風水學者曾祥裕蘭州之行走訪白雲觀——淺談風水與道教的關係

從白雲觀出來已是黃昏,精神飽餐了,還要顧及胃口。民以食為天,小黨說,晚上有兩個朋友請客吃羊肉。

我們步行穿過車水馬龍繁忙街道,趕往酒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